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功臣(二十四功臣图第一位)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唐初最神奇的官职,5人成为宰相,1人成托孤重臣,1人登上凌烟阁

唐朝延续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也创造出不少新官职,比如同平章事、参知政事、太子宾客等等;在唐朝的官僚体系中,尤其是初唐时期,有一个岗位比较神奇,从这个岗位先后走出5位宰相,有人登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人成为李世民的托孤重臣,这个官职便是谏议大夫。

1

谏议大夫

顾名思义,所谓谏议大夫,也就是专掌议论的官职。简单来说便是向皇帝谏言,议论朝政得失的官员。如果熟悉明史的话,基本上干的就是明朝“言官”的工作。

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秦代,此后历朝历代沿用下来,期间也有废弃;隋朝初期隶属于门下省,是从四品官职,不过隋炀帝时期废除;唐朝建立后重新设立,但官职品级定为正五品上;此后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拆分为左、右两种,分别设置四人担任,并将它提升为正四品下,隶属于门下省和中书省。

唐朝宰相,最常见的三省最高长官,尚书仆射为从二品,中书令和侍中也才正三品,对比下来的话,谏议大夫的官职不算低了,毕竟很多时候四品官加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成为了宰相集团的一份子;外加谏议大夫经常向皇帝谏言,如果说得对的话,是很容易在皇帝心中留下好印象的,这也十分有利于身处谏议大夫岗位的大臣,更容易被皇帝提拔。尤其是在唐初这个时期,李世民本身就是非常善于纳谏之人,自然就会让谏议大夫更容易获得升迁的机会,事实上在李世民统治时期,官员尚书进谏的官员往往提拔得比较快,这里面比较占优势的便是谏官了,而谏议大夫便是其中之一。


2

谏官位列宰辅

在初唐时期,尤其是李世民时期,有五个谏议大夫最终走上了宰相的高位,其中四人被人们熟悉,他们为唐朝“贞观之治”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一位便是大名鼎鼎的魏徵。历史上关于他进谏的事情有很多记载,甚至很多时候让李世民难堪,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当然也有点影响,比如死后怒砸墓碑)。魏徵起初属于李密的瓦岗阵营,后面跟随李密投降李唐,期间曾经前往山东招降李勣,但运气不好,被窦建德抓了俘虏;后面因为李世民击败了窦建德,才让魏徵再一次回归李唐的怀抱。

作为降将,这种经历其实不太好。但李建成看重了魏徵的才能,将他引入太子府,成为了太子冼马(从五品上),成为李建成的心腹之一,曾帮助李建成平定刘黑闼之乱;随着玄武门之变的爆发,魏徵人生迎来又一次转折点。不管李世民处于何种考虑,反正魏徵受到了重用,担任谏议大夫之职,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魏徵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犯颜直谏的记载。此后魏徵迎来升职快车道,先是担任尚书左丞(正四品上),仅过一年便以尚书右丞(正四品下)守秘书监,同时参与朝政,正式成为宰相;此后更是担任门下省最高长官侍中(正三品),最终进入死后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成为古代著名的宰相。

第二位便是王珪。他也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因为杨文干事件受到牵连,李渊认为他没能劝导太子,导致太子与秦王兄弟不和(李渊确实能够甩锅),所以将他流放到四川去了;玄武门之变后被李世民任命为谏议大夫(正五品上),因为多次进谏,深得李世民信任,因此被提拔为黄门侍郎(正四品上),兼太子右庶子,不久后便代理侍中,两年后正式成为门下省最高长官侍中(正三品),成为唐朝的宰相;不过因为泄露禁中密语,被李世民贬黜,再次回朝担任礼部尚书(正三品),病逝于长安。

马周

第三位是马周。这是一个传奇人物,早年是一个放荡不羁之人,喜好饮酒,不好好教学,受到批评,直接开启游荡之旅,因为受到侮辱,进入长安闯荡,并因此成为常何的门客,因为帮助常何上疏,被李世民赏识,先后四次催他前往门下省当差;最开始担任监察御史(正八品上),因为多次上疏谏言被李世民采纳,被授予侍御史(从六品下)和朝散大夫(从五品下),此后陆续担任给事中、中书舍人(正五品上),治书侍御史兼谏议大夫(正五品上)。

李治成为太子后,担任中书侍郎(正四品上)兼太子右庶子;此后升任中书令,仍兼任太子右庶子,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辅佐皇太子李治在定州监军;后来马周患病,李世民亲自探望并且派人送药,还让皇太子李治亲自前去探望。可见马周深得李世民信任,而且他也是李世民专门为李治培养的人才,可惜早逝(48岁),否则他的历史地位还会更高。

第四位是褚遂良。他是李世民选定的辅政大臣,另外一人便是长孙无忌,可见深受李世民的信任。起初褚遂良担任起居郎(从六品上),专门记录皇帝的言行;曾经劝李世民暂停泰山封禅,被提升为谏议大夫(正五品上);李治成为太子的坚定支持者,后以黄门侍郎(正四品上)身份参豫朝政,成为宰相;贞观22年晋升为中书令(正三品),李世民临终前,他与长孙无忌成为辅政大臣,因为反对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赶出朝堂,后被污蔑谋反再次被贬,死前上表陈情书,依旧未能打动李治的恻隐之心,最终病逝于爱州(今越南境内)。

第五位是戴胄。此人名气没有上面四位大,但他却是李世民早期倚重的宰相之一,后世以朱元璋对他的评价最高。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后,戴胄成为俘虏,得到李世民赏识,担任秦王府士曹参军,玄武门之变后担任兵部郎中,不久后便出任大理少卿,又改任尚书左丞(正四品上),代理尚书省事务,是唐初最称职的尚书左丞;又与魏征一起担任谏议大夫(正五品上),贞观三年成为民部尚书(正三品,后改为户部);杜如晦病逝前,推荐戴胄掌管吏部,李世民让他代理吏部尚书,仍担任民部尚书、太子左庶子和谏议大夫;后以民部尚书参豫朝政,成为宰相。

3

结语

可见,谏议大夫这个官职,上书谈论朝政得失,外加李世民善于纳谏的态度,自然特别容易获得升迁机会。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善于纳谏之人,基本上都会得到重用的,除了上面这五位,其他诸如虞世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大亮(唐朝名将,十六卫大将军)、岑文本(中书令、宰相)、刘洎(侍中、宰相)、杜正伦(中书令、宰相)、高季辅(中书令、侍中)也都得到重用,可见在李世民麾下,敢于谏言之人能够获得更多晋升机会。

而谏议大夫这个官职专门负责评论朝政,自然会被李世民更加重视,也会经常提拔一些能人担任此职,所以才会在唐初,先后有五位宰相从谏议大夫之职走向人生巅峰;魏征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王珪也被誉为唐初四大贤相,褚遂良成为辅政大臣,戴胄和马周也得到后世称赞,不得不说这个岗位在唐初十分神奇。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凌烟阁24功臣(凌烟阁24功臣为啥没有程咬金)
下一篇: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