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简介(五胡十六国概述)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公元317年,晋愍帝被“刘汉”政权的刘聪所杀,宣告了晋朝的灭亡。严格意义上说不是整个晋朝灭亡了,晋朝只是失去了对中国北方疆土的政治、军事统治,中国南方依旧由司马家族的直系皇族后裔司马睿自立为皇帝接续统治着,司马睿续命的晋朝史称为东晋。与此同时,西晋的灭亡使中国北方出现了政治权力真空,因此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混战的历史时期。

五胡是指五个北方少数民族,分别是匈奴、鲜卑、羯、氐、羌。那么“胡”是什么意思呢?“胡”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原来是指动物(兽类)脖子下的垂肉,后来泛指中国古代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具有蔑视的贬义。在春秋以前,对于中国四周的少数民族我们并不是统称为“胡”,而是根据东南西北的地理方位,分别赋予了具有特定指向性的名字,当然这些名字具有歧视的含义。东方的少数民族称之为“夷”,西方的少数民族称之为“戎”,南方的少数民族称之为“蛮”,北方的少数民族称之为“氐”。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其特点就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象征性和表义性。从中国汉字的表义性和象征性来看,“夷戎蛮氐”都是带有具有动物性质的偏旁,因此可以断定我们的老祖宗鉴于当时周边少数民族的文明水平和发展现状还处于野蛮混沌状态,所以并没有把他们当作平等的文明族群来看待。

不同的民族是交流互通的,这种交流互通是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的。一是主动的、平等的、和平文明的交流互通,二是被动的、强迫的、战争侵略的交流互通。根据我们的历史发展轨迹,以上交流互通的方式都出现在了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古代几千年来,周边的少数民族无论是出于自身生存的需要还是出于某个部族领袖为了满足阶级利益和自我野心膨胀的需要,普遍采用战争掠夺的方式和中原王朝进行了客观的交流互通。截至到西晋时期,在西晋王朝内部有很多归附内迁的少数民族,在西晋王朝周边有很多独立但是臣服于西晋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鲜卑、羯、氐、羌。西晋晋惠帝司马衷时期,八王之乱搅的中原大乱,民生凋敝、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西晋王朝的国力急转直下,对内附和臣服的少数民族失去了控制力。尤其是八王之乱后期,东海王司马越为了在八王之乱中取得胜利,与其联盟的王浚将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的骑兵引入中原,西晋的外强中干、政局混乱、国力衰微毫无保留的展现给了这些少数民族,激起了这些少数民族掠夺侵扰、觊觎中原的欲望。尤其是内附200多年的匈奴,更是对西晋的底细了如指掌。于是匈奴的首领刘渊率先于公元304年建国称帝,发起了对西晋王朝的灭国打击。匈奴刘渊的建国称帝犹如在热油锅里加进了一瓢凉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跃马挥刀相继入主中原,中国北方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代。

十六国是一个大分裂、大融合、大动乱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时期。自公元304年,氐族李雄和匈奴刘渊分别建立成汉和汉赵(前赵)时起,在中国的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北魏史学家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把这些国家总结概括为“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为什么凝炼为十六个国家?那是因为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前秦、西秦、后秦等十六个国家给中国历史造成了极其惨烈并且难以抹去和无法忘怀的伤痛。十六国中的后赵(羯族)、前秦(氐族)、前燕(鲜卑族)、后燕(鲜卑族)、后秦(羌族)都曾一度强盛,后赵几乎统一了北方,而苻坚建立的前秦则统一了整个北方,而且还派大将吕光征服了西域,不过这些统一都是昙花一现。十六国乱世直到后来崛起的拓跋鲜卑太武帝拓跋焘奋列祖列宗之余烈,于公元439年真正统一中国北方才宣告终结。

整个五胡十六国加上八王之乱,历时150年。这150年,中原大地狼烟四起、刀光剑影、流血漂橹。匈奴骄子、鲜卑健儿、氐族雄豪、羯族虎贲、羌族鹰扬,他们走马弯弓纷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中国北方大地上演了以铁和血为布景的历史大剧。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厦门小吃有哪些(厦门八市有哪些美食?跟着本地人一路走一路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