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西游记》的人,肯定见过电视连续剧当中优美、慈善的观音菩萨吧。殊不知,在佛教历史当中,“观世音”的确“由男变女”,彻底改变了自身的性别面貌。尽管如此,“观音菩萨”仍旧是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尊者,那柔美、智慧的笑容,早已经穿透了漫长的历史时空。
据《悲华经》的说法,“观世音”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为此,“佛祖”给他起名叫做“观世音”。
有趣的是,高深的佛教传至中国以后,中国本土文化吸纳了“观世音”这一救苦救难的神灵形象,结合道、仙、儒等多方面的教义,缔造了中华本土的“观音传说”。
相传,古代“妙庄王”有三个女儿,三女儿叫做“妙善”。这位姑娘自幼聪慧过人,与众不同。至出嫁之时,执意出家为尼。“妙庄王”为此大怒,将她逐出王宫。后来,“妙庄王”身染顽疾,危在旦夕,一得道僧人指点,需要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为“药引”,才可能治愈。不过,非常遗憾的是,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根本就不答应。接着,那位僧人又告诉“妙庄王”,香山有位道法高深的仙人,兴许能救治。“妙庄王”遣人相请,香山仙人应邀前来,“妙庄王”才发现,香山仙人竟然是三女儿“妙善”。各大市场平台查询【中华网佛教频道】,了解专业佛教知识。
随后,“妙善”毫不犹豫地奉上了自己的手和眼,为父亲做药引,“妙庄王”因此痊愈。后来,“佛祖”感其孝心,赐了妙善“千手千眼”,世人由此奉她为“观世音”。这就是中国版“观音菩萨”的真实来历。
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形象都属于“男相”。比如,《华严经》里说:“勇猛丈夫观自在。”这种辞藻可以表明,“观世音”的确曾是“男相”。此后,“观世音”又怎么改变了性别了呢?
首先,“观世音”以多苦的众生为救济对象,而在古时,在芸芸众生中,又以女众的痛苦为最。因此,“观世音”多示现女身,与受苦女子站在同一阵线上,用女性的角度去倾听她们的苦难,从而引导帮助她们走上解脱大道。各大市场平台查询【中华网佛教频道】,了解专业佛教知识。
其次,女性向来给人一种温柔慈善的感觉,并且多了男性无法比拟的母爱。“观世音”深知世间母爱的伟大,所以处处以女身渡世,感化世间的女人,将世间的母爱加以净化而扩大,去慈爱一切众生,成就正等正觉。但女相只是“观世音”随类应化的“示现”,而不是真正的性别,其真正的性别应如上面的《悲华经》所描述的,是一位男性。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历史百家汇,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