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世界第三、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干流全长6300余km,自西而东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支流展延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浙江、广西、广东、福建等8个省(自治区)。流域面积约180万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8.8%。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以其庞大的河湖水系,独特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功能,维护了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和生态安全;以其丰富的水土、森林、矿产、水能和航运资源,保障了国家的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通过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养育了4.59亿人口,孕育了灿烂的长江文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要的生态屏障
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浑然一体,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川西河谷森林生态系统、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系统等是具有全球重大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其中长江中下游湿地是百余种、百万余只国际迁徙水鸟的中途重要越冬地,也是世界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森林覆盖率达41.3%,河湖、水库、湿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0%,物种资源丰富,珍稀濒危植物占全国总数的39.7%,淡水鱼类占全国总数的33%,不仅有中华鲟、江豚、扬子鳄、大熊猫和金丝猴等珍稀动物,还有银杉、水杉、珙桐等珍稀植物,是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域。
长江流域分布有众多的国家级生态环境敏感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目前已建立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3个,面积2399.3万hm2,分别占全国的30.7%、26.3%;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53个,占全国的51.0%;国家级森林公园255个,占全国的28.9%;国家级地质公园54个,占全国的29.3%;同时拥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1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5处。
重要的资源支撑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长江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959亿m3,约占全国的36%,居全国各大江河之首,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量为59.5万m3/km2,约为全国平均值的2倍。每年长江供水量超过2000亿m3,支撑流域经济社会供水安全。通过南水北调、引汉济渭、引江济淮、滇中引水等工程建设,惠泽流域外广大地区,保障供水安全。2017年长江流域净调出水量达92.14亿m3。
长江流域是实施能源战略的主要基地。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达30.05万MW,年电量2.67万亿kW·h,约占全国的40%;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28.1万MW,年发电量1.30万亿kW·h,分别占全国的47%和48%,是我国水电开发的主要基地。流域内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十分丰富,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地区。
长江是联系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长江水系航运资源丰富,3600多条通航河流的总计通航里程超过7.1万km,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56%;通航能力大,2017年完成客运量1.84亿人次,占全国水路客运量的65.0%,完成货运量47.14亿t,占全国水路货运量的70.6%。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耕地面积为4.62亿亩,粮食产量1.63t,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2.5%。
长江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占全国比重50%以上的约有30种,其中钒、钛、汞、铷、铯、磷、芒硝、硅石等矿产储量占全国的80%以上,铜、钨、锑、铋、锰、铊等矿产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铁、铝、硫、金、银等矿产储量占全国的30%以上。
重要的战略地位
长江流域横跨我国西南、华中和华东三大区,2017年流域总人口4.59亿,占全国的33%,城镇化率达到49%。流域人口密度较高,约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8倍。
长江流域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江淮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聚集地级以上城市50多个。2017年长江流域地区生产总值29.3万亿元,占全国的35.4%,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流域内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了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长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托,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纽带,集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开放于一体,具有东西双向开放的独特优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