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已九年了,魏德圣用这部电影重新出发
文 | Zazie
大都市的群像爱情故事在我们这个时代总是很吸引人。在人来人往的都市里,「孤独」是人们彼此擦肩而过的注脚,而「偶然」则是一切浪漫发生的机缘。
魏德圣新片《52赫兹,我爱你》就是一部展现多面都市爱情的音乐剧。
赫兹是声音频率的单位,那「52赫兹」是什么呢?它是世界上最寂寞的鲸鱼发出的声音,没有其他同类听得见,在电影里就是指那些城市中孤独的人们。
这部电影被魏德圣称作「城市版的《海角七号》」。
《海角七号》以台湾南部为背景,竟是因为魏德圣当时对台北颇有偏见。而这次,《52赫兹》则讲了几个浪漫的台北爱情故事。他说,这是因为找到了与台北这座城市共处的方法。
《海角七号》(2008)
影片的主人公有的爱而不得,有的在等待另一半的出现,有的相爱却被现实生活击垮,也有同性情侣渴望得到世人的祝福。
因为是音乐剧电影,所以请来的演员基本都是乐团歌手。主演包括台湾宇宙人乐团的小玉、棉花团乐团的小球、小男孩乐团的米非,以及图腾乐团的舒米恩等。
曾在《海角七号》出演的范逸臣也来客串了一把。
多次获得金马提名的张榕容还在影片里饰演一位女同志。
没想到的是,台北市长柯文哲也来了,饰演市长本人,为爱侣证婚。
台湾这些年一直流行一个词,叫做「小确幸」,意为「微小但确切的幸福」。这个词来源于村上春树,诞生于泡沫经济垮掉之后的日本。但它并没有在日本火起来,却在几十年后的台湾火了起来。
那什么是小确幸呢?它的另一个近义词我们可能更熟悉——小清新。做几个面包,听首独立音乐,突然感受到阳光和微风,看到街边走过的恩爱爷爷奶奶,在雨后的窗边翻翻书,给恋人买枝花——这些都是小清新眼中的幸福,持续时间不长,靠一个接一个碎片拼贴的幸福和温暖,一辈子也可以很美很恬淡。
台湾正是不少小清新眼中的天堂,生活舒适,节奏不快,美食丰富,台湾的一切都仿佛笼罩在滤镜当中,这跟台湾近年来的清新电影不无关系。
从《街角的小王子》中的治愈萌宠,到《等一个人咖啡》那饶有趣味的咖啡店等等,都为观众展现出一个充满温情和小小幸福感的台湾。
《等一个人咖啡》(2014)
《52Hz》也是一部典型的展现出台湾当代「小确幸」的电影,不光有暖色滤镜下的台北生活,还有热烈的歌唱和对爱的礼赞,看过之后谁都不免对这座城市心生向往。
比如卖花女和甜点男,还有卖报纸的中年大叔,他们从事的工作都是都市小清新的最爱,被美好花束、甜蜜点心和书香油墨簇拥的生活,谁都难以抗拒。
但如果仔细想想这部影片中的人物,就会发现,在这「小确幸」的背后却时时透露出对「小而不确幸」的恐惧,不免让人想到,隐藏在「小确幸」身后的,或许是这代台湾年轻人不愿面对且难以言说的困境和不安。
典型的例子就是那对经历了十年爱情长跑的情侣。男方是个乐观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音乐理想,而女方则只能独自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欠债不少,整天活在经济崩溃的边缘。
生活让她疲惫不堪,她开始考虑分手的事。而最终影片以非常浪漫的方式处理了他们的生活和情感危机,具体是怎样处理的就不剧透了。这种夸张浪漫化是商业喜剧片常用的方式,矛盾的解决方式越浪漫,就越是从侧面反应出现实社会的症结所在。
实际上,在「小确幸」价值观的背后,是台湾产业升级困难,经济发展遇阻,青年就业率低迷的现实。
当年跟「小确幸」一起流行起来的还有一个词,叫做「22K」,指年轻人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收入,「22K」即两万两千新台币,依照目前汇率,折合人民币不到5000。
台湾当下的经济格局与社会结构堵住了年轻人的上升空间,既然没有更大的未来,那就只求小确幸吧。
也就是说,小确幸是在一个各方面都不确定的年代,人们在挫折和无望中发明出的自卫型精神慰藉,这是在任何一个出现困境的社会都可能出现的精神状态。
现实不如意,电影来治愈。
还有另一件有意思的事,这部电影还宣传了台湾的同性婚姻。
就在不到一个月前,台湾司法院大法官释宪宣布禁止同性结婚是违反宪法,这意味着台湾同性婚姻合法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台湾会是亚洲第一个通过同性婚姻的地区。
台湾社会对同志和少数群体日益包容,这符合世界大的潮流。LGBT权益的保障水平,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杆,这跟小确幸所坚持的「爱」、「幸福」一脉相承。
影片中那对拉拉,在台北市长的祝福下举行了婚礼,她俩也是整部影片中最恩爱登对的一对,跟其他几对相比,她们几乎没有过任何冲突,唯一的难题就是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
这对同志便是整部影片中对「爱」的注解,她们就代表了最完美的「爱情」本身。
把这样完满的情感放在一对不受社会认可的同志身上,相当于是在说,我们的社会还不够认可「爱」,我们要认可它!
总体而言,《52赫兹,我爱你》是一部相当轻松、愉快、温暖的电影。如果说《海角七号》的力量来自于对环境的愤怒和不满,那么经过快十年后,魏德圣变得更加温润和宽容,这同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并且更加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