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道(霹雳道官网门店查询)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齐长城上的风门道关,是莱芜的还是博山的?为何两地都在此立碑

齐长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是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齐长城因为时代更久远,随着历史的尘烟飘散在了绵延的泰沂山脉之巅,但是即使过去了2600多年,它依然还有遗迹尚存,是我国最早的战斗军事堡垒,比秦长城还早400多年,素有“长城之父”的美誉。

齐长城横贯山东半岛东西600多公里,其中在济南境内就有100多公里,而且起点就位于济南长清大峰山。齐长城济南段遗迹中又有为数不少的关隘遗址,其中包括天门关、锦阳关、黄石关、风门道关、青石关等。

说起风门道关,这里曾经是很难到达的地方,它位于济南市莱芜区、章丘区和淄博博山交界处的高山之巅的一个垭口处。垭口东侧博山境内有禹王亭、夹山村,垭口西侧有莱芜区的卧云铺村和禄家岭村

风门道关所在垭口的西北方向称为霹雳尖,东南方向称为双堆山,虽然两山没有明显的分界,实际上都是泰沂山脉群山环伺,虽然一座座山峰兀立,但山体实际上是无法分割开来。

山峰与山峰之间的垭口就成了山这边和那边最近的通道,而风也绕着山从这个罅隙中穿行,于是无论何时,这儿几乎和山下就成了两重天,垭口处山风呼啸,山下可能树木不动不摇。因此当地人称呼此处为风门道,春秋战国时期,风门道也是齐鲁两地的商道,虽然在海拔七百多米处,但却是齐鲁古商道上重要的关隘。

昔日的风门道关地处大山深处,想要去往这里非常困难,无论从博山,还是从济南、莱芜,都需要长距离的山路。如今再去往这里都有了公路,虽然还需要穿隧盘山。

登临风门道关处,有三块碑刻,一个是山东省政府所立的“齐长城遗址风门道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基座上以小字清晰可见为莱芜区属;一通是淄博市所立“齐长城遗址——风门道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刻,还有一通是齐长城遗址的介绍。

那么这个就奇怪了,为何一个风门道关,两地都在此立碑呢?风门道关处到底是属于莱芜还是属于博山呢?

驱车从莱芜方向过来,在距离此地约几十米的路上就看到了博山界的路标,如果这样看此地就是博山界的。但是山的西侧几百米的地方就是莱芜逯家岭村,山脚下为卧云铺村,一般意义上,两地的分界线都是以山脊为界,风门道关处应该是分界线才对,难道说此地有两地共同管辖?

经常户外的驴友还知道,从风门道关沿着山脊向西北方向,约2公里不到的距离,就是章丘区、莱芜区和博山的分界处霹雳尖三界碑所在,所谓分界也是以霹雳尖为界山的西北是章丘、东南为博山、西南为莱芜,从这儿沿着山脊到了风门道关,自然而然也应是两地分界处的。

所以对于为何两地都在此立碑,还真是有点耐人琢磨,或许是为了抢占古代遗存的文化旅游资源?算了咱们不追查这样的难题了,还是看看风门道关2600年前的遗风吧。

2600多年的风雨,齐长城保存完整无损的好像已经不存在了,但如果说遗迹犹存,痕迹明显的地段还是不在少数,这其中风门道关处可以说说最完好的一段之一。虽然关已不存,但城墙依山而筑,悬崖峭壁之上,面朝鲁国的方向,就地取材石头砌垒的残垣,古迹犹然。

向西北方向一直到霹雳尖,断断续续的城墙苍茫而蜿蜒,古朴的石墙齐国一侧,是从2600年前开始,古人和现代驴友共同留下的步道,越过历史的长河,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在此驻足。

向东南方向,城墙的痕迹更加明显,高度也高了一些,不过在博山一侧,多了植被,松树和槐树不少,郁郁葱葱。再向前好像没有城墙,唯有大山的悬崖成了天然的城墙,直达禹王亭。

距离风门道关最近的村落就是莱芜一侧的逯家岭村,也是被央视报道过的悬崖上的村庄,村民们扣扣流传有“冲了泰山顶,冲不了逯家岭”之说。

村民朴实无华,因为长城是古代用以阻拦来往车辆和马匹通关的,所以他们称呼齐长城为拦马墙。

风门道关博山一侧的夹山村和龙堂村更是大有来头。龙堂村脚下有一条峡谷,谷中有夹谷台。传说公元前500年,鲁定公会齐侯于此山夹谷地,孔夫子作为鲁国大司寇行相事也参与其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夹谷会盟。

2000年后,清康熙二十二年蒲松龄曾来此凭吊怀古,写出了著名的《夹谷行》诗作。

寻访先贤险峰行,

登山劈路峻山岭。

齐鲁会盟夹谷情,

山谷回声万骑鸣。

再400余年后,我们行走在齐长城风门道关,看苍茫群山,金戈铁马还犹在否?

小贴士:

风门道关寻齐长城游玩攻略,济南出发导航卧云铺村,可以畅游古村,然后在盘山而上到风门道关,赏长城遗迹,最后到逯家岭村,看悬崖上的古村落绝美风光。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sw鞋(sw鞋底有几种)(sw的鞋底是皮的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