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清朝的皇太后,大家或许会想到昭圣皇太后(孝庄文皇后)、崇庆皇太后(乾隆生母),以及清朝后期著名的慈禧太后。而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太后,她不及前几位出名,却是清朝历史上不能忽略的人物,她就是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就是光绪的原配孝定景皇后,她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太后,亲手结束了清王朝两百多年的统治。在很多人心中,她不及慈禧有名,也不及慈禧有手段,甚至是一个只能被迫同意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盖章的人。
但实际上,隆裕太后在清朝即将灭亡的那段日子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她在“和平退位”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被多人誉为“女中尧舜”的隆裕太后,有着怎样的一生。
隆裕太后,也就是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静芬,父亲是一等承恩公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桂祥是慈禧太后的亲弟弟,所以静芬是慈禧的侄女,按辈分是光绪的表姐。
光绪十四年,慈安太后早已去世,独自掌权的慈禧为光绪钦点皇后,为了很好地监视光绪帝,她便选择了自己信得过的侄女静芬。在光绪与静芬大婚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插曲。
就在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太和门突起大火被烧。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按照规矩,皇帝大婚之日,皇后要从大清门入,途径太和门。而光绪与静芬的大婚就定在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时间不多了。
没办法,慈禧就下令在太和门原处搭了一个彩棚,勉强应付过去了。不过太和门突然失火,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或许也就预示了,光绪与静芬之间必定不会有好结果。
当年康熙的原配孝诚仁皇后,就是其祖母孝庄挑选的,康熙和孝诚仁皇后的感情就很好,二人所生的嫡子胤礽,更是早早就被册立为皇太子。那么静芬这位皇后虽然是慈禧太后所选,那么光绪会不会也有可能喜欢上她呢?
其实这与当年的情况完全不同,一来康熙与孝庄关系多深厚不用说,可光绪与慈禧关系如何,相信也不用笔者多说。二来之所以选择孝诚仁皇后,就是看中她为索尼孙女的身份,大家的政治立场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制衡鳌拜。但是静芬就不同了,她是慈禧派来监视光绪的,因此后者不可能喜欢她。
据史料记载,传教士赫德兰曾描述过静芬的相貌,他这样说:“隆裕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稍微有点驼背,瘦骨嶙峋。脸很长,肤色灰黄,牙齿大多是蛀牙。”
也就是说,静芬凭借与慈禧的关系,加上外貌也不讨喜,还有珍妃的存在,一系列因素加起来,导致光绪根本不喜欢她,甚至厌恶她。而因为不受宠爱,她也无法做到监视光绪,如此一来,就连慈禧太后也不太满意她。久而久之,静芬这个皇后在宫中一点威信都没有。
就像《老太监的回忆》中描述的那样:“(皇后)在宫廷里名有六宫之权,其实受制于太后和皇帝,下不能管制二妃,尤不敢多言,就是对太监也不敢骄傲自尊,每日必至两宫,早晚请安,请安完毕,只有闭宫自守,心中惴惴,惟忧郁而已。”
清朝大多数皇帝的原配都是不幸的,静芬也不例外。她虽然成为大清皇后,却上有慈禧太后压着,不受丈夫待见,对下没有任何威望,可想平日生活里有多难熬。
一直被丈夫漠视的静芬,在光绪三十四年,迎来了丧夫的经历。在光绪驾崩的第二天,慈禧太后也去世,临终之前遗命让溥仪继承皇位,即宣统帝。由于溥仪还小,慈禧太后又去世了,所以静芬被尊为隆裕皇太后,开始效仿她的姑姑兼婆婆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这个原本在宫中根本说不上话的皇后,摇身一变成为拥有决定权的皇太后,面临这个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足见她的压力有多大,但她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可是到了这时候,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又能改变什么呢?
宣统三年,全国各地要求清帝退位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局面,隆裕太后并没有乱,而是天天召见宗室王公重臣一同商议。这些宗室王公自恃高高在上,自然生怕清帝退位,失去所谓尊贵的身份,所以大多建议抗争到底。
但隆裕继续与袁世凯等人商议,后者都劝说她同意退位,隆裕尽管万分不舍,却也只能接受这个建议,她哭着表示:“只要天下平安就好。”看到太后大哭,群臣也忍不住跟着哭起来。
最终,在宣统三年的2月12日,清廷颁布了《清帝逊位诏书》,统治了两百余年的清王朝正式宣告灭亡。隆裕太后亲自做出结束清朝统治的决定,虽说是没办法,但她内心十分痛苦,以致生了重病。
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隆裕太后在长春宫病逝,享年46岁。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为其办理丧事,上谥号“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简称“孝定景皇后”,与光绪帝合葬崇陵。
表面上来看,隆裕太后并没有做出什么贡献,但她去世后,大众对她的评价却非常高。因为实际上当时隆裕太后的决定是非常重要的,她决定和平逊位,被评价为“功不可没”。
在《清帝逊位诏书》中有这么一句:“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意味着清朝虽然灭亡了,但所有一切都交付于中华民国,且中国版图基本保持了原样,并没有像其他王朝灭亡时,出现四分五裂的现象。
这样的结果是最好的,因此做出这个决定的隆裕太后,也就得到了大家的敬重。她去世后,袁世凯下令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不仅如此,各国驻京公使对其逝世都深表惋惜,所以各使馆也决定下半旗致哀。
其实在笔者看来,隆裕太后也只是个可怜的女人。在那个原本不许女人干政的封建统治王朝中,她被迫肩负起辅佐幼帝的重任,这个幼帝还并非她的儿子。
实际上隆裕太后也曾博览群书,是个眼界开阔的女子,她曾表示外国看到的不是中国真正的样子,希望有一天让他们知道我们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样一个有着远大愿望的有知识且开明的女子,却不得不以慈禧“棋子”的身份进宫,忍受丈夫的冷暴力,又被迫接受慈禧和光绪丢给她的重任,继续扶起大清江山。
在大众心中,她是一位伟大女性,甚至评价为“女中尧舜”。可是在笔者心中,倒不至于那么夸张,因为面对那样的局势,隆裕太后也没有任何办法,她也只是做了一个就结果而论,最好的决定罢了。
抛开一切来说,她只是一个被架在那个位置上的无奈之人,在众人都对她歌功颂德的同时,没有人在意她心中的感受。只有隆裕自己知道,她成了爱新觉罗家的罪人,所以她心里并不好受,逐渐抑郁成疾。
在临终之前,隆裕对身边大臣说:“孤儿寡母,千古伤心,睹宫宇之荒凉,不知魂归何所。”这是何等凄凉!
(参考文献《清史稿》《老太监的回忆》《权谋档案: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清宫廷》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