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经哪几个省(宜昌:长江水清,江豚逐浪)

更新时间:2023-04-26 14:30:10 所在栏目: 美容养生点击量:

宜昌:长江水清,江豚逐浪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简宏妮 编辑高雪梅

长江宜昌段江豚逐浪 ( 王耿/摄 )

随着天气转暖,湖北宜昌长江葛洲坝下游水域的江豚逐渐活跃起来,它们在水中嬉戏、觅食,形成一幅“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生态画卷。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接合处,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取“宜于昌盛”之意改称“宜昌”。长江干流在此流经232公里,占湖北省长江干流岸线总长的近1/4。宜昌既是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所在地,也是长江三峡咽喉枢纽和生态屏障。

保护长江不是宜昌的“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曾几何时,长江的过度开发让江豚陷入极度濒危的窘境。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昌坚持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据宜昌市园林部门监测,以前只有在7月份出现的江豚,如今在宜昌江段长期安顿下来,葛洲坝下游水域全年可见——它们是长江的公民,它们是长江生态改善的见证者。

破解“化工围江”

“江豚逐浪”再现,对于宜昌的摄影爱好者杨河来说,是近年来不时出现的惊喜。杨河不仅拍到了一度从人们视野中消失的江豚路过宜昌江段的踪迹,还拍到了不同场景下嬉戏的江豚。

此情此景,得益于长江的水质和生态改善,也是长江保护成果的直观呈现。

宜昌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磷矿基地,已探明储量占全国的15%、湖北省的50%以上。依托着丰富的磷矿资源和水运优势,磷化工企业以及与磷化工上、中、下游产业链相关的化工企业沿江勃然而兴,列岸成阵。这些产业,一度贡献了宜昌市1/3的工业产值,创造了大量的税收和就业机会,却也使得宜昌逐渐陷入“化工围江”的困境。

2016年最高峰时,长江宜昌段200多公里岸线上,分布着化工企业130多家、化工管道1020公里以上,最近的化工企业距离长江不足100米。

宜昌田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点军区艾家镇,距长江干流仅百米。2017年底,这家有着47年历史的化工厂正式停产,随后,300多套生产装置被陆续拆除。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宁化工”)是宜昌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关闭部分沿江生产设施后,公司主体在姚家港化工产业园区实施就地改造升级。2018年,三宁化工投资100亿元建设60万吨乙二醇项目,实现产品由传统化肥向精细化工和高端复合肥转变。

自2017年起,宜昌高标准建设宜都化工园、枝江姚家港化工园两个专业园区,3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符合环保、安全标准的化工企业搬迁入园。

在枝江,宜昌聚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整合3家同行企业资金主动转型,并入驻姚家港化工园。转型后的公司产能由原来3万吨扩大到22万吨,销售范围从宜昌扩展到长江流域,成为全省最大的水处理剂生产企业,凭借铁盐反应釜等10余项专利入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宜昌打响了化工产业的转型之战,提出“关改搬转”四剂药方:关停一些粗放生产的化工厂,安排企业职工转岗培训;改造升级,让化工企业向精细化、高端化转型;支持符合环保、安全标准的化工企业搬迁到其他工业园区,远离长江干流;整合同类企业,提质增效,避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无序发展。

2019年,宜昌破解“化工围江”的典型经验做法被国务院通报表彰,并在沿江11个省市推广。从新发展理念出发,宜昌人清醒地认识到,绿色发展不在于要不要发展化工,而在于发展什么样的化工。

杨河回忆,从2019年10月开始,他陆续拍到江豚在不同场景戏水逐浪的情景,如今已有两群江豚在长江宜昌段定居。2022年9月,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高杰在宜昌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发布会上介绍,江豚在宜昌段安居的数目,由2015年的5头增加到23头。

产业“增绿”

“兴发新材料产业园2022年一年创造的产值、利润和税收,同4年前相比,都翻了番,开发的高科技黑磷制品每克价格可达到5000元,实现了产品从论吨卖到论克卖。”兴发集团党委书记李国璋表示,虽然兴发经历了阵痛,但以破解“化工围江”为契机,绿色转型催生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过去几年,兴发集团累计投入近60亿元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在国家级“绿色工厂”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投入研发资金约7.8亿元,为智能制造、绿色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源。围绕升级绿色环保设备、做精环保工艺细节、优化环保工艺组合、废气废水治理等方面,安琪公司以技术创新赋能绿色发展,全年实施技改项目360个,技改投入1.8亿元,其中直接减碳项目有24个,投资超2000万元,持续提升智能制造、绿色环保、本质安全水平。

2022年11月26日,宜昌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黄毅在第二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宜昌锚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向,不断提升优势主导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2022年,宜昌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双双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宁德时代邦普、欣旺达东风、楚能新能源、山东海科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邦普循环一期、天赐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加快实现闭环。

宜昌2022年签约的21个百亿级项目,涵盖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仅绿色化工和清洁能源项目,就占了16个。

位于宜昌市猇亭区的三峡实验室,正在努力建成绿色化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的创新高地

2023年新年伊始,宜昌首个百亿级招商项目、总投资105亿元的铜化集团新能源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于1月5日正式签约。

到2025年,宜昌磷酸铁锂电池产能预计将达到200GWh(亿瓦时),占全国市场需求的1/4以上;配套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产能将达到90万吨,占全国市场的60%以上。

这些重大百亿级项目的落户,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端化工碗、吃化工饭”的宜昌,正系统性重塑产业格局,让发展与美丽共生共赢。

“从宜昌发展实践来看,发展和保护从来都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全国人大代表、宜昌市市长马泽江说,离开发展谈保护,必然是缘木求鱼;离开保护搞发展,注定会竭泽而渔。宜昌既要以第一力度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又要在生态保护上动真格、出实招、求实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治水有方

长江治理,岸上的问题要解决,水里的问题也要解决。

宜昌傍水而居,因水而兴。宜昌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长江水系的开发利用。雄浑的长江、美丽的清江,哺育了两岸人民,润泽着这片土地。然而,得之于水的宜昌也曾失之于水。一段时间内,长江不宁、清江不清、黄柏泛黄、香溪不香……水的优势变成了治理的痛点和难点。

治水先治渔。让养鱼者收网,捕鱼者上岸,“十年禁捕”难在渔民安置。

宜昌市宜都市白水港村老渔民刘泽奎曾为养老问题发愁,禁捕之后老两口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养老金。“现在,我们每天在江边绿道散散步、广场上跳跳舞。”刘泽奎说。像刘泽奎这样收网上岸的渔民,宜昌全市共有3678名。在政策扶持下,他们中有就业意愿的,100%实现再就业。

网箱养鱼是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却是污染水质的重要源头。

上世纪末,清江库区水产养殖快速发展,高峰时期江面遍布4万多养殖网箱,面积达86万平方米。“一眼望去全是网箱,江面上漂浮的不是垃圾就是死鱼。”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村民鲁志国回忆说。

为根治“清江不清”的顽疾,2016年6月,宜都启动网箱拆除工作,全面禁止网箱养鱼。同时规划建设现代渔业产业园,推进“鲟鱼上岸”“拆网箱不拆产业”。

治水须治航。管住船舶污染,发展绿色航运也是治水的关键。宜昌是三峡大坝所在地,每年有约6万艘次船舶、50万人次船员、200万人次游客需在此待闸或转运,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如何科学接收转运及处置,也一度成为考验。

为了治水,宜昌完成长江、清江1973个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并“一口一策”推进整治;长江干支流船舶污染物水上接收转运处置全覆盖;实施最严“禁渔令”;增加投资4亿元,让两座长江大桥一跨过江,给“水中大熊猫”中华鲟让路。

马泽江日前接受采访时谈及长江变化,直言长江变“清”了。监测数据显示,长江宜昌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出境断面总磷浓度较2017年下降57%。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比2017年增加53天。2022年,宜昌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宜人之城

“到江边去走走。”如今已成为宜昌人的口头禅,也是宜昌的生态底气。

宜昌较好地尊崇了自然基座和山形水势,“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风貌为人城相融、城景共融奠定了生态本底。

过去5年,宜昌累计拆除取缔沿江码头216个、采砂场134家;全域生态复绿5.27万亩,修复长江岸线97.6公里、支流岸线196公里。

宜昌段232公里生态廊道、滨江公园等一批新晋网红“打卡点”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好去处。上游到下游、从水里到岸上,全域复绿,绿色与生命、生态、生活紧密相连。

宜昌胭脂坝成为鸟类栖息地(王耿/摄)

2022年5月28日,8公里长的宜昌长江岸线整治修复项目正式建成开放,昔日码头厂房变身绿地广场。现在从葛洲坝往下滨江绿色廊道全部贯通,焕然一新的长江岸线与滨江公园自然顺接,形成绵延50里的城市滨江绿廊。

“这里的江滩真的不一般!”游客盛远感叹。他走过很多长江沿岸城市,宜昌半山半水、又绿又美别具一格。

以绿色生态方式守护好长江岸线,宜昌人对长江母亲河献出了珍重与爱护,母亲河也对宜昌人给予了生态馈赠。山水相接、两岸翠绿,山清水秀城宜人的画卷徐徐展开。

2022年9月,中共宜昌市委七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2022年10月28日,《宜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的决定》表决通过,这是全省首部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规性决定,率先在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探索跨区域协同立法。

2023年1月4日召开的宜昌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出台措施,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做实长江生态司法保护,积极助力长江大保护。

李白眼中的宜昌,“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欧阳修眼中的宜昌,“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郭沫若眼中的宜昌,“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世界眼中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是什么模样?是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更是江豚逐浪、人水和谐、永远年轻。

来源: 新华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