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离战场,总算活着回来了!我们告别烈士,为房东挑满最后一担水
青春戍边关之六:凯旋别边关
作者:李跃齐
本文作者李跃齐
部队都说,班有老兵是一宝。作为多次参战的“军中老江湖”,刘文凯连长、冯维海指导员这次的感觉确实灵验,判断确实准确。
诞生于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初的步兵第93团,在圆满完成收复者阴山的光荣任务后,奉命于1984年10月中旬撤离前线,返回营区,这是军委的命令。
对于步兵第93团的回撤行动,干部们还有种分析认为,1984年下半年的滇西方向,由于两个主力师及11军直属单位已全部压在中越边境,整个滇西成了空城,连支抢险救灾的部队都没留下,这在建国以来,只有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期间短暂出现过。现在轮战部队已来,应该有支部队撤回去稳住滇西了。但这只是个人分析,不知道上级在作出回撤决定前,是否考虑过这个因素?
部队的中高级指挥员都知道,在军队的所有军事行动中,组织撤退是最复杂最困难的。其实不仅败退难组织,就像电影《南征北战》中蒋军撤离摩天岭一样混乱狼狈,凯旋撤离同样甚至更难组织。因为,凯旋之师从上到下都洋溢着一股骄兵之气。
10月7日早上,全连在寨子中心的坝子上召开军人大会,冯指导员将昨晚连支部会议精神向全连作了传达,明确了撤离前的各项安排,不知有心还是无意,指导员几次将“撤离”说成是“撤回”,然后自己笑着纠正自己的“口误”,惹得战士们心照不宣地哈哈大笑,出现了在前线难得的轻松一幕。战士们知道真的要“撤离”弯刀寨了,立马高兴地嬉笑着、拥抱着、打闹着、欢呼着,“我们要撤回了”。
会后,连队立即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各项回撤准备工作。由于上次从董马机动撤离时走得仓促突然,好多群众工作没有来得及做,所以,这次连队的“撤离”准备工作做得格外细致、认真。而整个弯刀寨也同连队一样,启动了送别部队的准备程序,显得热闹起来,甚至比过中秋、国庆还热闹。
首先开始的是作风纪律整顿教育,再次重申了《纪律条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及群众纪律等。指导员还专门结合1979年部队作战回撤时发生的惨痛教训及违反群众纪律等问题,警示战士们不可高兴过头,以免乐极生悲。
随即进行个人物资点验,战士们将手中的实弹实爆器材和危险物品主动交出来,以排为单位上缴连队文书统一分类登记造册,需要销毁的单独放在一边。
下午是整理个人卫生,洗漱个人衣被等。让战士们最为难的是,者阴山作战前临时补发个人的那些旧军装,已经被半年多连续的超大强度训练磨损成了筋筋条条状,送房东吧,实在太破烂,不合适;丢了吧,又有些舍不得,毕竟这套破旧军装,曾伴随自己上过者阴山,见证了那段生与死的青春血火岁月,上面浸透了自己的血汗;带走吧,今后这种“叫花子”服装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穿第二次了,还有用吗?我告诉战士们,能带走还是尽量带走吧,等老了以后回忆青春芳华时也许还用得上。
10月8日,回撤工作继续分头进行。
弹药销毁工作由营统一安排,各连组织实施,销毁地点是营指定的一个僻静山沟里,按照编制系列,第一个组织销毁的自然是我们1连。由于是第一个连队,其他连队都派干部来观摩。
早饭后,连长带着我和各排一个班,扛着多余不便携带、也不想携带的子弹、四零火箭弹、手榴弹、爆破筒等来到山沟里,一股脑儿射向掷向了山沟深处。
销毁炸药是我带四班战士温华亲自去埋放并拉响导火索的,当几十公斤炸药被引爆并升起一大团黑色的蘑菇云时,旁边的战士们和其他连队的干部立马不停地挥舞双臂高喊起来:“回撤啦。我们胜利了。胜利啦!”几个老兵还拉上枪机,朝着幽蓝的天空来了一串串的长点射,其他战士则有的抱成一团在草地上哭笑打闹着,有的挥动双拳吼叫着:“我们总算活着回来了!”……这不禁使我想起电影《上甘岭》中通知八连连长回师参加会议的细节,坑道里的勇士们也是这样欢呼着“我们总算熬出来了”。
是啊,自从2月4日离开营区后,93团的官兵们在前线已经整整待了八个月,总算幸运回撤了。
是啊,我们要回撤了,但年初一同出征的勇士们,却有一批好战友、好兄弟永远留在了边关并化作边关的大山,成为了祖国南疆永远的守护神。
就在我们销毁多余弹药的同时,指导员特意带上骆伯成烈士的同乡发小——3排重庆长寿籍战士杨金成等,到西畴县花果山烈士陵园参加全团组织的告别烈士活动,代表全连战友再次向骆伯成烈士献上花圈,并列队伫立在烈士木牌前(当时尚未立碑)哭泣着深深地三鞠躬,心里默默承诺:“骆伯成战友,我们的好兄弟,你在祖国的南疆边关好好安息吧,我们就要走了,但今后一定会经常回来看看你的”……
10月9日上午,团里通知,作为“两山”作战的两个主攻团之一,93团回撤途中,沿途地方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将用欢迎“老山主攻团”的同等标准,热烈欢迎“者阴山主攻团”的胜利凯旋。要求战士们一定要以严整的军容、严明的军纪,严谨的作风,树立好“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形象,向弯刀寨告别,向边关告别,并接受沿途人民群众的检阅。八一电影制片厂还将拍成电影向全军放映。
团里同时明确,家在回撤沿线县城的战士统一到团部报到,组成回撤道路调整哨,实际上是让这些战士先回去向父母报个平安,也提前享受一下家乡父老对作战功臣和边关勇士的敬仰之情。我连玉溪兵郑永武、开远兵黄弦、南华兵彭文先均被抽到了团调整哨,成为全连最幸福的3个战士。
连队则专门安排了拥政爱民活动,干部走访村寨领导,战士以排为单位,积极为房东家做好事,真正做到了为房东家挑满最后一担水,砍好最后一捆柴,扫净最后一块地,收好最后一片庄稼,还为尚处于深度贫困中的房东家留下一袋大米。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战士悄悄增加了“一个一”,即与房东苗家阿妹作最后一次告别的。
晚饭之前,负责输送我团回撤的昆明军区汽车第51团到达弯刀寨,汽车兵们骄傲地告诉我们,第51团只拉“主攻团”,年初我团向战区开进时,就是51团负责输送的。
10月10日早上8点,我团正式开始撤离,临离开弯刀寨时,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苗族、瑶族同胞和全村老少都来到路边帮着部队装车,尚处于贫困之中的乡亲们还给我们送上了不少热带的芭蕉水果等边关特产,我们也眼含热泪向房东再次表示最真诚的感谢,答应房东以后一定会再回来看看房东、看看弯刀寨的。
汽车启动时,善良淳朴的乡亲们不停地呼喊着:“再见了,大军。”“再见了,解放军。”“再见了,亲人们。”向渐渐离开的军车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不远处的山包上,寨子里的一群苗族阿妹还不停地挥舞手臂,向心中的大军阿哥深情道别,直到车队慢慢远行,苗族阿妹的身影才渐渐模糊了战士们的双眼,并与边关的大山融为了一体。
“再见了,前线。再见了,边关的父老乡亲。”我在心里也默默念着,并向着弯刀寨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下午到达文山城盘龙江边时,全团下车改为列队徒步入城。考虑到要在群众面前树好“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连长指导员特别指定由我连副指导员、身高1米8多的山东大汉郭长富和我这个身高1米8的北方汉子担任连队领队,走在连队的最前面。
可我觉得让我带队不合适,自己无功不受禄,立马推托谦让,拒绝当带队干部,指导员眼睛一瞪:“啷个哩?老幺,莫啰嗦,这是为了树好部队形象,你必须走在连队前面,八一电影制片厂还要拍电影,到时候要放给全国人民看呢,这可是关系到参战部队形象的大事哦。”
部队的入城顺序是有讲究的,并不是按照编制序列,而是按照立功等级排列的。
首先是团首长机关带领荣立二等战功以上的个人英模方队,随后是军委授予的“者阴山英雄连”(93团9连)、昆明军区授予的“者阴山穿插英雄连”(93团5连)、“者阴山英雄排”所在连(93团8连1排),然后是“者阴山一等功臣连”(93团2连)、“者阴山一等功臣排”(93团1连1排)所在连等等,依次列队步行进城。
步兵第93团回撤时进入文山县城
1984年10月,由于一直承担着边境支前任务,整个文山州的改革开放尚未启动,仍处于贫困县之一的文山县城,知道“者阴山主攻团”要回撤了,全城百姓倾城出动,尚未摆脱贫困的男女老少皆走上街头,夹道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子弟兵,主要街道上布满鲜花,彩旗飘飘,锣鼓震天,鞭炮齐鸣,人民群众不断将香烟、糖果、鸡蛋、笔记本、纪念品等东西往战士怀里送,往口袋里塞,组成了一幅军民团结拥军爱民、喜迎亲人凯旋回归的立体画卷,使人感到置身于了一个温暖亲切的人民的海洋之中,让战士们非常感动。
在这个温暖的海洋中,者阴山作战的所有流血牺牲,边关前线的所有辛勤汗水和艰辛疲劳、枯燥无味、寂寞无聊全被冲涤荡去,让战士们真正感到,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所有的牺牲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当晚住在文山一中的教室内,师生们组织了各种形式的联欢活动,拉着排里的作战功臣们讲故事,求签名,要纪念品等,让我们这些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勇士们,一时竟窘迫得不知所措,结巴半天说不出话来,只会嘿嘿地憨笑着。
几个年轻老师可能看我是穿四个兜的,马上围住要我签名,我推说自己是老知青,胡子拉碴没文化,好不容易才推托了师生们的围追堵截。
早上临离开文山一中时,我在教室的黑报上留下了一串标准的楷书:
“衷心感谢文山人民的盛情接待。”
“胜利属于祖国。”“功劳归于人民。”
10月11日经过开远时,全团住在14军教导大队内,竟意外遇到了桂林陆校的罗富强、李志伟、卢云华等同学,几人是从前线被抽回军教导大队准备当文化教员的。
后面的几天,回撤经过了玉溪、楚雄、弥渡、大理(下关)等,与之前经过文山不同的是,这些地方均是乘车穿城而过,都受到了沿途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印象最深的是住在玉溪一中时,食堂早上的米线,那是当时吃过的味道最好最正宗的云南米线(至今每到玉溪首先要吃的仍是玉溪小锅米线)。而经过大理下关时,3公里多长的320国道(当地称为建设路),我们的车队竟整整走了近两小时,白族同胞几乎把每一辆车都包围起来,金花们的荷包不停地往车上抛,感觉大理人民确实是把我们团当自己亲生儿子胜利归来一样迎接的。
步兵第93团回撤驻地永平
10月16日下午,93团人不掉皮、车不掉漆,全部安全回撤至营区——大理州永平县老街镇。
“我们终于平安到家了。”我心里在默默念着,王蜀黔老排长交给我的全排战士,终于一个不少地全部带回来了。
我的戍边守关的青春岁月,自此由滇南的中越边境转向了滇西的澜沧江边,翻开了新的一页。
冯维海指导员则嘱咐我:兄弟,现在提出军队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目标(指当时我军针对新时期特点,对全军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四点要求),我军的“四化”建设需要你们。你现在还年轻,还没结婚,今后可能还会走上前线,但一定要争取活着回来,以后讨个老婆好好过日子。
记住,我军的未来肯定是你们的天下!
2014年4月30日,当年参战的93团1连部分老兵重返边关祭奠者阴山作战中牺牲的战友
谨于此文:
献给在者阴山作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献给在者阴山上浴血奋战,并与我一同在南疆边关同甘共苦、摸爬滚打的我的93团1连所有参战战友们!
献给弯刀寨的父老乡亲们!
战士万岁!
无名英雄万岁!
人民万岁!
者阴山作战结束后步兵第93团1连合影
附:当年在弯刀寨时,步兵第93团1连连部及1排人员名单:
连长:刘文凯(1974年底贵州遵义入伍)
指导员:冯维海(1973年底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入伍、成都知青)
副连长:李志成(1974年底四川资中入伍)副指导员:郭长富(1976年底山东济宁入伍)
司务长:李勇(1976年底云南华坪入伍)
何珮华(1981年底云南昆明入伍)
卫生员:白海庆(1980年底云南会泽入伍)
文书:吴广(1982年底成都郫县入伍)
通信员:李建华(1982年底云南华宁入伍)
胡学明(1982年底昆明禄劝入伍)
莫荣(1982年底云南昆明入伍)
梅世书(1983年底重庆酉阳入伍)
者阴山作战之前的步兵第93团1连1排,后排左3为主攻排长王蜀黔
1排长:王蜀黔(1976年底四川富顺入伍)
李跃齐(1983年8月云南昆明入伍)
1班:
班长:吴德凯、副班长王家法(1980年底云南会泽入伍)
战士:朱正能(1980年底云南会泽入伍)
郑永武(1982年底云南玉溪入伍)
李建贞(1982年底河北定县入伍)
李跃华(1983年底云南开远入伍)
王友寿(1983年底云南南华入伍)
2班:
班长:孙老伍(1980年底河南荧阳入伍)
副班长:刘云路(1980年底四川仁寿入伍)
战士:张玉林(1980年底四川仁寿入伍)
周云富(1981年底云南景东入伍)
李文良(1982年底云南临沧入伍)
陆荣兴(1982年底贵州独山入伍)
白长富(1983年底重庆酉阳入伍)
刘开庭(1983年底重庆酉阳入伍)
张双富(1983年底陕西太白入伍)
3班:
班长:代文堂(1981年底贵州思南入伍)
副班长:罗维华(1980年底云南会泽入伍)
战士:张胜民(1981年底云南富源入伍)
杨胜国(1981年底贵州印江入伍)
马向荣(1982年底贵州盘县入伍)
袁仲国(1983年底贵州习水入伍)
紫友和(1983年底云南南华入伍)
【全文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