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个“Hotel”,你得有1个亿!
在正文前,想先致谢国内的旅馆行业。
近一个月的境外归国人员的疑似隔离,
征用了旅馆业的千万间房间。
工作人员们,配合疾控中心和各方力量一起,
严控死守,保我方民众安全。
辛 苦 了。
Hotel
Hotel
(音:后台傲)
这词,在民间太熟了,
旅馆、酒店 的意思。
现在比较流行的,是说 “XX酒店”,
如果说 “XX旅馆”,好像就掉了点价,
跌下了台子的感觉……
不信的话,
可以挑个洋气点的 “XXXX酒店”,
换成 “XXXX旅馆”,念一遍吧。
会立刻觉得订的房间不值那个价了,
有没有?
柯林斯英汉双解字典说:
A hotel is a building where people stay, for example on holiday, paying for their rooms and meals.
一幢房子,
人可以去呆着,
房间和饭,要钱。
这,就是一家合格的酒店/旅馆啦!
Hotel 细分:
Hotel
指开设于城镇,有一定设备,可提供食宿的旅馆。
Motel = Motor Hotel
指美国开设于公路旁,专供驾驶汽车的旅客住宿和有停车场的旅店。
Inn
多指开设于乡间、路边,设备简陋的小旅店。
法国人,先喊的 h?tel
柯林斯词典说:
在美式英语里,
Hotel
抄了法语的h?tel (音:好呆了)
源自古法语的hostel
而在法语里呢,
h?tel是指法国有钱人、或上流人家的大房子 (mansion)
长下图这样的,叫 mansion:
但 hostel,
又是指廉租、短租房,
一般,是地方政府或者慈善组织盖的房。
青年旅舍,也属此类。
英式英语里呢,
就是指招待客人用的商用房,
能临时租借住宿(lodging);
有饭吃;
还带个小酒吧。
第一家Hotel
全球,谁先开了第一家 Hotel ?
这个人是:
康拉德 · 希尔顿(Conrard Hilton)
1907年,他20岁。
那年,他开了个民宿,糊口。
圣诞节时庆生,他说:
“要搞个100万!盖个取我名字的旅馆!”
指着报纸说,
“ 这、这、这、还有这,
一年开一家!”
1928年,他41岁。
这个小目标,
他实现了。
开旅馆的融资、危机,
他都想出办法,
说服了投资人,
解决了。
1907年那年,
美国经济大恐慌,市场崩溃。
那时,美国工人的平均工资是
一年200到400美元。
高端一点的机械工程师,
一年也就赚个5000美元左右。
按照这个对比,粗略估一下,
100万美元 = 现代2000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1亿多。
他那小目标,和王健林的小目标,
竟然是一样的。
除了南极,其它地方都已经有了希尔顿的 hotel。
当之无愧的业界大佬。
创意、胆识和魄力,
他都有。
放到春秋战国时期,
他就是个合纵连横的人才啊!
中国的“宾馆”
中国的《礼记》里,记录了 “宾馆”。
相当于 ——
3000年,我国就有这种招待人的房屋啦。
这段源码,一本正经地写:
诸侯请客吃饭,结束后,
还要把剩饭剩菜打包了,
送到客人宾馆里去。
这才是礼仪……
可是,这种礼仪,
三千年以后,
咋不见了呢?
奇怪……
西汉·戴圣【礼记·杂记下】:
或问于曾子曰:「夫既遣而包其余,犹既食而裹其余与?君子既食,则裹其余乎?」曾子曰:「吾子不见大飨乎?夫大飨,既飨,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父母而宾客之,所以为哀也!子不见大飨乎!」非为人丧,问与赐与?
翻译:
人问曾子说:“遣奠之后又把剩下的供品包裹起来送入墓中,这就好像吃过人家的招待饭以后还要把没吃完的食品兜着走吧?这样做像是君子的作派吗?”曾子答道:“您难道未曾看到过诸侯的大宴宾客吗?诸侯的大宴宾客,宾客们在吃饱喝足之后,主国国君还要把没有吃完的美味佳肴送往宾馆,这是热情待宾的表现。回到正题上说,孝子在父母即将下葬时以宾客之礼对待他们,正是以此种方式表达悲哀。您如果见过诸侯的大宴宾客就不难明白了。”
宾馆以外,
还有客栈。
此外,还有谒舍、候馆、驿传等叫法。
就不赘述了。
古代客栈,
不是国营,条件一般不好。
让我住,肯定是要疯了。
顺便怀个旧:
“来,为这个没名没姓的年头干一杯。”
电影《新龙门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