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中顾委委员又少一人)

中顾委委员又少一人

撰文 | 杨琳 编辑 | 邹春霞

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名誉会长安志文同志,因病于2017年8月14日9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还记得这个名字,201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为30人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安志文是其中之一。

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介绍,安志文同志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先后在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工作;历任国家计委委员、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建委副主任。1979年后,先后在六机部、国家体改委工作;历任六机部第一副部长、党组第一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党组书记等职。曾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曾与习仲勋共事

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的安志文是位老党员。

1919年,安志文出生在陕西省子洲县的一个书香人家,安志文还有一个哥哥,就是曾担任中组部部长的安子文。1937年,安志文加入延安抗日大学学习,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安志文在西北地区从事抗日斗争。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这位曾接受习近平授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老同志,革命期间曾与习仲勋共事。

习仲勋于1943年出任绥德地委书记。2013年,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建校九十周年之际,时任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党委书记撰文提到:由于经过1935年错误肃反的经验教训和绥德地区复杂的政治情况,习仲勋领导的中共绥德地委在整风运动转入审干初期还是十分审慎的。由于正处战争时期,环境较为封闭,面对着大批来自各地的干部、通过统一战线留下来的旧职人员,以及参加到人民政权中的民主人士,审干工作将如何开展?一时成为摆在地委面前的一个难题。习仲勋同志经过反复考虑,决定派地委秘书长安志文同志到延安,向西北局请示汇报整风审干工作。

安志文还曾撰文回忆习仲勋。《深圳特区报》在《习仲勋:陕甘边区走出的“群众领袖”》一文中提到,“时任绥德地委秘书长的安志文回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习仲勋在谈起往事时还说,回顾党的历史,凡出现大的失误,主要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和干扰,这一教训是永远值得记取的。”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即将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筹建中央计划委员会便提上日程。11月1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式成立,直属中央人民政府。习仲勋、安志文都是委员会委员。

一生两件事都与计划经济有关

安志文去世后,他曾担任名誉会长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官网首页发布《安志文: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决策背景》一文。

改革是安志文后半生的关键词。

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几年后,改革由农村进入到城市,这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务院机构来推动实施,这个机构必须是旧体制之外的新机构,拥有很高的地位。在此背景下,1982年5月体改委创立,由国务院总理亲自兼任主任。体改委作为一个综合性专门机构出现,被赋予了四项任务:理论创新、设计总体方案、协调各方利益、组织试点。

创立之初,体改委的五位副主任分别是原国务院副总理、机械工业委员会主任薄一波,国务院秘书长、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杜星垣,原六机部部长安志文,原机械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陈云秘书的周太和,原国家科委副主任童大林。

安志文曾经说过,我一生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老老实实学习计划经济,另一件事老老实实学习改变计划经济。安志文曾经回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他曾经跟着李先念一起出访欧洲,一位捷克经济学家告诉安志文,中国没有真正的企业,中国的企业是政府的附属,中国的经济是命令经济。安志文听后,触动很大。

巴山轮会议是安志文参加过的一次重要会议,此次会议,是为了解决商品经济该怎么搞,如何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几个大问题,会上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科奈尔认为,中国应该走宏观控制下的市场调节模式,市场调节是可以有宏观调控的。科奈尔的意见对中方会议代表安志文等人启发很大,此后改革的目标模式基本是按这个思路进行的。

在国家体改委期间,安志文提携了不少年轻人。他在口述中回忆说,“我记得是1986年春夏之间,赵紫阳要我找一些从国外学习回来的年轻人,让学过西方经济学的人搞一个方案,提一些思路。5月底,我找了宫著铭、楼继伟、郭树清、刘吉瑞等人。”

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郭树清撰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安志文——

安志文同志1987年写道:“在改革的初始,由于缺乏经验,理论准备不足,人们认识的局限性较大,不能不采取‘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的办法。即使如此,我们也并未放弃对改革总体方案的研究设计。”

中顾委委员仅有10人健在

安志文还是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82年至1992年设立的中央顾问委员会,是邓小平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文革”后,邓小平认为领导班子老化,领导职务终身制也应当废除。

在邓小平的推动下,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成立了中央顾问委员会,大会选举出172名中顾委委员,邓小平当选中顾委主任,薄一波任副主任。邓小平指出,中顾委的目的是使中央委员会年轻化,同时让一些老同志退出一线后发挥一定的作用。中顾委要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工作,是中央委员会的助手和参谋。

中顾委运行十年后,1992年,鉴于党的干部离休、退休制度全面建立并执行,新老干部交替工作取得预期进展,中顾委委员普遍年事很高,中央决定此后不再设立中顾委。

从1982年到1992年的十年之间,中顾委共产生了两届委员,分别是172人、200人,当选中顾委委员需要有较高的资格,比如对党有过较大贡献,有较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40年以上的党龄。中顾委委员可以列席中央全会,副主任可以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中央政治局认为必要的时候,中顾委的常委也可以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

2015年7月,最后一位健在的中顾委常委张劲夫去世,至此1982年至1992年间选出的37位中顾委常委全部去世,张劲夫去世时,尚有18名中顾委委员健在。此后,又有多名中顾委委员去世,包括开国中将张震,开国少将汪东兴,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等人。

安志文去世后,目前仅剩下10名中顾委委员健在,包括中组部副部长李锐等人。

其中,1915年出生的原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杰年龄最大,原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年龄最小,为1920年出生。

校对 | 李喆

资料 | [1]张湛彬.中顾委的设置及其历史作用【J】.党的文献,2010第5期

[2]李彦一. 对外搞活怎么搞? 找个城市先试点——安志文回忆重庆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产生背景【J】.红岩春秋,2014年第1期

[3]赵人伟. 1985年“巴山轮会议”的回顾与思考【J】.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

[4]李江宁.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体改委”【J】.党史文苑,2014第12期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英语老师的小兔子好大好软水(英语老师的小兔子又软又好吃app)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