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话说宰相(01)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
余大中
宰相,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辅佐君主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历史上很少作为具体官职的名称。宰有主持之意,相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
随着朝代的更替,宰相的正式官名,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令尹、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中书舍人、同平章事、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等等,多达数十种官名。
(张居正,图片来自网络)
宰相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商朝为相,周朝为太宰。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左右,以左为上,称为“左丞相”“右丞相”。
汉朝与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称为相国的话,地位更高一些,并以御史大夫为副职。汉武帝时,宰相职权转移为尚书台长官。汉成帝时,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实际上是三个宰辅。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初,改大司徒、大司空为司徒、司空,改大司马为太尉,三公之中以太尉为最尊。
三国时期,魏国称为相国,蜀汉续用丞相,吴国最初用丞相,后设左右丞相。
晋朝执行多相制,重要事务由三司八座、门下三省共议,宰相不再局限在三公,三省长官开始具有宰相地位,与三公都被称为公辅大位、宰辅。
南北朝,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仆射、中书舍人。其位最尊、权最大者则为录尚书事。
隋朝,三省制,内史省内史令、门下省纳言、尚书省尚书令,都是宰相。
唐朝,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参议政事的中书舍人、门下侍郎是宰相。不再任命尚书令,改以尚书仆射任宰相职。唐高宗后,尚书仆射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参议朝政的百官加参议政事、参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衔的也是宰相。
五代,宰相制度基本上沿袭唐代。
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北宋沿袭唐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以参政知事为副。南宋孝宗时又改称左右丞相。
辽有北、南两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
金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不设中书、门下二省。以尚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为宰相。
元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副职左右丞及参知政事皆是宰相,最多至十多人。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阁职渐重,大学士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内阁无相名,有相职;无相权,有相责,内阁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清朝沿袭明制,设内阁大学士,后设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都称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作者简介:余大中,湖北荆州人,文史研究和写作爱好者)
(春申君黄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