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江郎才尽”,谁是江郎,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吗?
江郎才尽,就是指一个人的文采枯竭了,历史上确有江郎其人,指南朝梁人江淹,字文通。
你看别人这个字:文通,就可见其父母对他的期望,而江淹同学也没有辜负父母,相传江淹从小聪颖好学,年纪轻轻文名就传播于天下,作《恨赋》、《别赋》二篇,受到极高的赞誉和推崇,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
但这样一个天才神童,到了晚年却写不出好文章了,人们感到惋惜,就创造了“江郎才尽”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故事。
可为什么一个下笔成文的人会突然才思枯竭呢,这里面颇有神话味道。
五色笔
跟江郎同时代的文学批评家钟嵘著《诗品》,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大意就是说,江淹的所有文才,都来自于郭璞赠予他的那支五色笔中,有此笔,江淹文思如尿崩,下笔如有神,后来郭璞在梦中收回五色笔,江淹就再也写不出文章了,不复成语。
《南史·江淹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五色笔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我们无从得知,但是这位郭璞非常了不起,他是一个方士、风水学家,同时也是文学家,作《游仙诗》冠绝一时,开辟了“游仙诗”一派,其诗赋被称为“中兴之冠”。
由于他精通各种方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最后得道成仙,飘然而去,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晋代衣冠成古丘”一句,就是指的这位同志。
郭璞既然成仙,本身又有文才,那他的五彩笔具有神秘力量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他为什么要在梦中收回已经赠出的五彩笔,谁知道呢。
所以这个记载只能是一个传说,没有办法实锤。
索锦
这个故事也颇有神话色彩,同样记载于《南史》中,故事的主人公是张协和江淹。张协就是大名鼎鼎的张景阳,一家三兄弟,兄载、弟亢,都是西晋著名文学家,称“三张”。
说有一次,江淹在禅灵寺河边休息,做了个梦:张景阳飘飘而来,说江郎啊,快把你怀中的锦缎还给我吧。江淹就乖乖地把锦缎拿出了,给了张景阳。
谁曾知道,那些锦缎就是江淹创作才华的来源,张景阳要走了锦缎,也关上了江淹创作的大门。
江郎真的才尽了吗??
你看上面两个故事,其实基本上是雷同的,一点新意也没有,也没有跌宕起伏催人尿下的情节,就如同晚年江郎的文章一样,平淡无味。
那么,晚年的江淹,是真的写不出文章了吗?
实际上,江淹除了是文学家以外,他还是个不错的政治家,南朝宋、齐、梁的官场,都留下过他的身影,曾经他对自己的弟子说:
“吾本素官,不求富贵,今之忝窃遂至于此,平生言止足之事,亦以备矣。”
就是说,我这一辈子想要的都得到了,再没有什么追求了。
在官场,他不想再向上爬,于文章,他也不想继续创作,毕竟奋斗了一辈子,到晚年就停下来,享享清福有什么不好呢?因此,江淹就没有再写过好文章。
是他不愿意写,不是写不出,至少此时,江郎还未才尽。
但是,文笔这种事儿,是需要笔耕不辍,日积月累的,你天天写不一定能称为文学家,但你不写肯定会才华流失,慢慢就真不知道提起笔该写什么了。
也许大文豪江郎晚年就真正没有才思,写不出好文章了,谁知道呢。
作文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