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

如果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听过的最古老的音乐是什么?恐怕不少人的答案十有八九会是维瓦尔第(1678 - 1741)的《四季》。

其实从维瓦尔第诞生时算起到今天,音乐历史不过三百多年,而在他之前的有完整乐谱流传至今的音乐历史,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年。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从最古老的音乐开始,做一次有趣的历史漫游。全文共 41 个章节,没时间一次看完的朋友,可以存着慢慢读。

全集目录

西方音乐史

1.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音乐

2. 中世纪早期的宗教音乐

3. 中世纪的世俗音乐

4. 哥特时代的法国古艺术和新艺术

5. 哥特时代英国音乐风格的确立和发展

6. 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佛兰芒乐派

7. 英国音乐的黄金时代

8. 意大利和英国的世俗牧歌

9. 意大利罗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

10. 歌剧的诞生和发展

11. 德国音乐之父——许茨

12. 英国音乐的巅峰——珀塞尔

13. 维瓦尔第时代的意大利音乐

14. 那不勒斯乐派的意大利歌剧

15. 吕利时代的法国音乐

16. 法国巴洛克音乐的繁盛——拉摩

17.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上)

18.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下)

19. 亨德尔时代的英国音乐

20. 晚期巴洛克作曲家

21. 洛可可风格—巴洛克向古典风格过渡

22. 歌剧艺术的革新者格鲁克

23. 曼海姆乐派与交响曲形式的确立

24. 古典主义大师海顿(上)

25. 古典主义大师海顿(下)

26. 衔接古典与浪漫的莫扎特(上)

27. 衔接古典与浪漫的莫扎特(下)

28. 浪漫主义的开拓者贝多芬(上)

29. 浪漫主义的开拓者贝多芬(下)

30. 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上)

31. 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下)

32. 浪漫主义音乐的早期

33. 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

34. 瓦格纳与德奥浪漫主义的鼎盛

35. 威尔第与意大利歌剧的繁盛

36. 法国浪漫主义和英国音乐的复兴

37. 俄罗斯民族乐派

38. 民族乐派在世界各国的发展

39. 晚期浪漫主义和印象派

40. 二十世纪音乐全景(上)

41. 二十世纪音乐全景(下)

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音乐

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音乐,但是保留至今的最早的音乐,来自古希腊和古罗马。

据记载,欧里庇德斯(Euripide,约公元前 485 - 前 406 年)的戏剧就含有许多音乐段落,且以善于谱曲而闻名。其戏剧音乐许多很可能是他自己所作,例如《俄瑞斯忒斯》中的合唱曲。只是那一时代的乐谱多记于纸莎草上,流传至今已成残片。

通过文献我们可了解到,那时的音乐在礼拜仪式和重大场合上表演——不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还是酒神节上,都拥有重要地位,并构成古希腊人生活整体的一部分。

现在流传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音乐残片主要有:古希腊抒情诗人平达(Pindare,公元前 522 - 前 446)的《比尤蒂颂》、《欧里庇德斯纸莎草写本》、《奥斯罗纸莎草写本》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公元一世纪前后塞基洛斯(de Seikilos)所作的,被刻在墓碑上的歌曲《塞基洛斯墓志铭》,它是为数稀少的最完整的作品之一。

指挥家帕尼瓜(Paniagua)曾与马德里古乐团,制作过一张古代希腊和古罗马音乐唱片。为了演奏这些音乐,他们研究了数不胜数的纸莎草碎片,运用丰富的想象,将这些碎片衔接起来,并制作了古希腊的乐器——里拉琴阿夫洛斯管齐萨拉琴,甚至一台水利风琴。这些乐器都曾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花瓶、浮雕和绘画中被大量描绘。

在今天听来,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音乐大都与民间音乐类似,但给人的感觉却异常神秘,甚至具有一种诡异的色彩,这或许源于它所蕴含的远古的氛围。

不过熟悉现代音乐的人又会觉得,它与当代最前卫的音乐很相像,似乎又在将人们引向不可预知的未来。这就是这些古老音乐的魅力,也是我们音乐历史之旅的开篇。

2. 中世纪早期的宗教音乐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是欧洲进入中世纪的重要标志。

由于东罗马帝国还没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因此便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教会礼仪,宗教音乐风格也不同于西部欧洲。

东罗马帝国最有特色的音乐是赞美诗,即拜占廷圣咏,康塔基昂(Kontakion)是其重要的形式之一。赞美诗的音乐诗意盎然,东方特色浓郁,具有强烈伊斯兰风格,内容出自《圣经》,使用希腊语或阿拉伯语演唱。康塔基昂著名的作曲者,是 6 世纪前半君士坦丁堡的圣罗曼努斯。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前和之初,西部欧洲各地的教会还未得到统一,于是各地产生了风格各异的圣咏。按地域划分有:米兰的米兰圣咏(安布罗斯圣咏)、罗马的古罗马圣咏、意大利南部的贝内文托圣咏、法国的高卢圣咏和西班牙的莫扎拉布圣咏等。其中除高卢圣咏已失传,其余大都流传了下来。这些圣咏的形式和风格,与拜占廷圣咏有着一定联系,但却显得比较刻板。

590 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Gregorian I,约 540 - 604)加冕,从此教皇权在欧洲确立。这位教皇在位期间统一各地宗教音乐,共收集圣咏三千余首,即“格里高利圣咏”

圣咏采用中世纪教堂调式,是一种单声部无伴奏合唱,没有和声与对位,全部由男声演唱。圣咏给人们带来的是没有肉体的纯精神的世界,在那里自我是不存在的,唯有圣灵在闪光,这一特点体现了当时基督教会对人们思想的钳制。

聆听这些圣咏,有如置身于古罗马帝国晚期的城堡之中,让人仿佛见到那神秘而阴森的堡垒,厚厚的墙壁,小小的窗户,和恐惧的心灵……

直到哥特时代,格里高利圣咏始终都是中世纪音乐的主要形式,被用于宗教礼仪。这些圣咏采用的记谱法,是公元七世纪的“纽姆谱”,一种四条线的古老乐谱,更为精确的记谱法产生于公元十世纪。

3. 中世纪的世俗音乐

进入中世纪后,基督教会一直试图用教义控制人们的思想,但这并不能扼杀人类的天性。于是,在格里高利圣咏之外,便出现了与之相对立的吟唱诗人世俗歌曲

吟唱诗人是中世纪时期,活跃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诗人和作曲者,约 12 世纪中期得到广泛发展。流传至今的吟唱诗人歌曲总共 4730 余首,多以爱情和纵欲为题材,也有关于政治、道德及宗教的。

吟唱诗人歌曲听来很像民间歌曲,有着悠长的旋律,或清唱、或有简单乐器伴奏。最著名的吟唱诗人有文塔多恩(Ventadorn,约 1125 - 1195)、马卡勃鲁(Marcabru)、迪亚伯爵夫人(Beatriz de Dia)等。文塔多恩的《我看见云雀扑打着翅膀》是吟唱诗人最出色的歌曲之一。

吟唱诗人所崇尚的人性,与宗教所宣扬的神性是相背离的,其自由的个性也是与教会的专制反其道而行之的,当时的世俗歌曲也是如此。

“卡尔米纳?布拉那(Carmina Burana)”是 12 和 13 世纪之间世俗歌曲集,一部拉丁文、古德语和古法语的诗篇手抄本,总共两百多首作品,包括表现放纵情欲的爱情歌曲、表现暴食狂饮和赌博的谐谑歌曲、关于道德和讽刺现实的歌曲、流浪学者的韵律诗和宗教剧等,通常有简单的乐器伴奏。

中世纪另一种世俗气息浓厚的音乐形式是神秘剧,其特点是将中世纪各种音乐形式——世俗歌曲和舞曲、吟唱诗人作品、教堂圣咏等集中于一体。最著名的神秘剧《但以理神秘剧》,出自《圣经》的《但以理书》,讲述但以理指责迦勒底的伯沙撒王狂傲和崇拜偶像,被投入狮坑后因上帝佑护而毫发无伤的故事。

德国 12 世纪著名修女希德嘉?冯?宾艮(Hildegard von Bingen,1098 - 1179)所作神秘剧《美德神秘剧》,包含各种抽象的角色:美德、兽性、灵魂等。

随着世俗音乐的繁荣,欧洲进入了中世纪的鼎盛时期——哥特时代,复调音乐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4. 哥特时代的法国古艺术和新艺术

1163 年,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开始兴建,历史上最早的流派——巴黎圣母院乐派随之形成。此乐派开创了早期复调形式孔杜克图斯(Conductus),并将更早的复调形式奥尔加农(Organum)的结构加以完善。

两种复调形式很简单,前者以世俗歌曲或者作曲家自创旋律为基础,加一个声部,后者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基础,加一到三个声部。

圣母院乐派最重要人物是莱昂南(Leonin,约 1159 - 约 1201)和佩罗坦(Perotin,约 1160 - 1240),所作奥尔加农和孔杜克图斯,带有中世纪所特有的世俗味道,有些以钟铃或固定式管风琴做简单伴奏。

14 世纪初的音乐著述家,通常将包括圣母院乐派在内的 13 世纪复调风格称为“古艺术”,以此来与新时代复调风格相区别。

马肖(Machaut,约 1300 - 1377)是“新艺术”的代表人物,他生活在封建体制开始解体的变革时代,新的艺术观和美学概念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造就了其简朴而直率的风格。

马肖是历史上第一位,写出完整常规弥撒曲的作曲家,所作《“圣母”弥撒曲》以四声部写成,完整地包括了相互关联的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几个部分,音乐古朴迷人,闪烁光辉。马肖去世后,“新艺术”宣告结束。

15 世纪初,伯艮第(Bourgone)宫廷中的音乐家们,形成了著名的伯艮第乐派,并开始尝试抛开复杂对位技巧,采用明确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倾力于世俗音乐,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佛兰芒乐派奠定了基础。

班舒瓦(Binchois,约 1400 - 1460)是这一乐派的重要成员,他创作了许多世俗尚松(Chanson),曲调优美,词句巧妙,往往以竖笛和琉特琴伴奏。

与之同时代的迪费(Dufay,约 1400 - 1474)成为佛兰芒乐派的先驱者,他是一位抒情大师,发展了一种美妙柔和的音乐语言。

《“面色苍白”弥撒曲》是他最杰出的作品,采用叙事歌《如果我的面色是苍白的》作为弥撒曲的基础,其音乐洋溢着生机,丰满而富于变化,充满人性的光辉。通过这一作品,迪费完成了音乐风格从哥特到文艺复兴的转变。

5. 哥特时代英国音乐风格的确立和发展

谁也不曾料想到,一首欢快而谐谑的世俗歌曲,确立了英国音乐的风格。——《夏天到来了》,大约创作于 1240 年的六声部轮唱歌曲,其手稿发现于雷丁修道院,所以又称《雷丁轮唱曲》。

这首只有两分钟左右的歌曲,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它不仅由于它是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典型英国风格的作品,还在于它作为合唱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六声部卡农作品。

一直到 14 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音乐始终是无名氏作曲家的天下。直到 14 世纪下半叶,出现了哥特时代英国最重要的宗教曲集《古厅手稿》,才结束了这一局面。

这一手抄本收藏于奥尔德霍尔的圣埃德蒙学院,故又称《奥尔德霍尔藏稿》,其中收录了约从 1370 年至 1420 年间的英国宗教音乐,包括鲍尔(Power,?-1445)和邓斯塔布尔(Dunstable,约 1385 - 1453)的作品。

鲍尔是历史留名的第一位重要的英国作曲家,其重要贡献在于尝试在弥撒曲的五个乐章之间建立某种关系,并注重和声声部的谱写,使之与主旋律声部分量相当。

邓斯塔布尔是文艺复兴之前最伟大的英国作曲家,其音乐已完全具备了独特的英国风格。在当时,邓斯塔布尔通过伯艮第的公爵,将英国风格注入到欧洲音乐之中,以至于他在法国伯艮第宫廷中也受到很高评价。

邓斯塔布尔流传至今的作品约 70 部,主要是经文歌、弥撒曲和少量世俗歌曲等,其经文歌的艺术水准极高,被看作是此类作品中的最伟大者。其中最负盛誉的是一首把赞美诗《来吧生命的创造者》与继叙咏《来吧圣灵》相结合的四声部经文歌,这部作品古朴而洋溢着活力,旋律感人肺腑。

邓斯塔布尔所开创的英国音乐风格,拥有甜美的质感和迷人的抒情性,这一风格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塔弗纳(Taverner,约 1495 - 1545)和巴洛克时代的珀塞尔(Purcell,1659 - 1695)。

6. 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佛兰芒乐派

进入文艺复兴时代,欧洲音乐得到空前发展。15 世纪 20 年代中期,法国北部、比利时和荷兰南部,出现了那一时代最重要的音乐流派——佛兰芒乐派。这一乐派后来以法国为中心,遍及整个欧洲,持续一百五十多年之久。

佛兰芒乐派经历了三代作曲家,每一代在音乐风格上都不尽相同。第一代的贡献在于,将哥特时代的复调发展到顶峰,奥克冈(Ockeghem,约 1410 - 约 1497)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被称为真正的佛兰芒人。他的《Mi-Mi弥撒曲》和《安魂曲》等作品,比哥特晚期风格在织体上要更丰满厚实,在声音上要更丰富而均匀。

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入,第二代佛兰芒作曲家的音乐变得更加人性化,这一时期的若斯坎?德普雷(Josquin Despres,约 1440 - 1521),被看作音乐史上第一位个性完满的作曲家。他曾从师奥克冈,音乐风格明晰和谐,旋律恬静优美,名作包括《“唱吧,我的舌”弥撒曲》、《“武士歌”弥撒曲》、为他的老师而作的《献给奥克冈的挽歌》。

在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拉絮斯(Lassuso,1532 - 1594)成为第三代佛兰芒作曲家中最有个性的一位,他融合当时法、意、德等各地音乐风格,将激情与柔情,辉煌的色彩与优美的恬静,神秘感与幽默感糅合于一体。《“圣坛钟声”弥撒曲》最能代表其风格,堪称最迷人的佛兰芒弥撒曲,而所作《七首忏悔诗篇》及《耶利米哀歌》也皆为精品之作。

除宗教作品,拉絮斯还创作了大量世俗音乐,其中包括著名的牧歌《可爱的女士玛托娜》,它实际上是一首意大利牧歌,歌中辛辣讽刺了 16 世纪占领意大利领土的德国士兵。

而法国牧歌现在通常翻译作“尚松”,最著名的一首是雅内坎(Jannequin,约 1475 - 1560)创作的《鸟之歌》,歌中要求歌者以嗓音模仿多种鸟鸣,活泼俏皮,妙趣横生。

7. 英国音乐的黄金时代

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音乐也迎来最辉煌的时代。15 和 16 世纪之交,一部重要的音乐作品集——《伊顿合唱曲集》出现,它是当年供伊顿教堂各种仪式使用的。

其中科尼什(Cornyshe,约 1465 - 1523)的作品最为重要。这位跨哥特和文艺复兴两个时代的作曲家,创作了飘逸迷人的音乐,他的《圣母悼歌》和《圣母颂》等经文歌,体现了英式的甜美风格。

到 16 世纪上半叶,英国最杰出的复调大师塔弗纳(Taverner,约 1495 - 1545)登上历史舞台。他共作有 8 首优美的弥撒曲,多以 16 世纪早期丰满华丽的英国风格写成。

最著名的《圣三位一体弥撒曲》,绝美而精致,所营造的共鸣效果异常丰润,极高的女高音声部直抵天籁,达到感天动地的效果。他所作《西风颂弥撒曲》,还将世俗歌曲引入宗教音乐。

16 世纪中期,泰利斯(Tallis,约 1505 - 1585)进一步发展了英国风格。他是一位个人特质和品位相当突出的作曲家,以对位富有新意和技巧精湛灵活而闻名。他的经文歌《寄希望于他人》竟然使用了 40 个声部,是一部结构复杂的宏伟之作。而所作 12 首《英国赞美诗》,直到 20 世纪仍被沃恩?威廉斯的《泰利斯主题幻想曲》所引用。

进入文艺复兴全盛期,泰利斯的弟子伯德(Byrd,1543 - 1623)又创作了三部杰出的弥撒曲,分别以三、四和五声部写成。它们所呈现的复调结构在当时几乎独一无二,所表达的情绪也十分多样化。

在谱曲时,伯德只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文字,以求音乐充分与歌词相符合。伯德的弦乐曲《幻想曲》与《圣名曲》,还开创了英国器乐风格。

伯德之后,吉本斯(Gibbons,1583 - 1625)延续了前辈开创的英国风格,写下了诸多华美的教堂音乐,其中特别是赞美歌,如《这是约翰所记》和《献给大卫之子的和撒那》等,都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吉本斯还是杰出的牧歌作曲家,所作《银天鹅》乃是英国牧歌精品中的精品。

8. 意大利和英国的世俗牧歌

当法国和英国在音乐领域已享誉世界时,作为文艺复兴发源地的意大利,似乎并未达到与前二者同等的地位。不过,文艺复兴时代盛行欧洲各国的牧歌,却源于意大利。

牧歌是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世俗音乐形式,最早出现于 13 世纪意大利小型宫廷。牧歌一般是多声部,无伴奏或有简单器乐伴奏,内容多含幽默、讽刺、情欲和政治等内容,词句优美,情感细腻,被称为配上音乐的诗篇。

16 世纪,牧歌发展到顶峰,杰苏阿尔多(Gesualdo,1560 - 1613)是意大利牧歌最杰出的创作者,其音乐个性十足,极富想象力,极度半音化的风格,远超他所在时代,令同代诸作曲家望尘莫及。他极善描写相对立两方面的冲突,诸如渴望与绝望、快乐与死亡,例如五声部牧歌《清澈的、闪亮的双眸》,突出体现了他所独有的两种对立情感的强烈矛盾。

另一牧歌作曲家马伦齐奥(Marenzio,1553 - 1599),则富于抒情性,讲究文学趣味,诗意盎然,敏感动人,尤其注重对情绪和气氛的把握。

牧歌传到英国,莫利(Morley,1557 - 1602)将 “芭蕾歌”发展为英国牧歌的重要形式,其最显著特征是有 “发啦啦”的副歌。他的“芭蕾歌”风格清新、节奏轻快,如《独自歌唱》,以质朴自然曲风,真切表现了男欢女爱。

威尔拜伊(Wilbye,1574 - 1638)和威尔克斯(Weelkes,1575 - 1623)被誉为最杰出的英国牧歌作者,前者和声大胆,想象力丰富,后者则吸收马伦齐奥的意大利风格,将细腻与激情融为一体。还有吉本斯所作《银天鹅》,绝美而伤感,描写一只天鹅将死时的悲痛,以此映射命运的残酷。

17 世纪初,英国出现以琉特琴伴奏的歌曲,道兰德(Dowland,1563 - 1626)是琉特歌曲最重要的作曲家,一生共出版 87 首歌曲,包括著名的《仕女雅玩》和《潸然泪下》等。在一首《时间停住脚步》的歌中,道兰德营造出了时间静止的意境,有一种超凡脱俗之美。

9. 意大利罗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

16 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形成了显赫的罗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前者对从哥特到文艺复兴的复调艺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后者则成为新时代风格的开创者。

罗马乐派致力于宗教音乐,延续并发展了佛兰芒乐派“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重要代表人物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约 1525 -1 595),将声乐的复调传统发展到顶峰,故史上有“帕莱斯特里纳风格”之称。

帕莱斯特里纳的音乐古朴澄澈,旋律线流畅,音响丰富,效果美妙迷人。他最著名作品之一《马尔采鲁斯教皇弥撒曲》,具有一种柔和纯净之美,令人清心愉悦。他最独特的经文歌作品,是为《圣经》中的艺术珍品《雅歌》所配的 29 首歌曲,这些歌曲宗教情感浓厚,柔美清澈,将纯洁的爱情与神圣的宗教融为了一体。

如果将罗马乐派的音乐比作宏伟的教堂,那么威尼斯乐派的音乐就是华丽的宫殿。在 16 世纪,威尼斯已经成为沟通东西方的重要通商港口,它所独具的世界性和开放性,成为威尼斯乐派产生的重要条件。

威尼斯乐派富于开创精神,不断尝试冲破束缚,发展个性化的新风格,其音乐绚丽灿烂,丰满多变。在经文歌创作中,他们一反传统的“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加进明亮辉煌的铜管乐器,使合唱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他们还将器乐发展成完全独立的形式,从根本上结束了声乐的统治地位。威尼斯乐派的革命性创新,为管弦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乔万尼?加布里埃利(G. Gabrieli,约 1557 - 1612)是这一乐派的杰出人物,所作经文歌《哦,拍响你的双手》、《向天主欢呼》、《天主俯听我等》、《牧羊人,你看见了谁?》等,织体饱满丰富,色彩明亮辉煌。

他的两套《神圣交响曲》,是早期器乐作品的杰作,其中《四度低音弱声与强声奏鸣曲》,首次使用了力度指示。他还对乐器的运用进行改进,因而被称为“配器法之父”。

10. 歌剧的诞生和发展

1597 年,佛洛伦萨,一种被称为“歌剧”的、集演唱和表演于一身的艺术形式诞生了。尽管中世纪神秘剧和宗教剧被认为是其先驱,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是佩里(Peri,1561 - 1633)的《达夫妮》,然此作现已佚失,因而他作于 1600 年的《尤丽狄茜》,便成为流传下来的最早歌剧。

《尤丽狄茜》讲述的是,奥菲欧赴地狱,寻找不幸死去的爱妻尤丽狄茜的故事,歌剧已形成独唱、重唱和合唱的模式,但还没有咏叹调,全部是歌唱性的宣叙调。1602 年,卡契尼(Caccini,约 1548 - 1618)的牧歌与小坎佐纳作品集《新音乐》,发展了与复调对立的单旋律音乐风格,对刚诞生的歌剧产生了重大影响。

音乐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特威尔第(Monteverdi,1567 - 1643),他跨越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两个时期,以传统为出发点,发展出个性鲜明的新风格,并强调以真实为基础,描写人的心灵世界。

完成于 1607 年的《奥菲欧》,是历史上第一部成熟的歌剧,其戏剧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大胆运用不和谐音和弦乐器震音,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蒙特威尔第一生创作歌剧十余部,《阿里亚娜》——只流传下来著名的《阿里亚娜的哀歌》、《尤利西斯还乡》和《波佩阿的加冕》等也均为不朽之作。

其中《波佩阿的加冕》是历史上第一部依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歌剧,讲述残暴乱的罗马皇帝尼禄,与其将领之妻波佩阿的故事。另,蒙特威尔第所作牧歌和圣乐作品,如《坦克雷迪与克洛琳达的战争》和《贞福童真女的晚祷》等,也都极富戏剧性。

歌剧随后在威尼斯和罗马继续发展,蒙特威尔第的弟子卡瓦利(Cavalli,1602 - 1676)扩大了戏剧的潜力,并自如运用喜剧因素,所作《卡利斯托》在结构上继承其师的特点,剧本据奥维德《变形记》中仙女卡利斯托被变成大熊后被升为星座的神话编写。

到 17 世纪后半叶,那不勒斯乐派形成,歌剧从此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11. 德国音乐之父——许茨

德国是欧洲音乐起步最晚的国家之一,到巴洛克时期,落后的状况才得到改变。

不过德国音乐最早,可以追溯到哥特时期的希德嘉?冯?宾艮(Hildegard von Bingen),她为宗教礼仪共作有 77 首歌曲,汇集成《天国启示的和谐交响》。希德嘉注重以音乐本身打动人心,认为如果没有音乐,词句不过是空壳,因词句仅是身体,音乐才是精神。

出生于佛兰德的伊萨克(Isaac,约 1450 - 1517),对德国音乐发展贡献最大,这位深受意大利风格影响的佛兰芒大师,将荷兰风格带到德国,并把这些风格与德国音乐相融,创作了独具特色的弥撒曲和最早的德国歌曲,为德国音乐屹立于欧洲之巅奠定了基础。

1585 年,许茨(Schutz,1585 - 1672)诞生,德国音乐的兴盛随之而来,他被称为德国音乐之父。许茨最重要的贡献,是将意大利声乐风格融入德国复调传统中,开创了德意志民族自己的音乐风格。他的音乐融合威尼斯乐派的宏伟与德国式的细腻,情感深邃,色彩辉煌。

讲述耶稣诞生故事的清唱剧《圣诞节故事》是他最流行的作品,全剧始终萦绕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不论宣叙调还是合唱,都显示出盎然生机。《临终七言》是一部满怀悲伤的清唱剧,耶稣的七言以自由而表现力极强的单旋律音乐表现,通奏低音和弦乐伴奏。壮丽深沉的《马太受难乐》,乐风古朴,结合了无伴奏合唱与宣叙调独唱、重唱的形式。

著名的三卷《神圣交响曲》,共 68 首协奏经文歌,含许茨最具纯粹德意志民族风格的作品,独唱声部、合唱与器乐编制都得到扩充。这些作品宽广而富于戏剧性,有的已接近后来的教堂康塔塔,其中第 18 首《扫罗》戏剧性极强,运用了回声效果。

许茨去世 13 年后,J.S.巴赫诞生,这之间知名德国作曲家是以《卡农与吉格》闻名的帕赫贝尔(Pachelbel,1653-1706)。另外,丹麦的布克斯特胡德(Buxtehude,1637 - 1707)的管风琴音乐,对德国音乐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12. 英国音乐的巅峰——珀塞尔

珀塞尔(Purcell,1659 - 1695)在英国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他象征着英国音乐的显赫地位。在他之前,英国音乐已进入黄金时代,而在他身上,则达到无可争议的鼎盛。

这位生活在巴洛克早、中期的作曲家,可被形象地比喻为英国音乐“金字塔”的塔尖,他虽然只活了 37 岁,但却将英国民族风格发展到极致。

珀塞尔幼年曾在皇家教堂唱诗班当歌童,并成为著名作曲家布洛(Blow, 1649 - 1708)的弟子,老师成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管风琴师。珀塞尔的创作涉足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无论是赞美诗和颂歌,还是歌剧和戏剧配乐,或者器乐合奏和键盘乐,都有很高的成就。

珀塞尔最杰出的作品是歌剧《狄朵与埃涅阿斯》,被誉为最伟大的英语歌剧,它具有强烈的抒情戏剧的风格,体现了珀塞尔所特有的激情。剧情取自维吉尔的《埃涅伊特》,讲述迦太基女王狄朵与武士埃涅阿斯的爱情悲剧。

歌剧中,女巫姐妹为了破坏他们的爱情,欺骗埃涅阿斯离开迦太基去完成一项使命,狄朵误以为他背叛自己,于是自焚身死。狄朵的唱段《当我被埋葬》,是音乐历史上最著名的“哀歌”之一。

珀塞尔的合唱音乐,属巴洛克中期声乐中的精品,最著名的有《感恩赞》、《D大调欢乐颂》、赞美歌《我的心正在撰文歌颂》、《圣?塞西利亚节日颂歌》、为 1695 年玛丽女王葬礼所作的《上帝,您了解我们心中的秘密》等。

在器乐方面,所作的 12 首三重奏鸣曲、3 首三声部《幻想曲》、8 套为羽管键琴的组曲、2 首《圣名曲》以及为玛丽女王葬礼所作的四支长号的《进行曲与坎佐纳》等,是当时英国纯器乐作品的经典之作。

特别有意思的是,珀塞尔去世后,英国本土竟无一人有能力将他所开创的英国民族风格传承下去,且这种状况持续了二百年之久,直到 19 世纪末才有所转变,但仍然未能超越前人。

13. 维瓦尔第时代的意大利音乐

威尼斯乐派之后,器乐形式首先在意大利得到空前的发展,形成以维瓦尔第(Vivaldi,1678-1741)为首的“小提琴乐派”,同时,以制作提琴闻名于世的斯特拉迪瓦里家族兴盛了起来。

在当时,集小提琴大师与作曲名家于一身的科雷利(Corelli,1653 - 1713),创作了最出色的三重奏鸣曲(作品 1 至 4 号,共 48 首),这种奏鸣曲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通常由四件乐器演奏出三个声部。科雷利还是古组曲的确立者,也是现今非常流行的《“圣诞”大协奏曲》的作者,他的音乐有着严谨的结构和优雅的气质。

以《为管风琴与弦乐队的柔板》而知名的阿尔比诺尼(Albinoni,1671 - 1750),最初也以小提琴演奏家的身份出道,40 岁时转向专业创作,写有《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等名作,并对初期的喜歌剧有一定贡献。

代表巴洛克中期音乐创作高峰的维瓦尔第,对小提琴风格和大协奏曲(为乐器组与乐队的协奏曲)形式的发展有着突出贡献。维瓦尔第的音乐色彩辉煌,洋溢着生命活力,体现了意大利人热情开朗的性格。他一生作品量很大,著名的《四季》含在曲集《和声与创意的尝试》中,《和谐的灵感》和《异乎寻常》涵盖了其最重要的小提琴协奏曲和大协奏曲作品。

维瓦尔第的音乐形式多姿多彩,他尝试为各种乐器创作,除小提琴和大提琴,还有爱情维奥尔琴、长笛、大管、竖笛、琉特琴等,包括著名的长笛协奏曲《金翅雀》、《双曼陀林协奏曲》和《e小调大管协奏曲》。

除此,还作有五十部歌剧和不少宗教音乐,以《D大调荣耀经》最著名。电影《Shine》中主人公在蹦床上边跳边听的那首歌,出自其康塔塔《没有真正的和平》。

以维瓦尔第为伊始,器乐形式向着越来越完善的方面发展,对于J.S.巴赫等巴洛克后期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4. 那不勒斯乐派的意大利歌剧

诞生于佛洛伦萨的意大利歌剧,在威尼斯和罗马的发展并未突破蒙特威尔第所开创的风格,直到 17 世纪下半叶在那不勒斯出现了一个新的歌剧流派,才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那不勒斯的作曲家们,将宣叙调与咏叹调清晰地区分开来,并更加倾重于咏叹调,尤其强调美声演唱技巧,发展管弦乐以服务于歌唱,还固定了歌剧序曲的三个组成部分,确立了后世意大利歌剧风格的主要特点,可以认为,是那不勒斯乐派确立了 19 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民族性。

到 18 世纪初,那不勒斯乐派独具个性的歌剧风格达到成熟,喜歌剧由正歌剧的“幕间剧”发展出来。“幕间剧”又叫“插剧”,是大型正歌剧中间休息时上演的短剧。

亚历山大?斯卡拉蒂(A.Scarlatti,1660 - 1725)是那不勒斯乐派的开创者之一,随后出现的佩尔戈莱西(Pergolesi,1710 - 1736)、奇马罗萨(Cimarosa,1749 - 1801)和皮钦尼(Piccinni,1728 - 1800)三人,则代表了这一乐派的顶峰。

佩尔戈莱西23 岁时创作的《女仆作夫人》是早期意大利喜歌剧的杰作,也是那不勒斯乐派的代表作,它是 1733 年上演的正歌剧《高傲的囚徒》的“插剧”,全剧长度不足五十分钟,共两幕 13 曲,讲的是一个女仆如何做了自己主人的夫人的故事。

佩尔戈莱西一生十分短暂,只活了 26 岁,他去世前不久完成的《圣母悼歌》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在《女仆作夫人》之后,奇马罗萨创作于 1766 年的《秘婚记》和皮钦尼创作于 1760 年的《好姑娘采基娜》两部喜歌剧,不论规模还是结构,都已经非常成熟了。那不勒斯乐派歌剧风格的影响此时已经遍及欧洲,并一直持续到 18 世纪中叶以后的二十多年间。

到 19 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传统经由罗西尼(Rossini,1792-1868)、多尼采蒂(Donizetti,1797 - 1848)和贝利尼(Bellini,1810 - 1835)等作曲家,传承到了威尔第的手中。

15. 吕利时代的法国音乐

以佛兰芒乐派闻名的法国,在巴洛克初期因意大利歌剧的巨大影响,而陷入音乐创作的低谷,此状况一直持续到 17 世纪下半叶。非常有趣的是,使法国人摆脱意大利歌剧束缚的,竟是一位叫吕利(Lully,1632 - 1687)的意大利人。

吕利摒弃了风行的那不勒斯乐派歌剧形式,不刻意强调咏叹调,而是采用适合法语发音的宣叙风格,并发展了正规的“法国序曲”,开创了法国“矫饰风格”。他最著名的歌剧有《阿尔米德》、《法厄同》、《阿蒂斯》等。

完成于 1686 年的《阿尔米德》,是吕利最后的歌剧,出自塔索的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讲述异教女巫师阿尔米德,爱上十字军骑士雷纳多,并施魔法使他爱上自己,最后以悲剧告终的故事。

歌剧序曲气势巍峨,是典型的法国风格,全剧戏剧性和表现力很强,最著名段落是雷纳多在河边睡去的场景,使用了加弱音器的小提琴,音乐如低语一般,气氛把握极佳。

另一歌剧《法厄同》在音乐方面十分讨人喜爱,故事取材自奥维德的《变形记》。讲述太阳神福玻斯的儿子法厄同,驾着父亲的带翼的太阳车,在天空飞行逐日,最后被烈焰吞噬。吕利还与戏剧家莫里哀是好友,二人合作了八部喜剧芭蕾,最著名的是《贵人迷》。

弗朗索瓦?库泊兰(F.Couperin,1668 - 1733)作有《器乐音乐会曲——纪念不朽的吕利》和两架羽管键琴的《向吕利致敬》,向这位对法国音乐贡献巨大的意大利人表示敬意。而身为羽管键琴演奏家的弗朗索瓦,也是库泊兰家族中在作曲方面成就最高的,所作器乐组曲《国民》和为管风琴独奏的《管风琴弥撒曲》均为法国巴洛克名作。

当时另一作曲家夏庞蒂埃(Charpentier,1645 - 1704),一生都生活在吕利的阴影下,直到吕利去世后,才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不幸得很,当他完成著名歌剧《美狄亚》之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现在,他最流行的作品是《感恩赞》。

16. 法国巴洛克音乐的繁盛——拉摩

在吕利去世近半个世纪后,法国巴洛克风格——特别是“矫饰风格”,终被一位本民族作曲家发扬光大,此人即伟大的拉摩(Rameau,1683 - 1764)。

拉摩的音乐,不论歌剧还是羽管键琴作品,都散发着斑斓的色彩,与吕利相比,更加多变、丰满、大气。其歌剧尤为宏伟、豪华、精致,有着起伏跌宕的戏剧性,和活灵活现的表现力,注重歌剧的整体感,及管弦乐的描绘性,特别是对地震、电闪雷鸣和暴风雨的传神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震撼。

拉摩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大师,50 岁时才诞生第一部歌剧《希波吕托斯与阿里奇埃》,截止到完成最后的歌剧《北方人》,其间仅 31 年,竟写下近 30 部歌剧。

《殷勤的印地人》是其中一部动听的芭蕾歌剧,含四个有趣的小故事。《慷慨的土耳其人》:讲述一土耳其人将自己抓到的美丽基督徒女奴的情郎交还给了她;《秘鲁的印加人》:讲述印加王国公主法尼,在得知其情郎是个无赖后,仍决定跟随他。

《鲜花,波斯的节日》:讲述两对波斯情侣在历经许多误解后重修旧好;《蛮子》:讲述印第安公主奇玛,面对异国的众多追求者无动于衷,对爱人忠心如一。

另一歌剧名作《双子星座卡斯托尔与波琉刻斯》不论剧情还是音乐,都显得凝重而富有诗意。故事出自古希腊神话,讲的是天神朱庇特被卡斯托尔和波琉刻斯的兄弟之情所感动,将他们升到天上成为双子星座的故事。

拉摩的羽管键琴小曲也十分出众,包含各种巴洛克舞曲形式,标题新颖独特,例如:《冷漠》、《鸟语》、《温柔的呻吟》、《索洛涅的傻瓜》、《缪斯的谈话》、《漩涡》、《独眼巨人》、《三只手》、《腼腆》、《冒失》等等。在音乐理论方面,拉摩还作有著名的《和声学》一书。

法国音乐在拉摩之后又出现断代,直到柏辽兹(Berlioz,1803-1869)诞生,才再得以延续。(注:“拉摩”现通常也译作“拉莫”)

17.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上)

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 - 1750,他的贡献在于将巴洛克风格发展到极致,对三百年来的复调音乐进行了总结,因而被公认为最伟大的复调音乐大师,甚至被奉为欧洲音乐之父。

巴赫生性倔强,一生风风雨雨,曾先后在慕尔豪森、魏玛、克滕和莱比锡供职,然而每到一地,必会因创作理念和行为处事与当局或雇主之间不合而引发冲突,以至不断陷入重重矛盾之中。

管风琴音乐和康塔塔的创作,贯穿巴赫一生的创作,其中尤其是管风琴音乐,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著名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狂放激扬,华丽辉煌,气势非凡,抒发了高贵的情愫。

《C大调托卡塔、柔板与赋格》、《c小调帕萨卡利亚》、《d小调“多里亚调式”托卡塔与赋格》、《g小调赋格》等,也皆为杰出之作。

《平均律钢琴曲集》代表了巴赫键盘乐作品的顶峰,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和“复调技巧百科全书”,它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付诸实践,并奠定了现代的钢琴演奏技术。

曲集包含 48 首“前奏曲与赋格”,在形式特点上变化无穷,极大地拓展了音乐的表现力,其艺术价值极高。巴赫其它著名键盘乐作品还包括《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与赋格》、《意大利协奏曲》、《哥德堡变奏曲》、《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帕蒂塔》以及二声部和三声部《创意曲》等。

《独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和《独奏大提琴组曲》,是充分显示巴赫精湛的复调作曲技艺的作品。在这两套曲集中,巴赫在一把小提琴或大提琴上做出多声部,这即使不是音乐历史上的唯一,可以肯定也是无人可以超越的。

巴赫的重要器乐作品还有两首小提琴协奏曲、几首羽管键琴协奏曲、一些室内乐作品,以及《勃兰登堡协奏曲》和包含著名的“G弦咏叹调”的《乐队组曲》。

18.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下)

康塔塔是巴赫为数最多的声乐作品,总共二百多首。巴赫的康塔塔类似于小型清唱剧,往往由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和合唱构成,也有个别的全部是独唱。

其中宗教康塔塔最著名的有《上帝是我们唯一坚固的堡垒》、《我厌倦了》、《醒来吧,一个声音在高喊》、《心与口》等,世俗康塔塔最著名的有《婚礼康塔塔》、《咖啡康塔塔》、《农民康塔塔》等。其中《心与口》含著名合唱《耶稣,人类企望的喜悦》。

《圣诞节清唱剧》和《D大调圣母颂歌》是巴赫两部欢快的声乐作品,前者中的女高音独唱“我的救世主”,有着奇妙回声效果,仿佛是尘世同天堂之间的对话;后者中的著名合唱“荣耀归于圣父、圣子、圣灵”,其壮伟、璀璨、激越,是语言所无法形容的。

受难乐”是巴赫清唱剧作品的最重要形式,《马太受难乐》和《约翰受难乐》是他此类作品中最杰出的,分别取材自《约翰福音书》和《马太福音书》,表现耶稣受难的故事。

《马太受难乐》在感情的表达上异乎寻常地平静和深沉,整体上具有史诗般的气质,被认为是巴赫的巅峰之作。而《约翰受难乐》在感情表达上近乎狂暴,表达了几近疯狂的悲愤之情。

晚年创作的《b小调弥撒曲》,几乎包含了巴赫之前的所有重要声乐和器乐作曲技巧,其规模庞大,显然并不适合弥撒仪式的使用。

《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是巴赫最后的伟大创作,对于许多人来说它们过于深奥。《音乐的奉献》是以一个主题所作的一系列乐曲;《赋格的艺术》包含了巴赫最宏伟、最复杂、最精妙的“赋格曲”,但没有最终完成,也没有指定演奏乐器。

巴赫在生前和去世后近 80 年时间里,主要是以杰出管风琴演奏家闻名的,直到门德尔松在 1829 年指挥演出了《马太受难乐》,他作为伟大作曲家的地位才开始得到确立。

19. 亨德尔时代的英国音乐

在珀塞尔身后,音乐创作在英国本土开始走下坡路,当时比较重要的作曲家有克拉克(Clarke,约 1670 -1707)和博伊斯(Boyce,1711 - 1779)等人。然而他们并没有能力超越前人,倒是来自德国的亨德尔(Handel, 1685 - 1759)在英国声誉渐隆,并逐渐成为英国乐坛的霸主。

亨德尔的音乐是“享乐型”的,充满了愉悦的情绪,他最流行的作品是《皇家焰火音乐》和《水上音乐》。不过从对音乐历史的贡献来看,亨德尔最杰出的器乐作品是 Op.6 的 12 首大协奏曲,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当时此类作品的典范,而且有些曲目不乏情感的起伏,例如第 12 首《b小调大协奏曲》的第 2 乐章“快板”,感情表达具有爆发性,为巴洛克音乐中所少有。

清唱剧《弥赛亚》以及其中的“哈里路亚”大合唱,是亨德尔的标志性作品,也是令他蜚声世界的杰作。在一生的创作中,亨德尔写下了大量的清唱剧和歌剧,其清唱剧在同类作品中为最佳者。包括以壮丽的双合唱队而闻名的《以色列人在埃及》,具有丰富戏剧性的《约书亚》,抒情性的田园剧《阿喀斯与伽拉忒亚》,以及《参孙》、《犹大?马加比》、《所罗门》等。

亨德尔最后一部清唱剧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时间与真理的胜利》,他最著名的一部歌剧是根据古罗马历史演绎的《朱利奥?凯撒》。

亨德尔的宗教音乐虽不乏应时之作,但却成就斐然。《乌德勒支感恩赞与欢乐颂》为庆祝荷兰中部的乌德勒支省,建立和平而谱写;《德廷根感恩赞与赞美诗》为庆祝英国在法兰克福附近的德廷根,打败法国而创作;《钱多斯赞美诗》是亨德尔在钱多斯公爵府,任音乐指导时创作的,这三部作品包含了他无可争议的合唱杰作。

在亨德尔之后,又一位异乡人占领了英国乐坛,此人就是来自奥地利的海顿(Haydn,1732 - 1809)。

20. 晚期巴洛克作曲家

大约从 1600 年开始至 1750 年J.S.巴赫去世,巴洛克时期经历了 150 余年,洛可可风格出现时,巴洛克风格依旧与这一新的音乐风格并存。晚期巴洛克作曲家人数众多,让我们主要看一看德国的情况。

尽管以今天的观点,泰勒曼(Telemann,1681 - 1767)的艺术成就比J.S.巴赫稍逊,但在当时却是独领风骚的大师级人物。他非常多产,作有 600 首意大利序曲、44 部受难乐、40 部歌剧、12 首全套礼拜音乐等。

泰勒曼的音乐风格优雅而华丽,或许未必很深刻,但却令人愉悦,独具风采。所作 7 个乐章的《a小调组曲》使用一种被称为“柔美笛”的次中音竖笛来演奏,全曲情感丰富,变化多端。

为乐队的 10 乐章组曲《汉堡的潮汐》,是一部难得的天才之作,包含了庞大的序曲和 9 首舞曲,每一乐章被刻意安排了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而序曲所给人的开阔感觉令人惊讶,很难想象那时的音乐能有如此的气魄。

另两位德国作曲家,海尼兴(Heinichen,1683 - 1729),以一套《德累斯顿大协奏曲》闻名,协奏曲的乐器组使用了圆号、横笛、双簧管等管乐器。匡茨(Quantz,1697 - 1773)作有大量长笛作品,是一位重要的长笛演奏家,他对长笛进行了改进,著有长笛演奏法一书。

法国作曲家(大)勒克莱尔(Leclair,1697 - 1764)的音乐秉承了法兰西民族所特有的矫饰风格,有着优雅的气质。

意大利作曲家杰米尼亚尼(Geminiani,1687-1762)和维拉契尼(Veracini,1690-1768)都是著名小提琴家,其中杰米尼亚尼是科雷利的弟子,所著《小提琴的艺术》是最早关于小提琴演奏技法的著作,重要作品有18首大协奏曲和24首小提琴奏鸣曲。

波希米亚地区在巴洛克时期也出现了自己的作曲家,稍早的比贝尔(Biber,1644-1704),他的《玄秘奏鸣曲》(或译《玫瑰经》)十分著名,而稍后的泽林卡(Zelenka,1679 - 1745),则更具波里米亚民族特色,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一些乐队序曲、随想曲以及三重奏鸣曲。

21. 洛可可风格——巴洛克向古典风格的过渡

不论巴洛克还是洛可可,其概念都源自于建筑学。“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baroco”,后演变为法语“baroque”,意为一颗不规则的、鳞茎状的珍珠,是在对一位罗马建筑师进行评论时首次被提出的。

“洛可可”(Rccoco)源于法文“rocaille”,意思是贝壳制品,原指一种法国建筑装饰艺术风格。洛可可风格的音乐摒弃了晚期巴洛克音乐繁复的形式、复杂的复调织体和宏伟壮观的风格,倾向于小巧精致、自然简朴、轻松愉悦。

意大利人多美尼科?斯卡拉蒂(D. Scarlatti,1685 - 1757)是洛可可风格最负盛名的作曲家之一,他为羽管键琴创作的 550 多首意大利式的奏鸣曲,被看作是古典奏鸣曲的前身。

这些奏鸣曲均为单乐章,由两部分构成,被称为“二部曲式”。它们短小精炼,情趣各异,五彩缤纷,既具有装饰性,又富于情感,充分显示了曲作者的丰富想象力。

J.S.巴赫的长子W.F.巴赫(1710 - 1784)和三子C.P.E.巴赫(1714 - 1788)等人在巴洛克时期出现的“华丽风格”中,注入新的表现内容,更为极端地强调真实与自然的情感,追求内在的、多感的和主观的表达,这一被称作“充满忧郁泪花”的“感伤风格”的新风格,与文学领域中的“狂飙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C.P.E.巴赫还是确立古典奏鸣曲形式的重要作曲家之一,他在多美尼科?斯卡拉蒂的意大利式的单乐章奏鸣曲后面,成功地加上了一个慢乐章,和一个快速的末乐章,而这也正是古典奏鸣曲的模式。

其时,交响曲也开始出现,不过当时是三乐章的意大利式交响曲。J.S.巴赫的小儿子J.C.巴赫(1735 - 1782)是这一形式交响曲的重要作曲家,对莫扎特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品 6 号的第 6 首《g小调交响曲》,是其最有表现力的一部交响曲。

22. 歌剧艺术的革新者格鲁克

在 18 世纪下半叶,德国作曲家格鲁克(Gluck,1714 - 1787)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人物,他虽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洛可可时期,但他的音乐已经超出了洛可可式的短小结构,他的戏剧在刻画人物方面也远远超越了早期古典时期的局限。

格鲁克是一位歌剧艺术的革新者,其创作思想在歌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后世的瓦格纳歌剧尤其有着突出的影响。他的《阿尔刻提斯》甚至被认为是瓦格纳“乐剧”的先兆。

这两位作曲家在创作思想上的不谋而合之处,主要体现在他们都注重器乐在歌剧中的作用,并不偏重于人声,将器乐和声乐处于平等的地位。

基于这样的创作思想,格鲁克极力反对当时意大利歌剧,卖弄美声技巧的风气,认为歌剧应该符合戏剧表现原则,同时要表现真实的情感和时代的精神。

他在创作于 1762 年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第一次实践了自己的创作思想,这部歌剧有着质朴而崇高的旋律和生动的戏剧性,格鲁克采用了与佩里和蒙特威尔第相同的题材,但却谱写出不同风格的音乐,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奥菲欧的不朽哀歌《我失去了尤丽狄茜》。

格鲁克一生共创作了 20 余部歌剧,最著名的还有取材自《荷马史诗》的、以伊菲格涅亚为主角的两部歌剧《伊菲格涅亚在奥利德》和《伊菲格涅亚在陶利德》,富于异域风情的《中国女人》,改编自塔索的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的《阿尔米德》等。

前面提到的《阿尔刻提斯》,剧情出自古希腊神话,讲述古埃及王阿德墨托斯的妻子阿尔刻提斯,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垂死的丈夫的故事。

从题材来看,格鲁克的歌剧与神话故事有着不解之缘,他之后的德国歌剧也保持了这一传统,不论韦伯的《自由射手》,还是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都散发着浓厚的神话色彩,前者具有民间传说的特点,后者则衍生自北欧神话。

23. 曼海姆乐派与交响曲形式的确立

古典风格早期是与洛可可风格同步发展的,在德国,柏林乐派是最早的古典乐派,风格上还具有很强的洛可可风格,这一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匡茨和C.P.E.巴赫等。

曼海姆乐派是早期古典时期最重要的音乐流派,由当时聚集在德国曼海姆(Mannheim)地区的艺术家们构成,他们成立了最早的交响乐团“曼海姆管弦乐队”,并在J.W.斯塔米茨(J.W.Stamitz,1717-1757)指导下,成为技术高超、素质优良、闻名全欧的交响乐团。

J.W.斯塔米茨还使用渐强的方法,加强并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因此“曼海姆管弦乐队”从客观上为交响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曼海姆乐派对于交响曲形式的最后确立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J.W.斯塔米茨和他的弟子,将意大利式交响曲的第二和第三乐章之间,增加了一个小步舞曲乐章,将交响曲规范为四个乐章,并发展了奏鸣曲式的原则,最终确定了古典交响曲的形式。

作为曼海姆乐派最重要作曲家之一的J.W.斯塔米茨,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主要作品包括 50 部交响曲和 12 首小提琴协奏曲等,其音乐风格在总体上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并已经明显脱离了洛可可风格,是较纯粹的古典风格。

曼海姆乐派其他重要成员还包括:F.X.里希特(Richter,1709 - 1789)、卡纳比希(Cannabich,1731 - 1798)、J.A.斯塔米茨(1754 - 约1809)和K.斯塔米茨(1745 - 1801)等。

到曼海姆乐派为止,音乐的古典主义风格已经得到确立,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1757 年,海顿完成了他的《D大调第一交响曲》。1764 年,年仅 8 岁的莫扎特写下了他的《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也许在今天的人看来,这两部作品不能算是成熟之作,但它们却代表了新时代的起点。

24. 古典主义大师海顿(上)

尽管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在海顿(Haydn,1732 - 1809)之前就已出现,但他在今天仍被冠之以“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因为这两种形式到了海顿的手中,才逐渐从带有洛可可味道的早期古典风格,发展为成熟的古典风格。

海顿可以说是最纯粹的古典主义大师了,他的音乐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充满了纯净而高贵的情愫,呈现出富于幽默感的睿智,而且海顿的作曲技艺无可挑剔,他将古典主义所强调的和谐的形式发展到了完美之境。

在创作上,海顿并不固守一定之规,总是不断尝试管弦乐队的各种新颖的运用方式,比如在《第 82 交响曲“熊”》中对笨熊缓慢步态的模仿,在《第 83 号交响曲“母鸡”》中对母鸡咯咯叫声的表现,在《第 94 交响曲“惊愕”》中那个著名的能把人从瞌睡中惊醒的力度爆发,都是富于实验精神的创作。

《升 f 小调第 45 交响曲“告别”》是海顿最有意思的作品之一,标题源于以作为末乐章的柔板。

据说海顿的雇主尼古劳斯亲王,非常迷恋埃斯特黑扎城堡的宏伟宫殿和美丽花园,总是带着自己的乐师们去那里常住不归,令大家无法忍受。于是有一次海顿便创作了这首交响曲,在为亲王演出时,乐师们在最后的乐章一个接一个演完自己的声部,然后吹熄蜡烛离去,后来亲王似乎感觉到某种暗示,便带着他们返回了维也纳。

海顿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首交响曲,和八十多首弦乐四重奏。他的弦乐四重奏是古典室内乐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尤其是《皇帝四重奏》、《五度四重奏》、《云雀四重奏》和篇幅浩大的《临终七言》等,堪称珍贵之作。

其中《皇帝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柔板”即著名的《上帝保佑弗朗克皇帝》,曾经被奥地利和德国不约而同用作了自己的国歌,它的旋律深情而高贵,抒发了流淌自心底的广博之爱,是古典室内乐最令人感动的乐章之一。

25. 古典主义大师海顿(下)

海顿的器乐作品,除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还有钢琴奏鸣曲、钢琴三重奏、小号协奏曲和大提琴协奏曲等。而在声乐领域,他也同样成就辉煌,作有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大量的歌剧、十几部弥撒曲等作品。

伟大的《创世纪》深受亨德尔《弥赛亚》的启发,当年海顿在英国观看此剧时,《哈利路亚》合唱令他感动万分,因此决定创作一部自己的清唱剧,即《创世纪》。这部清唱剧脚本以弥尔顿《失乐园》为基础,并结合《圣经》“创世纪”,突出表达了更加世俗化和人性化的情感。

弥尔顿的原作主要讲的是天使拉斐尔应亚当的请求,向他叙述上帝创世的过程,并包含关于人类之美和爱情之美的内容。海顿的清唱剧以此为基础,通过对大自然——诸如对电闪雷鸣、流水潺潺、风雪雨夜、飞禽走兽的具体描写,使上帝创世的神话变得具象化,并加强了对生活之美的肯定,把爱情描写成自然和生命的最崇高者,以此作为对创世者的颂扬。

另一杰出的清唱剧《四季,是有史以来第一部非宗教题材的世俗清唱剧,它是一幅风俗画,也是一首田园诗,它宛如《创世纪》的续篇,描写一些普通人在一年四季中的快乐生活,或许他们都是“亚当”和“夏娃”的后代,虽然失去了上帝赐予的“伊甸园”,然而在生活中却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乐园”。

海顿的弥撒曲是古典主义声乐的经典,充满了和谐与美妙的旋律,最著名的有《管风琴大弥撒曲》、《战争弥撒曲》、《纳尔逊弥撒曲》和《管乐队弥撒曲》。他的歌剧在今天演出的机会虽不是很多,但也不乏优秀之作,比如《哲学家的灵魂》一剧,洋溢着乐观的古典主义精神。

海顿的音乐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充满了纯净而高贵的情愫,呈现出富于幽默感的睿智,他的音乐告诉我们:快乐来自于生命,来自于心灵,来自于爱。

26. 衔接古典与浪漫的莫扎特(上)

称莫扎特(Mozart,1756 - 1791)为音乐神童,并非仅仅因为他岁数很小就开始创作音乐,还由于他最早的那些作品已经相当成熟。他 6 岁时创作了第一小提琴奏鸣曲,8 岁谱写了第一部交响曲,11 岁写了第一首钢琴协奏曲,12 岁又完成了一部可爱的歌剧《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

莫扎特与以往作曲家不同,他不愿受宫廷或贵族庇护的束缚,他的音乐也变得更加自由,但这也使他的生活总是不断陷入贫困的境地。他一生的创作遍及各种音乐形式,并都取得非凡的成就。

27 首钢琴协奏曲在莫扎特音乐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这些作品继承了巴洛克的优雅之美,同时又增加了个性鲜明的情感力量,二者的结合使得音乐异常动人。

譬如著名的第 21 号协奏曲,将庄严、浪漫、活泼融合在三个乐章当中;第 26 号“加冕”将一首浪漫曲与快乐和华丽的首尾乐章联系在一起。晶莹剔透的琴声,与优美的弦乐,共同构造了莫扎特最动人心扉的乐音。

除了钢琴,莫扎特还为小提琴、长笛、圆号等多种乐器创作了协奏曲,这里仅举两例:《长笛与竖琴协奏曲》,其音乐恬静而明亮,具有田园牧歌风格,可谓仙乐飘飘;《单簧管协奏曲》,一部有着单纯之美的作品,展示了单簧管天鹅绒般的音色,其中的柔板包含了世所罕见的绝美旋律。

在室内乐方面,所作六首《海顿四重奏》,是对“海顿爸爸”表示敬意的纯粹古典式的弦乐四重奏;珍贵的《单簧管五重奏》,是用单簧管深沉而柔美的音色所编制出的一个美丽的梦幻。在《e 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中,莫扎特表达了失去母亲的悲痛,音乐是阴郁和幽暗的,宛如心灵的哭泣。

莫扎特在器乐方面的创作极其广泛,他的交响曲也具有很高地位,其中最后一首就是以古罗马神话中诸神之王命名的《“朱庇特”交响曲》。所作“弦乐小夜曲”和“嬉游曲”等管弦乐作品,颇受现代人的喜爱。所作大量的钢琴奏鸣曲,将这一形式与贝多芬衔接在一起。

27. 衔接古典与浪漫的莫扎特(下)

在莫扎特的一生中,爱情经历对他的创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22 岁时,他爱上了 15 岁的美丽女孩阿劳希娅?韦伯,并计划为她创作一部歌剧,这令他的父亲利奥波德大为光火。后来,他又不顾父亲反对,与韦伯家另一女儿康斯坦采?韦伯结了婚。

对于莫扎特来说,歌剧是最能展示其个性的一种形式,他一生创作了 20 多部歌剧,《费加罗结婚》、《唐璜》、《女人心》、《魔笛》以及《伊多梅纽》和《后宫诱逃》代表了最高成就。

其中《费加罗结婚》是古典时期意大利喜歌剧的典范——后来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剧情发生在此剧之前。《唐璜》开创了悲喜剧风格,内容上完全超越了当时的道德准则,人物刻画充满矛盾和多面性。《魔笛》被称为第一部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然而在体裁上的多样化使得它几乎无法分类。

莫扎特的艺术歌曲常常被忽视,其实它们当中包含了舒伯特之前最出色的一些艺术歌曲,例如《秘密爱情》、《鸟儿,如果整整一年》、《来吧,亲爱的齐特尔琴》、《紫罗兰》、《自由之歌》、《离别之歌》。

他在生命最后一年创作的《渴望春天》充满童趣,是真情流露的佳作,主题旋律与这之前创作的《第 27 钢琴协奏曲》的晴朗闪亮的末乐章十分相似。

在宗教音乐方面,莫扎特创作了不少弥撒曲和康塔塔等形式的作品,其中未完成的《c 小调弥撒曲》属于优美迷人的极品之作,最后的《安魂曲》完全超越了宗教,将宗教形式转变为他表达个人情感的一种方式。

有记载说,莫扎特去世的前一天,曾在床上与几位朋友试唱《安魂曲》中的“那时哭泣的一天”,几小节过后,他力不能胜,不禁潸然泪下。

通观莫扎特的音乐,非一两句话可以概括,或许用“点石成金”四个字可以形容他超人的创作能力。而他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倾向,又使他不仅仅是海顿的继承者,同时还是贝多芬的先声。

今日彩蛋

公众号后台回复“ 音乐史”

为您带来《穿越西方音乐史》的下半部分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重庆火锅排名第一到第十的火锅-餐饮知识分享-
下一篇:嫦娥是谁的妻子,嫦娥的丈夫是谁?嫦娥的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