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的笔顺(新说文解字第二季 | 礼器篇01——“鼎”)

新说文解字第二季 | 礼器篇01——“鼎”


工夫从一横一竖间流淌,烙印在一撇一捺间留下,第二讲堂开设《新说文解字》专栏。带你从一个汉字、一组词语、一套文物,明白中华文明的博识博识。

《新说文解字》第二季“礼器”开播

(小编特意选了“铜锈绿”配色)

单字释义

拼音:dǐng

部首:

笔顺:丨?逐逐一?一ノ丨一丨?

笔画:12

基本字义: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寻常是三足两耳:铜~。~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存)。~镬。
  2. 锅:~罐。~锅。
  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意味:~彝。九~。定~。问~。~祚(国运)。
  4. 意味三方并立、互相坚持:~峙。~足之势。
  5. 大:~族。~臣。~力支持。
  6. 合法,正在:~盛(shèng )。

具体剖析

礼器是古代中国贵族在举行祭奠、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

原始社会早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于秦汉社会前期礼崩乐坏而停止,广泛存在于夏商周时期


青铜礼器

这个时期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祭奠在国度大事中具有紧张的位置,礼器因此而生。

此中“鼎”作为“礼器之王”意味着浩大和权利,与鼎有关的成语不休传播至今,好比台甫鼎鼎、一诺令媛、问鼎中原、鼎足之势等等。


金文--鼎

那么鼎是什么样子的,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说文》里释义为“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意思是“鼎有三只脚,两只耳朵,是和谐种种味道的宝贵的器物”。

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作用相当于如今的锅,用来炖煮和盛放食品。厥后出现了愈加安稳耐用、导热更快的青铜鼎,用处也不仅仅是用来烹煮食品,徐徐变成了一种祭奠用的礼器。


陶鼎


青铜鼎

鼎成为国之重器源于一则故事。

相传大禹曾铸九鼎,意味中原九州。履历夏商周三代成为传国重器,相似于我们熟知的传国玉玺。到了春秋战乱,凡有诸侯扣问九鼎下落和分量的,大多有窥伺周王朝的野心。这也就是成语“一诺令媛”和“问鼎中原”的出处了。


大禹铸九鼎

在最讲礼制的周朝,鼎乃至成了各级贵族报答的权衡尺度。但毕竟鼎是权利和位置的意味,即使用来做饭也只需贵族阶层才干使用,布衣老百姓是一定不克不及用的。并且贵族的用鼎数目另有严厉的划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医生五,元士三也”,周天子一顿饭吃九锅菜,最低的元士只能吃三锅,报答差的挺多。

但即使锅少也是贵族的意味呀,于是昔人依据“事死如事生”的习俗,去世下葬的时分也要带着鼎。此中有些贵族生前特别有“上进心”,一辈子都想爬上更高的位子,可惜到死都没能如愿。“善解人意”的家属在制造陪葬品的时分,就会帮他缓解遗憾——既然数目不克不及变,造大点总行吧!

于是出现了很多的大鼎。还不外瘾怎样办?横竖没人会刨开陵墓一个一个数,那就多放点吧。好比出名的“编钟喜好者”曾侯乙,按端正他作为诸侯王应该使用七鼎,墓中却出土了九鼎。死后还要云云坚强,也算是昔人们的“警惕思”吧。


曾侯乙的“九鼎八簋”

真实从已出土的鼎来看,并不都是《说文》释义的“三足两耳”,另有很多出名的四足鼎,以是从器型上寻常分为三足圆鼎、四足方鼎,两种鼎在外型上有很大的区别。


西周大克鼎

三足圆鼎,以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的西周大克鼎为例,它别名膳夫克鼎,是西周早期一名叫克的“膳夫”——也就是掌管宫廷膳食的官员,为祭奠祖父而铸造的。内壁有铭文28行,共290字,纪录了克对祖父师华父所建功劳的歌颂,称赞他帮助周王室办理好国度,以及他所具有的优美品行,是研讨西周土地制度和官制的紧张材料。


商后母戊鼎

四足方鼎,最出名的就属现藏于中国国度博物馆的商后母戊鼎,它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奠母亲——商王武丁之妻而铸造。

后母戊鼎作为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充实分析商代前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范围巨大,并且构造精密,分工巧致,足以代表高度兴旺的商代青铜文明。

以上就是关于鼎的小知识,中国古代礼器另有很多,我们之后会逐一带给各位,下期再见!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接洽删除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凡尔赛(千篇一律的车型设计要不得!试驾凡尔赛C5 X感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