“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指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中的《尽心章句下》。
原文节选: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译文: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应允的做国君,得到国君应允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注释:
1、社稷: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社:土神。稷:谷神。
2、丘:众。
3、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4、粢(zī)盛既洁: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粢:稷,粟米。
赏析:
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了。改用现代的口号,那就是——人民万岁!
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
有必要提出的是:“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是贵的,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一介小民又怎么样呢?孟子这里没有说,也就很难说了。不过,就我们的了解来看,个体的小民是不可能与国君的重要性相抗衡的,不仅不能抗衡,而且还不知道要轻了多少倍。“民”这个整体,正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每一个个体都是应当受到尊重。正如当今社会,提倡民主,提倡平等,提倡包容,提倡多样性。当一个个体的“民”与“君”相比,就应当是平等了,因为国君,也是一个个体的民。因此说个体之民,轻于君是不恰当的。
可见,千年之前的孟子,其观念与当代民主观念不谋而合。孟子此处的阐述,绝非是封建主义,恰是中华文明的精华。而认为“个体之民,轻于国君”的思想,恰恰是封建主义的典型代表了。
《尽心章句下》是《孟子》全书的最后一篇,内容仍然很丰富,其中有一些著名的章节和名言警句。全篇原文共38章。
《孟子》一书共七篇,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创作背景: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这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继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孟子曾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但由于当时诸侯国忙于战争兼并,其观点被认为是“迂阔”,几乎无人采纳。孟子晚年回邹国与弟子著书立说,作《孟子》7篇,共269章。《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又极富感情,具有磅礴的气势和强大的鼓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