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现在还有多少鱼?
研究人员“更新”了长江鱼类资源的最新数据
长江中,现在还有多少鱼?日前,《水产学报》刊发了一篇论文《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状况调查(2017—2021)》,为我们“更新”了长江鱼类资源的最新数据。
据了解,这项《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2017—2021)》(简称“长江专项”),由农业农村部统筹部署,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总牵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技术总协调,集合了24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力量,历时5年,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及分布、鱼类资源量、濒危鱼类、长江江豚、渔业生态环境等7个专题开展了系统调查。这是关于长江鱼类资源的第二次大型调查。
在此之前,1973—1975年我国开展的“长江六省一市水产资源调查”,是对长江鱼类资源的第一次大规模专项调查摸底。40多年来,这一数据一直没有更新。
现在,这个第二次调查所获得的最新数据,可以为长江十年禁渔的效果评估提供一个基准数据。
长江现在还有多少鱼?
10月25日,“长江专项”首席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介绍:“经过估算推断,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现存数量约为848万吨,仅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的279%、80年代的5896亿粒)、中游12个江段(总规模约435亿粒)的产卵场之一。这显示,武汉江段产卵场的保护,对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说非常重要。
长江江豚的种群能够恢复吗?
目前,长江江豚种群稳中有升,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当前主要分布于鄱阳湖、洞庭湖和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通江支流水域。
其中,鄱阳湖的种群数量较为稳定,平均457头。洞庭湖约110头,在湘江营田以下河段及东洞庭湖呈现连续分布。近几年调查显示目击率有一定上升,这说明它的种群可能有所恢复。
宜昌以下长江干流的江豚数量估算约445头,种群数量变动不大,分布区也较为稳定,密集分布在荆江门江段、湖口至彭泽江段、安庆至铜陵江段和南京保护区江段等。
随着长江全面禁捕后,小个体、短生命周期的鱼类资源得以恢复,长江江豚的捕食条件有望逐渐改善。
今后,随着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关保护区规范调整和绿色航道建设,以及自然岸线的修复,栖息和摄食场所得以恢复,食物进一步丰富,江豚的分布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江边看江豚,有望成为我们一种新的休闲方式。”危起伟笑着展望这一美景。
中华鲟和它的“兄弟们”
怎么样啦?
2021年,国家发布新版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长江流域的一、二级保护鱼类增至29种(类),本次专项调查共记录到15种。
通过水声学探测估算,5年来,在葛洲坝下游80公里江段内,中华鲟的自然繁殖个体分别为27尾、20尾、16尾、13尾和15尾。近5年来,没有观测到中华鲟的自然繁殖。
长江鲟也是类似情形,近年来一直没有观测到自然繁殖行为,它也因此被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22年更新)认定为野外灭绝。
所幸,5年来,在长江流域共记录胭脂鱼413尾,其中,最大个体是一条超过6公斤成年鱼,表明长江中仍有一定规模的胭脂鱼亲本,它们可能有小规模的自然繁殖。
2018年在汉江上游太白河,研究人员采集到了川陕哲罗鲑的当年生幼鱼,证实其在太白河有自然繁殖活动,估算资源量为3814尾。
圆口铜鱼、金沙鲈鲤、红唇薄鳅、岩原鲤等11种鱼类,在长江中仍有一定规模的自然种群。
随着长江大保护、长江十年禁渔的全面落地,不到2年时间里,研究人员发现,长江里的一些短生命周期鱼类种群在快速恢复。
通过数字模型演算,两湖的鱼类资源量在3~5年内就能得到恢复;长江干流有望在8年左右达到资源量的平衡。
“所以,请再给长江一些时间,让长江休养生息,重新恢复活力!”危起伟呼吁。(武汉晚报 记者金文兵)
来源: 武汉晚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