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要好诗 杜甫诗歌漫谈之八:《月夜忆舍弟》
文/钟百超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同为文学的两座高峰,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其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其创作,艺术精湛,堪称楷模。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
这首诗沉郁顿挫,以“戍鼓”、“断人行”和“雁声”起兴,塑造了边秋的凄凉景象,单调的鼓声,稀少的行人,一阵一阵的雁声,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引发了思乡情怀。由“白露”联想到“明月”,再由边塞的“明月”联想到故乡的明月,进而把两个明月作一番对比,从而得出“月是故乡明”的喟叹。其实,这里运用了虚笔手法,把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化作一颗明月。最后的四句通过对家人的分离,音信不达,不知家人生死的现状描写,暗中表达了对安史之乱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