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扶不起的阿斗!”用来形容人窝囊、懦弱、无能。阿斗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的小名。因为刘禅在被邓艾大败后,率领大臣们投降魏国,没能完成其父生前兴复汉室的遗愿,才被众多的文人诋毁。那么,真实的刘禅真的“扶不起”吗?让我们通过历史记载还原一个真实的刘禅吧!
刘备病逝了。而刘禅登基为帝,诸葛亮为丞相辅佐。此时刘禅仅岁,军国大事也基本由诸葛亮负责。同时诸葛亮兼具抚养和教育刘禅的责任。诸葛亮给刘列了一份书单,这份书单也广为人们称赞。后人称之为帝王必读书单。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才智举世无双,刘禅作为他亲手带大,亲自传授的孩子,智商会低吗?怎么想也不合理啊!并且,蜀国一共存在 年,其中刘备仅 年,况且诸葛亮也于公元 年去世,相当于接下来几十年,整个蜀国都是刘禅一人掌管,能够使得蜀国保持着发展,同时存在这么多年,也足以说明其本事了。但历史上对待亡国之君的评价一向是不友好的。
在平常的百姓家里,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描写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的小说。不同于正史的客观,因其是小说,面向广大的平民百姓,所以里面的情节大多根据民间传说和正史记载相结合,描写的是绘声绘色,十分吸引人心,引得大众争相传阅。也因此,里面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刘禅在里面的特征就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富二代,所以民间几乎以为刘禅“扶不起”,坐享其父的成就,败光了国家的力量,最终招致亡国的命运,自作自受。
这样确实很冤枉刘后主了。不信?咱们可以看看后主的政绩。
据蜀汉灭国 年了,由于很多蜀汉的大臣还在,许多人希望能够复国,这主要就得看刘禅的态度了!司马昭知道这一点,就想试探试探刘禅,一次宴请刘禅,并且特地安排了蜀国以前的宫女跳舞作乐伺候刘禅。而刘后主丝毫不客气,玩得不亦乐乎。突然!司马昭问道:“你还想念以前的蜀地吗?”刘后主笑盈盈地立刻答道:“我在这玩得这么开心,过的多么快活,哪里记得啊!”丝毫不迟疑,便继续转向女子们作乐。
很多学者以此抨击刘后主,有说他不像明思宗朱由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着能在灭国时自杀殉国的勇气。也有说他不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着兴复汉室的雄心壮志。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身为君王,主要的职责是保护一方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为了青史留名。刘后主他知道,当年他完全可以拼尽举国上下之力与魏国决一死战,成就自己,作为后世帝王的榜样,但是后果呢?打战,只会给百姓们带来痛苦。
当时三国之中,魏国占据的面积最多,并且也是最富庶的中原地区。经过时间的治理,生产力和资源丰富程度都是蜀国一个翩居一方的小国不可想象的!当年诸葛亮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北伐,想趁着魏国还未恢复,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只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北伐几乎失败,未能取得所希望的效果。而刘禅在位,一直尽心极力地发展蜀国,使得百姓们可以好好的生活,积蓄力量,伺机寻找机会进行北伐,兴复汉室。但蜀国先天不足,早已决定了成败!刘禅在位期间,能够拖延住蜀国灭亡,护一方百姓平安,虽未能实现其父的遗愿,却也是个好皇帝。
毕竟在天然的条件下,蜀国的衰亡早已注定。要想凭借蜀国一方小地夺得整个中原,要得有多么超然的才智啊!或许也只能是诸葛亮继续在世,可能还有一定的希望。但不能因为刘后主没有这个本事就误会他无能啊!
作为皇帝的首要职责就是保百姓。这一点,刘禅做到了。刘后主不惜牺牲自己的颜面,抛弃自己的尊严,不管史书上的记载和后人的评说,只为了保护百姓,甘心受到侮辱!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要想一统中原,得有卓越的谋略能力,而自己并没有。如果拼死抵抗,害的是普通的百姓,保的只是自己的名声。不能为了自己的名声而使得无辜的人丢了性命!在司马昭宴席上的刘禅这样想着,“不知道安乐公还想念蜀地吗?”司马昭问道,“这里这么好玩,我想那个干什么?”刘后主开心的说到!阿斗,阿斗,扶不起?我看,扶得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作者原创,严禁转载抄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