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我们这边农民早稻就种植了60天成熟的品种(不包括育苗期30天),但产量比较低,每亩400斤——600斤左右。那么农民早稻为什么选择60天成熟的品种植呢?主要还是为了不耽误晚稻栽插,早稻产量低就低一点,只要抓住晚稻产量就行了,早稻60天成熟一般6月底收割,7月上旬栽植晚稻,晚稻产量就能达到1000斤/亩,两季加起来总产量就能达到1400斤——1600斤/亩。但如果早稻推迟到7月上旬收割,晚稻栽插就推迟到7月下旬了,产量就下一个台阶了,记得没有杂交水稻的时候,我们这边两季水稻产量也只有800斤一亩,就是因为早稻生长周期90天,晚稻生长周期115天,两季稻生长周期205天,早稻把晚稻栽插时间给耽误了,往往是晚稻到“立秋”才插秧。所以,农民对早稻基本上放弃了高产想法了,宁可选择60天成熟水稻品种种植。
一、水稻生长周期短并不是好事,生长周期短,产量就低
做为农民都知道,水稻正常生长周期在105——115天左右,最怕的就是早稻推迟收割,晚稻推迟栽插。水稻生长周期60天虽然可以提前收割,但产量低,水稻生长期不够,很难封行,必须要105天生长周期才能封行、丰产。过去我们早稻为什么产量低?主要是生长周期最长只有90天,水稻分蘖少,抽穗少,千粒重、穗粒重都轻。但为了晚稻丰产,早稻产量低就低一点,只要提早收割就行了。现在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开始追求产量,两季水稻产量加起来抵不过一季水稻产量,农民只能选择一季水稻种植。60天成熟的水稻,农民认可吗?农民能接受吗?对于农业,不能当炒作的“噱头”,粮食可是生存之本,只有高产、高质量农民才能接受!
二、水稻生长需求时间,时间不够植株机能也不够
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都是辨证的。水稻生长过程从催芽、播种、育秧、栽插、返青、分蘖、拔节、封行、孕穗、抽穗、扬花、授粉、灌浆、成熟,那一时期可以省略,那一时期不需要时间。60天能成熟的水稻每一个环节都缩短时间了,水稻植株免疫力、抗逆性都下降了,能适合推广吗?我们这边40年前种植过60天成熟的水稻品种,不正常啊,没有产量,最后农民宁可只种一季中稻,也不种双季水稻。水稻生长时间就该是100天以上,少了不符合自然规律。三农领域,不能“戏说”,“戏说”了,可能会坑农、害农的。水稻生长需要一个过程的,时间必须要充足,早熟也不一定都是好事,拔苗助长的事古人都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人不想知道呢?人如果早熟是否也会影响寿命,影响健康呢?
三、我认为水稻研究还是在产量、品质上下的功夫
民以食为天。对于60岁以上的人可能难以忘怀饥饿的记忆,我们过去之所以饥饿,主要是我们的粮食亩产量不高,过去水稻单产只有400——600斤左右,无论怎么努力还是填不饱肚子。有了杂交水稻之后,我们才解决温饱问题了。所以,水稻种子还是依靠产量和品质占领市场,水稻研究还是追求产量和品质。种粮食是为了吃,而不是为了好看,哗众取宠。60天成熟的水稻,如果产量上不去,就失去推广种植价值。我们需要每年生产6.5亿吨粮食,如果没有单产量,是无法实现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