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公里全球最长隧道,用时6年耗资168亿,史上首次底部横穿秦岭
图为秦岭隧洞完工
“引汉济渭”工程重点线路秦岭输水隧洞全线完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条隧洞全长98公里,用时6年耗资168亿,是目前全球最长的隧道。秦岭输水隧道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的工程。陕南汉河流域的水资源将通过秦岭隧洞引入关中地区,也因此,秦岭隧洞可以说是陕西版的“南水北调”,对陕西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为秦岭隧洞完工
这条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承建的秦岭隧洞掘进机开挖段具有“三高、二强、一长”的特点。即围岩强度高、石英含量高、高温高湿、岩爆强、涌水强、长距离单头施工。这些给施工团队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和挑战。可以说,秦岭隧洞是世界上岩层厚度最高、施工难度最高的隧道工程。那么,中国工人们到底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图为秦岭隧洞施工现场
秦岭隧道深达1300至2000多米,岩爆路段占总施工长度的70%。在开挖过程中,岭南隧道掘进机八千多米的挖掘路段共发生2056次岩爆,岩爆和弹射的岩石严重威胁着操作员的安全,并对机械设备和操作系统造成损坏。为了应对岩石爆破的问题,施工人员必须戴上钢盔和防弹背心,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清理岩爆和飞石,努力完成原定项目计划的进度。
此外,隧道内部地下水的涌入也是一个严重威胁施工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在秦岭隧道内部有9个进水区域,在雨季最严重的时候,隧道中单点进水的涌水量甚至能超过2万立方米,开挖段最大进水量为4.6万立方米,达到施工设计最大进水量的3.76倍,施工人员们因此而被困在水下将近75天,在中铁隧道局组织的一支千人的救援队的帮助下才成功得以脱险。
图为秦岭隧洞施工现场
秦岭隧洞的施工如此困难和危险,为什么仍然要不惜代价去开发呢?由于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关中地区饱受“缺水”之苦。陕西省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但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秦岭南部属于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而秦岭以北是黄河流域,城市、工厂和人口稠密,但仅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三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汉渭引水”工程建成后,每年将有约15亿立方米的汉江水通过秦岭调水隧洞进入陕西关中地区,可满足各个城市的用水需求,实现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改善居民生活、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秦岭输水隧洞工程也标志着中国攻克长距离隧道岩爆、涌水等世界工程难题的能力,是中国基础建设能力世界领先的又一例证,为世界各地区隧道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