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鳏夫”代指丧偶男人?有三种解释,你认可哪一个?
一个女人如果丈夫去世了,会被称作“寡妇”。那一个男人如果妻子去世了,会被称作什么呢?答案是“鳏(guān)夫”。“寡妇”很容易理解,而“鳏夫”既不好认,也不好写,还有点让人费解。“鳏夫”这个词由哪里来?“鳏”字本义是什么?为何用“鳏夫”代指丧偶的男人?
“鳏夫”的来源
“鳏夫”,其实是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鳏”的白话文翻译。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鳏”的记载,一般都与“寡”同时出现,组成“鳏寡”一词。《诗经·小雅·鸿雁》中写道: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qú)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大意是说,大雁成队空中飞翔,翅膀振动沙沙作响。有人远行,野外奔忙。可怜这鳏寡,孤独心彷徨。可见,那时候的鳏夫和寡妇,就因为失去配偶而被世人同情和怜悯。
另有《诗经·大雅·烝民》中写道: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御。
仲山甫是周宣王的部下,这几句诗用以称赞他的良好品德。大意是:老话说得好,软的东西则吃,硬的东西则吐。唯有仲山甫,不挑软的吃,遇硬也不吐。不欺鳏夫寡妇,不惧强横来侮。因此,当时的鳏夫和寡妇,早已经是人们心目中的弱势群体。
而在《礼记》中,对鳏夫和寡妇则有更详尽的解释。据《礼记·王制》记载:
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
此句中的“矜”是通假字,本字就是“鳏”。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老的男人失去妻子称为鳏夫,年老的女人失去丈夫称为寡妇。
与《礼记》中对“鳏”的解释相类似,在《孟子·梁惠王下》中,亚圣孟子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论断: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孟子的论断中,阐释了天底下无依无靠的四类穷苦人,即“鳏”“寡”“孤”“独”。这也就是成语“鳏寡孤独”的由来。如何对待这四类穷苦人呢?《礼记·礼运大同篇》早就给出了答案,就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这句: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所以说,古人很早就用“鳏”,即我们常说的“鳏夫”来代指年老的失去配偶的男人。现在“鳏夫”的解释更加宽泛,用以代指丧偶的男人。
那么,这个“鳏”字本义指什么呢?
“鳏”字的本义
《说文解字·鱼部》对“鳏”的解释为“鱼也”,清代段玉裁注释中明确“谓鳏与鲂皆大鱼之名也”。《本草纲目·鳞部·鳡鱼》对“鳏”的解释为:“鳡,敢也。……其性独行,故曰鳏。”
这两个解释虽有些许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鳏”本义就是一种鱼。实际上,“鳏”不仅是一种鱼,还是一种体型很大的鱼,而且很难捕捉。原因在于这种鱼在水下从来不闭眼睛,时刻保持警觉,甚至得了一个“常开眼”的绰号。
古代有一位学者叫孔伋,字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有一次,他听闻有人钓到了“鳏”,就特别惊奇。赶到现场,看到人们七手八脚把一条“鳏”抬到一架牛车上,那鱼竟然占满了整个牛车。
子思很奇怪这“鳏”是怎么上钩的,就去请教那位钓鱼者。钓鱼者说,自己刚开始是用鲂鱼作诱饵,“鳏”确实是“常开眼”,估计看到这鲂鱼也没啥兴趣,根本不咬钩。后来把诱饵换成半扇猪肉,“鳏”终究是没抵住诱惑,咬钩被抓了。
子思听完后,感慨万千。据《孔丛子·抗志篇》记载:
子思喟然曰:“鳏虽难得,贪以死饵。士虽怀道,贪以死禄矣。”
他认为,“鳏”虽然难以捕捉,但是却因贪食诱饵而死;部分读书人虽然胸怀学问,但是却因贪图功名利禄而亡。
总而言之,“鳏”的本义就是一种大鱼。既然如此,这个“鳏”又和丧偶的男人有什么关系呢?
为什么丧偶的男人被称为“鳏夫”?
第一种解释,有观点认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经给出答案。因为在其中,明示了“鳏”这种鱼的特点,就是“性独行也”。“鳏夫”就是失去妻子后“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男子。然而,除了“鳏”以外,还有很多鱼都是“独行侠”,以这个原因解释为何丧偶男人被称为“鳏夫”,值得商榷。
第二种解释,是比较主流的看法。就是认为源自于“鳏”这种鱼的绰号——“常开眼”。东汉学者刘熙在《释名·释亲属》中写道:
无妻曰鳏。鳏,昆也,昆,明也。愁挹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恒不闭者也。
就是说一个男人的妻子因故逝去了,这个男人非常悲伤和忧愁,加之思念亡妻,时刻都睁着眼很难入眠。就如同“鳏”常开眼一般,所以丧偶男人被称为“鳏夫”。
唐代诗人元稹在《遣悲怀》中的一句“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用“鳏”来作比,悼念亡妻,道出了元稹这个“鳏夫”的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金代诗人元好问写下了《洛阳卫良臣以星图见贶(kuàng)漫赋》之一,其中的“鳏鳏鱼目漫漫夜,盼到明星老却人”,更是老年丧妻者的真实写照。
实际上,大部分鱼类都是“常开眼”,这并不是“鳏”的专利。所以,第二种解释虽然已经很完美,但是也不是完全无懈可击。
第三种解释,来自于一位叫白川静的日本学者,他在《字统》中分析道:
对鱼挥泪的字形就意味着“鳏”,原因是在古代人的观念中,把鱼作为女性的象征。……鳏则是取象于面对赠给亡妻之鱼而垂泪的悼亡的仪式。
这种解释认为,“鳏”字,从字形上说,就是面对着“鱼”,眼睛中流出泪水。“鳏夫”之所以代指丧偶的男人,是因为男人丧妻乃是切身之痛,悼念亡妻时,面对着妻子化身的“鱼”,“泪飞顿作倾盆雨”。取象于这种仪式,丧偶的男人即被称为“鳏夫”。
这种解释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却让“鳏夫”这个词不再那么凄凉冰冷,增添了不少人文主义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结语
无论是妻子失去丈夫成为“寡妇”,还是丈夫失去妻子成为“鳏夫”,从此这个家庭都是残缺不全的,都是让人同情和怜悯的。
然而,“寡妇门前是非多”,“寡妇”在生活、精神、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诸多难处。“鳏夫”却相对容易获取理解,即使“续弦”人们也乐见其成。人们对待“鳏夫”,远不敌对待“寡妇”那样冷酷和刻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鳏夫房顶炊烟少”,但是“鳏夫”的日子相比“寡妇”,还是好过多了。
END.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果然经典。觉得文章不错,感谢点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