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结果很完美,过程确是如此心酸,深深佩服作者的坚毅,完成从最底层的蜕变,化茧为蝶,收货绚丽多彩的人生。马云经典名言“梦想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看着励志的故事总会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人心,可身处其中的当事人,那会是哪种体验呢。
本书更像是女作家赵美萍35岁前的自传,更可以说是她的奋斗史。出生于1970的大年初一,按农村的习俗这天出生的孩子据说是个“娘娘命”,将来非富即贵,父母就等着享福吧。接生婆说对了前半段,却猜错了后半句。父亲老来得女,很是疼爱,但是70年代的江苏省如皋县十分贫困,当中的永福村更是贫困之乡,生活的困顿可想而知,一顿韭菜鸡蛋面条,那就相当于过节了。父亲玉树临风,颇有文采,受人尊重。母亲不识字,但娴熟温柔,通情达理。他们贫穷,然而恩爱,家庭和睦。6岁那年,灾难不期而至,父亲得了麻风病,家里的主心骨失去了,快乐也随着失去了。世态炎凉,因为父亲的麻风病,她们被敌对的孤立了。3岁的妹妹也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为了保护她自己的蚕豆,前胸和右腿被大面积的烧伤了,让本来灰暗的世界更黑暗了。
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文字陪伴了处在黑夜中的幼年赵美萍,可能继承了父亲的聪明好学,小学时候的赵美萍成绩突出、名列前茅,作文尤其优秀。漫漫长夜,木箱上的煤油灯微弱的火光,照耀的埋首苦读的赵美萍,哪些课本也成了孤寂的寒夜中唯一让她感到温暖和不再害怕的精神抚慰。苦苦支撑着家的母亲身体也每况愈下,精神与经济的双重压力,让本来就瘦弱的母亲病魔缠身。7岁的赵美萍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做饭洗衣、割羊草煮猪草,帮妹妹梳头扎小辫,甚至缝补衣裳。虽然日子难捱,但有盼头的日子总会充满期望,经过3年医治的父亲可以回家的了,那是小小赵美萍朝思暮想的生活。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起医疗事故要了父亲的生命,也要走了小赵美萍所有的希望,悲惨的命运由此开始了。
9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遭受打击,身体每况愈下。家里又遭歹人迫害,母亲被迫改嫁歹人,令生活更雪上加霜。为了摆脱歹人,娘三决定逃亡。为了生存,母亲改嫁安徽,但是没法带走赵美萍,只能与他人达成童养媳的交易,以为后谋。12岁的小孩从此懂得了什么叫生离死别,什么叫寄人篱下。又是书本安慰了孤独的心,能在养父家继续读书成了艰辛生活的调味剂。歹人落网后,赵美萍终于能很母亲团聚了。然而,继父家也是风雨飘摇,但总算不用漂泊了。
十三岁被迫辍学,向生活低下了头,随继父上山砸石,补贴家用,给母亲看病,供妹妹上学。瘦小的身躯,加上营养不良,压根拿不动敲石头的锤子。付出十倍与人的辛苦,逐渐成为石头场的好劳力。超重体力的劳动、家庭的苦难困顿,让十三的赵美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坚忍!真是这种坚忍磨炼了她的心态,在以后的年月里,因坚忍而避开了许多矛盾与锋芒,获得了心灵的超脱与豁达。
打击再次降临,赵美萍出车祸了,为了能趁早把石头运出去,抢夺运石车的时候压到了腿。本来收入能顶半个家,现在收入没有了,为了看腿还背负了一屁股的债。母亲也还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没了性命,破败的家境更债台高筑了。家里实在待不下去了,刚巧村上有个在上海打工的大川哥,在他的帮助下来到了上海闯荡。大川对她很照顾,千方百计给她找工作。穷家富路,没有学历没有人脉的赵美萍找工作哪里有那么容易,好不容易找了个餐馆杂工的工作,老板以加奖金的由头想侵犯她。逃离了餐馆后,日子艰难,幸好经过大川的努力,在一家服装厂当了缝纫工。缝纫工是一种心灵手巧的工作,赵美萍心灵手不巧,长期的敲石头工作,使她的手粗糙无比,做起缝纫工来不能得心应手,为此遭到了组长的无情谩骂。赵美萍好胜的性格很不服气,擦干泪水,倔强的她付出其他人双倍的努力,不到一年升到了小组长。工作格外认真的她,受到了厂长和日籍专家的认可。在工厂一个中秋节的晚会里,赵美萍把自己写的,有关外地人在上海努力拼搏而对待不公平事情写出来,做为诗歌朗诵,那一夜晚轰动了全厂外来妹!她的文釆和勇气是很多外来妹值得学习的,引起共鸣的。厚积薄发,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的文字沉淀,通过文学创作表现出来,这次的诗歌朗诵为她打开了文学创作的大门。工作也上升了一个台阶,得到老板和日籍专家石川先生的赏识,成为厂里的技术员。同时,坚持不懈的写作,也让她名声日隆,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随着文章的发表,获得了文坛的认可,更增加了她的自信心,坚定地去追逐自己的文学梦。赵美萍通过写作认识的一些人脉关系,她帮别人卖电话卡,她写了一个小广告文案电话卡卖得非常好。在蒸蒸日上的商业事业中,赵美萍感到了迷茫,她觉得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离开工作8年的服装厂后,又毅然决然的辞去了销售电话卡这份好工作,她应聘至武汉的知名杂志《知音》的编辑。面对各路人才的竞争,赵美萍几乎无任何胜算。面对主考官,她坦诚相见,娓娓道出她到来武汉前的苦难人生,在文学道路上的坚韧追求,这苦难的财富,就是她文学的精神。主考官被感动到了,秉承“不拘一格降人才”,赵美萍成功应聘到了《知音》杂志的编辑。面对全新的挑战,赵美萍从零开始。只有小学毕业的她,要获得别人的认可,难度可想而知。凭借顽强的毅力,付出百倍与人的努力,面对世间的人情冷暖,她坚持下来了。编辑做了几年后,又应聘了记着的工作,为了实地采访,差点搭上性命。正是这样舍生忘死的精神,拿到了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动人心魄的纪实采访,成功的完成了任务。
冬去春来,所有的付出终将值得。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苦尽甘来的赵美萍迎来了美好的生活,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像作家赵美萍这样经历的人不多,但绝不是没有,为什么她成了一个超级励志的故事呢?借用唐代黄檗禅师的诗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伟大是“熬”出来的。苦难将一位本该柔弱的乡间姑娘造就成了一位风霜傲骨的女中豪杰。看完整本书,被作者的苦难生活震撼到,黄莲苦,人生更苦;春冰薄,人情更薄。父亲离世之后,一家人就没有过过好日子,犹如赵美萍名字含有的“萍”字,像浮萍一样,风雨漂泊。生活短吃少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曙光,所有的希望都被苦难扼杀了,有多少人因此放弃抵抗,得过且过。人之所以伟大,就是有对梦想的追求,历经千辛万苦,创造奇迹。
星光不负赶路人,赵美萍以小学的文化水平,成为了一个知名作家,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可想而知。美国硬汉作家海明威曾说:“作家成长的条件是不幸的童年”, 赵美萍感恩于苦难,将苦难喻为是财富、是金矿、是人生的大学。出生低微的人,更能体察人间的疾苦,下层的奋斗,更能体会人间的冷暖,赵美萍的文章无不流露出她对生活的深切感受,真情的流露,才更能打动读者,更能引起共鸣。
书开篇的献词中就有一句话‘生命中的痛苦是盐,缺少了它,生命就变的苍白无味!’,以此句来作为结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