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鱼是什么鱼(丹江口翘嘴鲌:一条傲娇的鱼 虽娇贵却美味)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唐代诗人杜甫曾在诗中写道:“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诗中所说的“白鱼”就是翘嘴鲌。如今,这条食用历史悠久的鱼儿,不仅是中国地理标志认定受理的首个活体鱼类,还是丹江口市水产品养殖第一大品种,带动10000多人从事丹江口翘嘴鲌的养殖、加工和营销,涉渔人均纯收入达16000元。

天还没亮,丹江口市蒿坪镇寺沟村高低位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就好生热闹。“同志们,加把劲啊,今天要起4500斤发到北京去!”基地负责人张军峰正根据订单安排农户起鱼。只见四个工人以圆柱形鱼池为中心分站四方,双手用力拉起渔网,随后沿着圆弧慢慢靠拢,将渔网收紧,几千斤翘嘴鲌慢慢从水底浮出水面。

翘嘴鲌,鱼如其名,鱼儿的下颌突出上翘,神似翘着嘴,表情有些傲娇,配上长身、侧扁的体型,看起来多少有点喜感。翘嘴鲌形象萌萌,味道却很鲜美。“背宽、背厚、头小,鳞黑。”基地渔民罗化江给记者介绍道,满足这些条件的精品翘嘴鲌才会膘满肉嫩。2小时后,这批刚刚起网的鲜活翘嘴鲌将装车运往北京,“游”到基地合作方北京“丹江渔村”酒店的各个门店,去征服食客的味蕾。

丹江口翘嘴鲌是因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大坝蓄水后,在特定环境中繁衍生存的地域性特色淡水珍品。2008年12月,丹江口翘嘴鲌获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认定受理的首个活体鱼类。

作为丹江口翘嘴鲌单品养殖规模最大的基地,高低位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改过去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利用16个直径22米体积1000立方米的圆桶循环池进行生态环保高效模式养殖,产出的翘嘴鲌再根据各地不同口味需求的订单,形成鲜活鱼、冰鲜鱼、风干分割品、风味方便食品4大系列产品。张军峰:“活鱼我们一年销售30万斤,速冻鱼10多万斤,还有风干鱼、冰鲜鱼,发往四川、天津、北京、河南、浙江等地,不同地区需要的品类不同。”

“丹江翘嘴鲌,香煎天下锅。佳宴有知己,美味总传说。”在丹江口人的记忆中,翘嘴鲌是家宴、席面上必不可少的鱼。 “每家每户都要吃,必不可少,味道鲜!肉嫩!好吃!”寺沟村村民倪兴敏到合作社买了几条现捞的翘嘴鲌,等着儿女们回家吃饭。

寺沟村村民蔡兴芝、杨天金老两口在家也是忙个不停,他们一个为土灶添柴生火,一个清洗大铁锅。杨天金:“我们丹江人过年少不了翘嘴鲌,蒸着吃,煮着吃,烧着吃,五花八门的做法,都好吃!”

院子里,蔡兴芝的侄儿皮俊风正在处理6条刚买回来的翘嘴鲌。只见他麻利地刮鳞、挖腮、剖开鱼腹,取出内脏,洗干净后再将鱼两面划上瓦垄形花纹。他说:“以前在外面买,现在村里有这个基地后,大家都就近买了。”

此时,蔡兴芝已将土灶锅烧热,油温六成时,皮俊风将鱼下锅,等鱼煎得两面金黄后,下入料酒、酱油、醋、糖、盐,再添入适量清水和姜汁,用武火边熘边用勺推动,并将汤汁不断地撩拨到鱼身上,最后鱼两面都吃透味,皮俊风勾入流水芡,收汁起锅。一道垂涎欲滴、鲜美可口的红烧翘嘴鲌出锅了。

这条畅游市民餐桌的翘嘴鲌让沉寂多年的寺沟村重新热闹兴旺起来。“以前在汉江河里养翘嘴鲌,长江禁捕后我就来这里了,现在陆地养鱼跟以前没啥区别,我还是在做熟悉的工作。”长江禁捕后,在汉江里养了大半辈子翘嘴鲌的老渔民李良军在高低位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重拾老本行,在陆地上养起了翘嘴鲌。

村民倪兴敏对新年也是满心期盼:“我们村因为翘嘴鲌养殖基地走出去了,把我们村也带动起来了,我家里种的玉米、晒的萝卜干通过基地都卖到北京去了,我们富裕了,村里也富裕了,明年我还会继续发展。

如今,丹江口市有10000多人从事丹江口翘嘴鲌的养殖、加工和营销,涉渔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元。新年里,寺沟村人品鱼香、谈渔趣,不亦乐乎。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背包的背组词(四年级常用多音字组词(家长、老师快收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