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一位皇帝,本想要诛灭臣子九族,臣子感到愤怒,便叫嚣道让皇帝诛灭他十族。
皇帝乃九五之尊,岂容挑衅,一怒之下便随了大臣的话,“好!那就如你所愿,诛你十族!”。
这让大臣始料未及,愣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来,可惜帝王一言,便无可回头了。
前朝臣子方孝孺
这位皇帝是明成祖朱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夺侄子皇位,发动靖难之役的君王。
而那位被处以诛十族之刑的臣子便是方孝孺,他曾是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近臣。朱允炆执政期间,方孝孺常常与其讨论朝政,两人政见相同,聊得很是投机。
方孝孺也深得天下学子的崇敬,威望极高。因此方孝孺备受朱允炆的器重。
后来朱棣发动靖康之役,当即诛灭了许多前朝的重臣,但他却对方孝孺网开一面,没有将他立刻处死。
因为当时朱棣手下的近臣姚广孝对朱棣谏言,虽然方孝孺不会投降于他,但一定不能杀死方孝孺。
毕竟方孝孺乃是天下学子最崇敬的人,若是将他处死,势必会让天下学子对朱棣大失所望,这对于朱棣即位后治理天下,有害而无一利。
朱棣听取了姚广孝的建议,只是将方孝孺关进了大牢之中。在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朱棣需要人来拟定即位的诏书。
这时候,他便想到了颇有威望地方孝孺,若诏书是方孝孺所写,那肯定更加具有说服力,能让前朝的那些旧臣都不敢反对。
朱棣灭十族
但一直被关在大牢中地方孝孺,由于不了解外界消息,直到朱棣即将即位,他才知朱允炆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这让对朱允炆忠心耿耿地方孝孺,实在难以接受,于是他便当着朱棣的面,开始嚎啕大哭起来。
这让朱棣深受感动,不禁安慰起方孝孺,对其称道,他只需效仿着周公辅佐周成王而已。
朱棣将自己比作周公,而把朱允炆当作周成王。方孝孺听后肯定不信朱棣如此好意,便质问朱棣:“那成王如今还是否安在呢?”
朱棣便趾高气扬地回答,“成王早已自焚而亡,你速速来立下诏书即可。”
方孝孺悲痛之余反问朱棣,“那为何不拥立成王之子呢?此法才是正统之道啊!”
朱棣一听脸色骤变,“成王之子年幼无知,如何能够担当大任,明朝历来没有如此先例。”
方孝孺依旧不服,咄咄逼人道,“既然要立长,为何不选成王的弟弟呢?”
朱棣颇为不耐烦,“方孝孺你别得寸进尺,此乃朕的家事,别插手过多,引火烧身。”
朱棣此话一出,方孝孺便将手中的紫毫笔扔到地上,对朱棣叹气道,“那就赐我一死吧,这个诏书我是不会起草的。”
朱棣心中早已十分不满,但为了能够让方孝孺写下诏书,他只能强忍怒火,“你想死不难,但你可曾想过你的九族,你不怕灭你全族吗?”
方孝孺仍然不为所动,硬气地说道,“就是诛我十族又如何?”此话既出,朱棣怒发冲冠将方孝孺打入大牢,并下令诛灭他十族。
这便是著名的诛十族的事件。历史以来最严重的惩罚不过诛灭九族,方孝孺此次却被朱棣诛灭十族,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行刑时,朱棣将方孝孺的家人、亲人都带到方孝孺的面前执刑,方孝孺都不曾动容。只有他的弟弟被执行斩刑时,他才深感心疼。
朱棣诛灭方孝孺十族,因此而亡的多达八百余人。待最后处置方孝孺时,由于朱棣对其恨之入骨,他便命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裂至耳下,然后将其头颅割下,最后还处以凌迟极刑,可谓是残忍至极。
诛九族之刑极为少有,若是被处以此刑罚,证明罪犯罪孽深重,触犯到皇帝的底线。
而诛灭十族此等极刑,更是罕见,这种古代连坐刑罚,一人受罪,全家都跟着遭殃。
好在如今的法律经过历史变迁,朝代更迭,这种极刑刑罚也只存在了历史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