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雄关是什么关(跟着习近平学历史:屹立千年不倒,走进“天下第一雄关”)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跟着习近平学历史:屹立千年不倒,走进“天下第一雄关”

习近平总书记20日上午来到嘉峪关关城,登上城楼察看关城整体面貌,听取河西走廊长城、关隘历史文化情况介绍。

“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曾这样评价长城。今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在谈到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时,列举了数个恢弘建筑,长城就是其中一个。

总书记这次亲临考察的嘉峪关有着怎样的历史?雄峙千年的河西长城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一起来学习。

◎长城越千年

关城六百载,长城越千年。

虽然是因为长城而诞生,但是,明朝以前,嘉峪关是有关无城,而在嘉峪关关城建设之前,河西走廊的长城却已经有了千年历史了,几乎和丝绸之路一样悠久。

中华长城,纵横万里,雄峙千年。长城的修筑持续了两千余年。秦、汉、明是中国古代三个大规模修建长城的时代,三个时期修建的长城长度都超过了万里。

河西走廊作为历代边塞地区,不仅是中西交往必经之门户,更是长城沿线需要重点设防和布局的重要地区之一。历史上,河西走廊的兴衰与河西长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秦长城并未涉及到河西地区,真正延伸到河西地区的只有汉长城和明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都毫不例外地经过了如今的嘉峪关一带。

丝绸之路打通后,为了巩固统治,抵御匈奴,确保西域交通的畅通,西汉政府先后设立了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和玉门、阳关两关,并在四郡北侧修筑了两条长城,东起黄河西岸,横贯河西走廊北境全线。

从此,河西汉长城伫立在大漠、绿洲间,守望着丝绸之路。河西长城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历史作用。此后朝代更迭,天翻地覆,丝绸之路时断时续,而长城拱卫中原王朝边防的作用也日渐式微,一直到了明朝。

明长城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最后一道长城。它西起甘肃嘉峪关,跨越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350公里。

嘉峪关的修建,就始于明朝大将军冯胜平定河西之后。1372年,冯大将军经过多方勘察,选定了嘉峪山和黑山之间最狭窄处修建土城,结束了嘉峪关“宋元以前有关无城”的历史。从此,嘉峪关成为东西交通的门户。

有了明朝万里长城,才有了完整的嘉峪关。

◎天下第一雄关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

嘉峪关从明洪武五年(1372)初建土城到万历元年(1573)修筑嘉峪关北长城为止,才建成了由关城、长城、烽火台等军事设施共同组成的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据说当年建这关时,匠师计算用料特别精确,最后建成时竟只剩下一块砖。这是建筑工程上的绝招。这块砖存放在西瓮城门楼的后楼台上,供人观摩。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嘉峪关长城防线兼具人工墙体、壕堑、天然险三大类于一身,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的“百科全书”,堪称辖域规模巨大、军事设施布局严密的巧夺天工之作。

在嘉峪关构筑西域防线,不是为了书写某一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它是国家定边止殇的一条“秩序线”。有了它,“永不犯边”的口头承诺就会被扎上“双保险”。西长城的修建,有效地抵御了游牧民族的进攻,并保护了嘉峪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明代西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明代,政府军和吐鲁番兵曾数次在嘉峪关作战。荒漠地区是怕缺水,嘉峪关却城中有井,山上有泉,用水不患匮乏。

西去东归,羌笛横吹。在600多年的历史中,嘉峪关虽存在过一段闭关时期,但开放包容始终是主旋律,尤其是在嘉峪关关城修建之后,丝绸之路再度勃兴,贸易再度进入兴盛时期。“远人慕化来,款关无虚夕”。这时的嘉峪关,街市繁荣,盛况空前。

千年之后,狼烟遁去,刀剑入鞘。然而历史并不如烟,它为嘉峪关留下了厚重的文化资源。

◎雄关“蝶变”愈灿烂

“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因和平而废弃的长城防线并未因战争的不再而光泽全无。虽然嘉峪关早已失去了长城防线的军事要塞地位,但是,作为精神气象的民族文化认同价值却与日俱增。

有着“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的嘉峪关,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1961年,嘉峪关被中国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

修缮保护和有效利用,这是包括嘉峪关在内的长城面临的两个共同课题。

因长城裸露在野外,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影响较大。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于1950年、1958年、1973年对嘉峪关关城进行维修保护,80至90年代,还依次对嘉峪关关城墙体及城内古建筑进行保护维修。

嘉峪关是甘肃省最早设立专门的长城保护管理机构的市,1973年成立了文物管理所,对嘉峪关关城及长城进行管理和保护;2002年成立长城保护研究机构——长城保护研究所。

实施抢救性保护长城本体、开启长城“身份证”编码、设置长城保护员,再到如今的日常维护、数据监测预防性保护、长城文化旅游有效结合等举措,嘉峪关历经数载保护修缮。昔日斑驳裂痕、随处可见的城墙“伤口”愈合了,600多年的古老关城雄姿再现,也让嘉峪关成为了吸引海内外游客体验古老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为更好地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甘肃境内丰富的长城资源,2019年5月31日,《甘肃省长城保护条例》颁布实施,自7月1日起施行,通过法治手段推进古长城遗址保护。

让文物“活起来”。甘肃省目前已建成和改造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玉门关陈列中心、山丹明长城陈列馆等长城展示设施,改善了重点长城段落的基础设施,实施原状展示并对公众开放。

2018年,嘉峪关文物景区接待游客16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1.4亿元。2019年5月,嘉峪关关城还推出夜游项目,让海内外游客感受大漠中的别样边关。

如今,关城突兀,长城残垣,丝路古道已经难觅往日的车马嚣喧。但是,嘉峪关,以及以此命名的嘉峪关市,却成了河西走廊的一颗明珠,是甘肃省城镇化率最高的市。

抚今追昔,史上的辉煌,如今的灿烂,嘉峪关,承载着过去,也憧憬着未来。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经济参考报、甘肃日报、嘉峪关新闻网、嘉峪关大景区管理委员会网站等,整理:岳小乔)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周岁是什么意思(人文开化:周岁习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