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一直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我小时候便听过。大概内容就是: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她保管。有一天,后羿出门打猎,有个坏人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嫦娥无奈,就把药吞了下去。刚吃下药,她就成仙了,一直飞到月亮上去。
不过,这个神话有太多的疑问,比如:嫦娥是谁?她真的是后羿的妻子吗?她为什么要奔月等。本文旨在为读者讲述嫦娥、后羿的身份演变,以及奔月的真相。
图片来源网络
一、嫦娥是谁?
嫦娥并不是后羿妻子,她和后羿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嫦娥究竟是谁?这就要说到远古时期。
1、月神西母
甲骨文中,记载有许多关于“东母”“西母”的占卜之辞,东母和西母是谁?是日神和月神。《周礼》中就记载有“祭日于东,祭月于西”,是很好的证明。
远古时期,人们认为太阳和月亮能生万物,便产生了崇拜心里;加上那时候人们不懂生殖原因,人又代表了生产力,越能生,越被视为一种奇迹,所以又有了崇拜生殖,而日月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仿佛“死而复生”,故而有了日月崇拜。
日月崇拜由来已久,距今约6000多年的汝州洪山庙的彩陶上,就绘有日月纹图案;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太阳轮”和“太阳纹金箔”,也是证明。商周时期的祭日祭月活动,便是源于远古时期的日月崇拜。而之所以称为“东母”“西母”,则代表了母系氏族的特征。
2、天帝妻子常羲
东母和西母所代表的日月神,到了《山海经》中,地位和身份发生了重大变化。
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
大荒之中,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山海经》
这里说到了帝俊有两个老婆,一个叫羲和,生了十个太阳,负责“浴日”;而另一个老婆常羲,则生了十二个月亮,负责“浴月”。
所谓“浴”,不是说洗澡,而是安排这些太阳月亮正常工作。毕竟太阳有10个,月亮有12个。何时初生,何时落山,今天谁上班,明天谁上班,都要提前安排好。不慌不乱,人人有份,轮流而来,这样才能正常有序的照亮世界。
日神和月神不再高高在上,她们不但做了帝俊的老婆,还“降级”成了中层,负责为帝俊管理日月。羲和和常羲在《楚辞》及《归藏》中也有提及,而《山海经》《楚辞》《归藏》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就说明,到战国时期,月神已经从西母“堕落”为常羲。
常羲生月,还隐约体现着“母”,但已经和母系没有关系了,这与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有关。月神地位的变化,实际上反应的是女权地位的变化。父系氏族时期,男人“打压”母系氏族时期神的地位,彰显男权,以此表明男性的地位。
3、常羲到嫦娥
而常羲,被认为是嫦娥的原型。常羲是怎么变成嫦娥的呢?
原来,古代,“仪”写作“儀”,与羲、娥古音相同,而常与尚通用,所以常羲可以写成常儀(仪)或尚儀(仪)。而仪古音与娥同,故而常儀(仪)又可以写成常娥,所以古籍中便有了常羲、常儀(仪)、尚儀(仪)和嫦娥等。实际上都是一个人,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可以这么说,常娥就是常羲,源于月神。
二、嫦娥和后羿真的是夫妻吗?
实际上,关于嫦娥奔月的记载,从一开始就没提到后羿。西汉时期,刘安在《淮南子》中首先提到了羿,即“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姮娥就是嫦娥)。而到了东汉末年,高诱给《淮南子》作注时,则说“娥,羿妻”。
注意,《淮南子》中没有说明羿和嫦娥的关系,高诱也只是说嫦娥是羿的妻子。这是因为,“羿”和“后羿”不一样。
古代文献中,羿有三个,分别是夏朝时期的羿、《山海经》中的羿和尧时期的羿。
1、夏朝时期的羿
夏朝当时位于河南及周边,东夷族有穷氏在夏朝东北,大概是今天山东德州的位置,羿就是有穷氏部落的首领,他很擅长射箭。
大禹传位于启,启建立夏朝,传位给太康。太康不理国事,喜欢玩乐,结果被羿趁虚而入,夺了夏朝政权,后来,羿自己即位,做了夏朝的后。
“后”是夏商时期君王的尊称,羿因为做了“后”,所以叫“后羿”,“后羿”是历史人物。
2、《山海经》中的羿
后羿所在的年代,是夏朝,属于历史人物,基本没有神话色彩。但羿所在的年代,是五帝时期,属于上古,关于他的记载,更多都是传说,富有神话色彩。
《山海经》中的羿,是一位帮助帝俊开疆拓土的猛将,是有功之臣。
来源网络
比如,《山海经》中说他跟凿齿干架,他射死了凿齿。
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
后来,帝俊赐羿红色弓和白色短箭,让他到人间去帮助人们。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也就是说,帝俊一句“你代表我,去管理凡间百姓吧”,就把羿打发了。说是到人间,其实等于把羿从天上贬下凡间了。
3、尧时期的羿
《淮南子》中记载,尧时期的羿,也是一位神箭手,他还帮助尧射杀了猰貐、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怪兽。
从这一点看,射日的极有可能是尧时期的羿。当然,我们不用推测,因为《淮南子》中直接说到了羿射日这件事。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尧时,天上十个太阳都出来了,草木庄稼都死了,百姓没东西可吃,尧就让羿把十个太阳都射了下来。
图片来源网络
而在《楚辞章句》中也有记载。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算是一种补充说明,羿只射死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
当然,也有学者指出,所谓九日和这些猛兽都是氏族部落的名称。羿射九日和猛兽,是反应当时的兼并战争情况。故而,射日的羿是尧时期的羿,这个羿没有做过“后”,所以说“后羿射日”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应当叫“羿射九日”。
4、嫦娥奔月中提到的羿,到底是哪一个?
综合来看,后羿在夏朝,属于历史人物,形象很负面;帝尧时期的羿,属于传说人物,形象很正面。而《山海经》里的羿,也属于传说人物,只是开始是有功之臣,后来却被贬下凡。
结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个大概的情况:羿帮助帝俊消灭了许多敌人,但可能因为功高震主,所以帝俊找个借口,把他打下凡间。成为凡人,羿就不能再上天庭,更不能长生不老。为了能重返天界,于是羿到西王母那里,求到一粒不死之药,结果被嫦娥偷吃了。
这样看的话,嫦娥奔月中提到的羿,是帝俊的臣子羿。那么,嫦娥为何要吃羿的不死之药?
来源网络
5、羿和嫦娥怎么成为夫妻的呢?
帝俊赐羿红弓短箭,让他到人间去帮助人们,这是人们所熟知的表象。但实际上,帝俊是夺了羿的权,并把他“流放”人间。
老百姓不知道这些,在他们眼中,羿承帝俊之命,是帝俊在人间的形象代言人,羿就是帝俊。而嫦娥又是从常羲演化而来,帝俊和常羲是夫妻,所以羿和嫦娥被撮合成夫妻就很正常了。
三、嫦娥为何奔月?
是啊,为什么成仙就要去月亮上呢?不可以是天宫、太阳或者是其他地方吗?
这个问题,在战国时期的《归藏》中,尚且没有。
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但是到了东汉末,在张衡的《灵宪》中,则说了嫦娥奔向月亮的原因。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
嫦娥偷吃了不死之药,准备奔向月宫。动身之前,她去算了一卦,算出来的结果很吉利。她将一个人向西而去,奔向月亮时,天会失去光芒,这时候不要害怕,子孙后代会繁荣昌盛。于是嫦娥就住在了月宫里,并变成了蟾蜍。
“蟾蠩”就是“蟾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蛤蟆”“癞蛤蟆”。因为嫦娥变成了蟾蜍,月亮中有了蟾蜍,所以也叫蟾宫。
来源网络
1、为什么要奔“月”成仙?
嫦娥奔月成仙,是受到当时人们升仙成道的思想所影响。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便有升仙成神的思想,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都曾派人到蓬莱、方丈和瀛洲去寻找不死之药。嫦娥奔月的故事,就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所产生的。
2、奔月与生殖崇拜
按照《灵宪》来看,嫦娥开始并不知道去哪里,算了一卦之后,才去月亮,因为这样可能让子孙后代繁盛。就是说,如果卦象显示不吉利,嫦娥也许能会到别的地方去。
为了子孙才去月亮,这是生殖崇拜的表现。
早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所以人们靠采集野果、捕鱼、打猎为生。但当时人们还不太会用工具,所以男人渔猎所得很少,而女人采集果子甚多。这样,男人像吃软饭,所以没发言权。加上当时人们对生育不懂,“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崇拜女性,这就是母系氏族时代。
后来,男人对工具越用越熟练,打到的猎物越来越多,从吃软饭到养活全家,男人的地位也逐渐升高。加上人们搞清楚了生育原理,知道生育也要靠男人,“既知其母,也知其父”,所以男人逐渐雄起,并最终取代了女性地位,父系氏族时代来到。
不管母系氏族还是父系氏族,因为生产力实在太低,基本上人就是生产力,所以大家都希望多生孩子,这就出现了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很能生的动物”的崇拜,比如鱼类和蛙类(蛤蟆属于蛙类)。
在原始时期的一些陶器上,经常有各种鱼纹和蛙纹,就是生殖崇拜的表现,因为鱼和蛙都是产子很多的动物。因为渴望得到鱼和蛙一样强大的生殖力,人们甚至造出人头鱼身的形象,并进行蛙祭和鱼祭。
另外,蛙类冬眠之后会醒过来,像是“死而复生”。既有超强的生殖能力,又能死而复生,所以人们很崇拜蛙。嫦娥奔“月”成仙,并变成蛤蟆,正是人们的美好祈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