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冯梦龙——《警世通言》)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冯梦龙——《警世通言》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一1646),明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耳犹,别号龙子犹、顾曲散人、茂苑野史、无碍居士、墨憨斋主人等。长洲(今苏州)人,少为诸生,晚年以贡生历官丹徒县训导、寿宁知县。倡导言情文学,抨击伪道学。

冯梦龙虽工诗文,但主要致力小说、戏曲及其他通俗文学的研究、整理与创作。小说方面,除编撰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外,还增补罗贯中的《平妖传》《新平妖传》,改写余劭鱼《列国志传》为《新列国志》

戏曲方面有《墨憨斋定本传奇》,其中自撰《双雄记》《万事足》二种,改订汤显祖、李玉、袁于令诸人之作十余种,另编有时调集《挂枝儿》《山歌》,散曲选集《太霞新奏》,笔记小品《智囊》《智囊补》《笑府》《古今谈概》、《情史类略》等。

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完成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民间宗教宝卷和小说。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

《警世通言》与作者稍前完成的《喻世明言》、以及稍后完成的《醒世恒言》一起,合称“三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之一。通常亦与凌濛初的“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称为“三言二拍”。

内容梗概

《警世通言》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完成于天启四年(1624),收录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40篇。一般认为,这些作品都经过编撰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整理,题材或来自现实生活,或取自前人笔记小说

《警世通言》内容丰富,有反映市民生活的《崔待诏生死冤家》,反映妇女生活的《小夫人金钱赠年少》《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及反映爱情生活的《乐小舍生觅偶》等作品。

总体而言,《警世通言》的题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其三,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从各个角度呈现了当时生活中的社会百态。

《警世通言》目录

第一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第二卷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第三卷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第四卷 拗相公饮恨半山堂;第五卷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第六卷 俞仲举题诗遇上皇;第七卷 陈可常端阳仙化;第八卷 崔待诏生死冤家;第九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第十卷 钱舍人题诗燕子楼;第十一卷 苏知县罗衫再合;第十二卷 范鳅儿双镜重圆;第十三卷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第十四卷 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五卷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第十六卷 小夫人金钱赠年少;第十七卷 钝秀才一朝交泰;第十八卷 老门生三世报恩;第十九卷 崔衙内白鹞招妖;第二十卷 计押番金鳗产祸;第二十一卷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第二十二卷 宋小官团圆破毡笠;第二十三卷 乐小舍拚生觅偶;第二十四卷 玉堂春落难逢夫;第二十五卷 桂员外途穷忏悔;第二十六卷 唐解元一笑姻缘。

第二十七卷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第二十八卷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第二十九卷 宿香亭张浩遇莺莺;第三十卷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第三十一卷 赵春儿重旺曹家庄;第三十二卷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第三十三卷 乔彦杰一妾破家;第三十四卷 王娇鸾百年长恨;第三十五卷 况太守断死孩儿;第三十六卷 皂角林大王假形;第三十七卷 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八卷 蒋淑真刎颈鸳鸯会;第三十九卷 福禄寿三星度世;第四十卷 旌阳宫铁树镇妖。

创作背景

《警世通言》的内容里,宋元旧作占了将近一半,如《陈可常端阳仙化》《崔待诏生死冤家》等,但它们都或多或少地经过冯梦龙的整理、加工。

《警世通言·绪言》中,冯梦龙自言将前代、今世的传说、野史,搜集整理。他表示,收集的多是野史之类,至于是事实还是虚构,都无需要去深究,也没必要“去赝存真”,因此书中人物、内容等是实事存在还是故事传说,其实无须理会,“其真者”可以作为经典、正史、经书等的补充,“赝者”,则是取它的“激扬劝诱、悲歌感慨”的意义。无论是事实、还是虚构,只要道理不悖,即“事赝而理亦真”;只要“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便是善的,真的。这也是冯梦龙纂辑此书的目的。

至于书名定为《警世通言》,在《警世通言·绪言》中,冯梦龙称:“大抵如僧家因果说法度世之语,譬如村醪市脯,所济者众。”所以“遂名之曰《警世通言》”。

作品鉴赏

《警世通言》中的优秀作品,描写了市民生活,表现了他们在封建黑暗势力统治下所遭受的迫害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爱情描写在《警世通言》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都能反映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妇女的不幸遭遇。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

《警世通言》还有一些宣扬义气的作品,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强调临财不苟得《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突出无私助他人。另如《桂员外途穷忏悔》,从反面批判了忘恩负义的行为,都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但《警世通言》中有不少作品如《老门生三世报恩》《陈可常端阳坐化》等,是鼓吹封建道德和宣扬宗教迷信的。这表明,即使是一些优秀作品之中,也往往夹杂某些落后的思想成份,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

整体来说,《警世通言》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高峰之一,《警世通言》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是在“说话”、“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加工、提高而来的。“说话人”的故事底本称为“话本”,现代学者称“三言”“二拍”为“拟话本”。与早期的“话本”相比较,《警世通言》在语言、文体和结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语言,改变了过去书面语与口头语分离的状况,完全采用通俗、晓畅的白话,力避文白间杂,风格趋于统一。

总之,“三言”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两拍”并称明代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开创中国小说的新领域。并且通过他自己的三篇序言以及他编撰的这些小说本身阐明了他自身对白话小说的社会意义、思想价值的深刻认识。经由冯梦龙加工编辑的创造性劳动,使这小说集中不少篇章成为脍炙人口的优秀之作

流传版本

《警世通言》版本流传清晰,其始刻印于天启四年(1624)。此本不著撰人,仅题“可一主人评,无碍居士较(校)”。据凌濛初《拍案惊奇.序》,得知编纂者为冯梦龙《警世通言》的最初版本是1624年(明代天启甲子)金陵兼善堂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另有三桂堂王振华覆明刊本,藏北京图书馆。

《警世通言》三种传世本为:其一,金陵兼善堂本,40卷,现藏日本,国内有根据传抄排印的《世界文库》本。其二,三桂堂王振华本,36卷本。其三,大连图书馆藏抄衍庆堂本,二刻增补本。对比三个版本,衍庆堂本署《二刻增补警世通言》,书已不全,缺两篇,抄补8篇,又掺入《古今小说》4篇。三桂堂本只存36篇,卷二十四《卓文君慧眼识相如》,兼善堂本卷二十四原为《玉堂春落难逢夫》。衍庆堂本与三桂堂本在篇目、标题、次序上与原刻不同,当系书商所窜易。195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校注本,依据《世界文库》本,曾有删节。

今有:《警世通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校注本,1981年再版;为通行本。另有,作家出版社1957年校注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中国哪个省最富(中国哪些省市最有钱?中国最富十大省市排行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