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关于罗马你知道多少?从《古罗马二十四小时》看起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如那句著名的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所陈述的,罗马似乎是一方历史中街衢畅通、灯光璀璨的所在。罗马是现在意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在公元前753年(西周末期)建城,这是一座费里尼、保罗·索伦蒂诺电影中奇妙而破碎的幻境。
我们今天所称的罗马意义更加宽泛,它指的是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古罗马先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三个阶段。其中,建立于公元前27年的罗马帝国于395年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西罗马帝国仍以罗马城为都城,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又称拜占庭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东罗马帝国虽被称为“罗马帝国”,但其实已经和古罗马时期大不相同,因而也被称为“第二罗马”。
当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被蛮族击倒的时候,罗马没有烟消云散,而是羽化登仙,嵌入了西方文明DNA的每一个碱基。学者李筠在其《罗马史纲》中写道:“中世纪的教会仍然执着地把自己叫作罗马大公教会,中世纪的帝国仍然执拗地坚持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拿破仑称帝之后给自己的独子加封罗马王,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建筑群用的都是向罗马致敬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要理解西方,要理解政治,要理解未来,都逃不开罗马。”
因此在1500多年后的今天,罗马一直被写作着,下面的文章中,我们盘点最近推出的以罗马为写作对象的社科类书籍,了解“永恒之城”罗马。
《古罗马二十四小时》:公元137年,跟随24个不同身份的居民游罗马
白天的第一个小时(07:00―08:00)议员拜谒恩主
白天的第二个小时(08:00―09:00)维斯塔贞女取水
白天的第三个小时(09:00―10:00)法学家议案
白天的第四个小时(10:00―11:00)少女绝交男友
白天的第五个小时(11:00―12:00)石匠劳作在帝王陵墓上
白天的第六个小时(12:00―13:00)午餐时分的酒馆老板娘
白天的第七个小时(13:00―14:00)水钟匠启动项目
白天的第八个小时(14:00―15:00)浴场侍者接待顾客
……
欢迎来到公元137年的古罗马,与夜警、面包师、元老院议员、奴隶、女祭司、占星家、维斯塔贞女、学童、香料商、帝国信使、浴场侍者、角斗士等形形色色的罗马人共度一天。
英国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罗马史博士菲利普·马蒂塞克写作的《古罗马二十四小时》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古罗马不同职业、不同阶层居民的生活图景。24小时、24个故事,每个故事有不同的主人公,而这些人物的生活又互有交叉,是一部鲜活的情景剧。
对于历史我们似乎总是少了些实感,我们能如数家珍般说出历史中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哪些不朽的帝王和珍贵的历史瞬间,但总是很难真实重构当时人的生活图景。《古罗马二十四小时》就是关于具体的、细碎的生活化的问题的回答:为了躲过交通堵塞,要选什么时间进入罗马城?洞悉了皇帝秘密的占星家,自己命运将会如何?罗马的面包师怎样制作面包?洗衣妇怎样去除衣服上的污垢?
书中选择的时间点为公元137年9月,彼时的罗马强大无比、令人敬畏且受人尊崇。但是书中读者将邂逅的大多数人对此无动于衷。于他们而言,生活并不在于庆祝帝国荣耀,而在于赚取租金、应对亲属的纠缠,以及家庭和工作的日常挑战。
罗马可能是当时最伟大的城市,但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仍需要走街串巷、与邻居和睦相处、到市场上找到价格公道的优质食物。而他们担心最多的也是生计,面包店近乎24小时连轴转,因为“如今没有人在家里烤面包了,尤其是因为在罗马高度易燃的公寓楼里生火,很可能会被愤怒的邻居以私刑处死。相反,穷人们会把他们的谷物送到像米斯特拉提乌斯这样的面包师那里,花上很少的钱就可以把谷物变成面包。每个家庭每天的粮食配给大约可以转化为两个面包”。
而在当时,烘焙是一门很好的行当。面包师行会(强制性会员资格)不仅在罗马的商人阶层中备受敬重,甚至在元老院中也有面包师自己的候选人代表。这位议员和所有罗马面包师的首要使命是不断向皇帝请愿,要求提高面包价格。但面包是穷人的主食,如果买不起的话,他们就会闹事。因此,当局往往更重视和平安宁,而不是面包商的经济福祉,故而面包价格受到了严格的监管。
《希腊化时代》:浸润着罗马青壮年的希腊化时代
从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前323年),到罗马帝国征服托勒密王国(前30年)为止的一段中近东历史时期,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贯穿的这三百多年中,罗马处于“共和时代”最令人振奋的扩张期和最令人痛惜的衰落期中,罗马的青壮年时期几乎都是在强大的希腊文化的浸润中度过的。
希腊化时代的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环地中海沿岸的各民族通过彼此观念的相互交流,调整与融合成了一种新的文明。有学者认为,希腊化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化”时代。公元前3世纪,你只要掌握一种语言就可以从罗马一直漫游到印度。从西西里到塔吉克斯坦,国王们在努力应对统治多民族国家所带来的挑战,而希腊城邦国家则在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联邦制下走到了一起;托勒密王朝的科学家们在测量地球的周长,而极具开拓性的希腊阿尔戈英雄们则探险到了印度洋和非洲大西洋沿岸。
牛津大学古代史副教授彼得·索恩曼的《希腊化时代》呈现了这三百年的历史图景,书中,作者从索里的克莱尔库斯铭文入手,想象一个名叫克莱尔库斯的小男孩曾做过一场开始于塞浦路斯海岸,结束于巴克特里亚的漫长旅行。在公元前275年前后,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一位著名人物,哲学家索里的克莱尔库斯的确曾从希腊来到今天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城访问,在这座今天唯一一个被发掘出来的两河流域以东的希腊化时代的希腊城市中,他在基里阿斯王陵墓的一根石柱上留下了著名的德尔斐箴言中的一段文字。
阿伊·哈努姆城
在主体叙述中,索恩曼基本上是以重要人物(包括军阀、国王、学者等)为主线,串连勾勒出希腊化时代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复杂多变的王朝发展与政权更替、东西交流中的民族冲突与融合、政治格局的合纵互动与利益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学术成就与科学研究、图书收藏与学派兴衰、文化传播与艺术创作,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等。
佩特拉古城
除书面文献以外,作者也主张利用那些迷人的物质遗存来感受璀璨的希腊化时代——从希腊到阿富汗,大量的希腊化城市、圣殿、要塞已经被挖掘出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是普林恩,在书中的第六章中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位于土耳其西南部的拉特莫斯山下的赫拉克利亚那令人敬畏的遗址,几乎完整地保存了其全部的希腊化时代的城墙环道,以及配套的塔楼、人行道和卫兵室。保存最好的希腊化建筑的范例来自约旦:靠近现代安曼的卡斯尔·伊尔·阿卜德要塞是小型的希腊化宫殿,而纳巴泰王国的首都佩特拉古城,则让我们对希腊化晚期都城巴洛克式的城市景观有了充分的了解。
《拜占庭》:罗马帝国之后
西罗马帝国于5世纪灭亡之后,作为欧洲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强国之一的拜占庭帝国绵延了一千年。拜占庭帝国从哪里来,这个帝国与罗马帝国是什么关系,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国有哪些重要特征,一度强盛的拜占庭帝国后来为什么衰亡了,拜占庭历史与文化的历史定位是什么等问题是《拜占庭》一书关注的重点。
在君士坦丁皇帝及其继任者长达数世纪的统治之下,作为帝国首都的君士坦丁堡逐步发展成为罗马政治文化、希腊智识传统和基督教信仰的独特融合体。战争与军事贯穿了整个帝国的历史,并深刻影响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和城市建筑。
作者彼得·萨里斯重点关注了帝国之间的战争及独特的政治形态对拜占庭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对于绵延千年的拜占庭,历来众说纷纭。爱德华·吉本的史学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称拜占庭历史是“一个乏味、单调的故事,反复诉说着软弱和痛苦”“在王位上,在军营里,在学校中,我们只能徒劳地寻找那些值得名垂青史的人物”,对伏尔泰来说,拜占庭“汇集了毫无价值的演讲和奇迹……是人类思想的耻辱”……正是由于政治的专制和宗教方面的虔诚,拜占庭被上述史学家描绘成一座拘禁智慧和灵魂的监狱。结果就是,拜占庭的思想和科学成就遭到了否定。
如果以宏观的视野看待古罗马帝国以后的欧洲地中海历史,读者就会发现,这个统一了地中海世界的罗马大帝国留给了后世两种政治模式:其一是东地中海世界(包括地中海和黑海)的中央集权制,其二是西地中海和西欧的地方集权制。前者的继承者是统一的拜占庭帝国,而后者的继承者是战乱不休的西欧。在欧亚大陆西端的这个空间狭窄的试验场上,两种“大人群”治理模式经过了中世纪千余年的实践,留给后人一段如上述纷争不断的故事。
作者认为,正因为拜占庭被认为是高度宗教化的社会,启蒙运动的作家和思想家才会对其不屑一顾。“但不管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批评者,还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拥护者,对于拜占庭的认识都不够全面。拜占庭的文化和社会比他们所认为的更为复杂。拜占庭是基督教社会,但正是在这里,僧侣、教士以及教会之外的世俗人士保存了古希腊哲学、文学和思想。拜占庭文化倾向于回避创新,但它融合了不同起源的多个民族,因此它必然会催生多种多样的新的文学、艺术以及建筑风格和样式。拜占庭同时也是个大型经济体,在许多世纪里,保留了古代经济的复杂特质。相比之下,在5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统治的消亡,西欧已经丧失了这种复杂性。总的来说,拜占庭是个非常特殊的文明,没有哪个现代的民族国家或政体可以声称是它的后裔,也没有哪个民族可以声称完全继承了它的遗产。”
而被普遍贬斥的拜占庭帝国中央集权皇帝专制,事实上是从晚期罗马帝国到拜占庭帝国发展史的必然结果。“公元3世纪大危机”将罗马帝国拖入混乱的深渊,皇位持续更迭,235年至284年间,约26个皇帝轮番坐庄。恢复政治秩序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生活是罗马人的普遍愿望,强化帝制的发展趋势由此突显,至少人们对“五贤帝”之安定和“公元3世纪大危机”之混乱的优劣形成了共识和选择的倾向性。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时代的帝国逐渐摆脱战乱,以拜占庭皇帝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有效地中止了晚期罗马帝国军阀割据的政治局面,结束了凭借武力征战夺取最高权力的残暴方式,以一种血亲世袭继承原则取代了军事强人普遍觊觎皇位的习俗。
《罗马史纲》:从“罗马的选择”透视西方政治体制
李筠写作的《罗马史纲》的副标题是“超大规模的共同体的兴衰”,李筠围绕这个概念勾勒罗马历史的发展进程,全书以时间为序分析了罗马的王制时代(公元前753—公元前509)、共和时代(公元前509—27年)和帝国时代(27—476年)。
李筠认为,理解大国的内核是政治学,如果想掌握波澜壮阔的政治兴衰的要领,《罗马史纲》可以作为一个操练政治思维的演武场。
我们试看组成今天的世界中最为重要的概念和制度:公民、人民、共和、帝国、宪制、元首、皇帝、分权、独裁、军团、总督、行省、权利、法律……这些政治学领域“必备词汇”中,或者是古罗马人的发明,或者是在罗马人的手里达到了古代的完满形态。无疑,要理解罗马,这些概念及牵涉出的问题也是最为该要的。
外交学院教授施展称:“罗马史是人类智慧的宝库,横向有伟大的政治智慧,在给定的处境之下,罗马人总能找到恰当的结构关系,安顿极为多元复杂的要素,形成均衡的秩序;纵向有成功的制度演化,在特定的制度走向衰败之后,罗马人想办法为其打补丁,再建均衡。今天的各种制度安排,罗马人全都开发出来了,也都让我们看到了其适用的边界。”李筠旨在以写作罗马史来透视整个西方政治体制和文明的逻辑。
为了更好地认识时代和制度的变革,李筠在第二章建立了一个“制度的冰山模型”:制度的内部结构像一个金字塔。它分成三层:第一层是正式制度,第二层是非正式制度(习俗),第三层是民情(人民的性情)。正式制度是被国家的法律固定下来的规则;非正式制度是大家习以为常但还没有用法律来固定的规则;民情是我们每个人心里自己默认的规则。
如讨论罗马历史中最重要的“共和时代”时,李筠简单从公共性、法律性和德性三个价值层面论述了共和制度相比前朝的优越性。但也克制地提出:“价值必须灌注到制度当中才能实现对人们认识和行为的调控,落实到人的心里和手边的价值才是真正活着的。因此,制度是关键。任何美好的价值必须找到妥当和可行的制度来实现。否则价值就只是纸上谈兵,它或许具有崇高的哲学意义或者审美趣味,但它的政治实践性就会大大减损。”
同时,他也更为理性地以物理学上衡量混乱的“熵增定律”来分析,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孤立系统内部的熵只能增大或不变,不能减少,事情总是会走向混乱乃是自然规律,一切制度也必然通过调整和变迁去让整个系统更为合理,不然必定走向衰败。由此我们可能错怪了许多留下千古骂名的亡国之君,他们或许只是恰好处在一个身不由己的、“熵”增大到无法掌控的乱世。
《罗马史纲》为读者提供了一把理解西方关键问题的钥匙。这把钥匙帮助读者剖析西方文明中的永恒之城的崛起和强盛、衰败和崩溃,揭示西方与政治的大逻辑。
责任编辑:梁佳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