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白名单怎么解除(来论|即便是“白名单”,也当“悠着点”)

有人借寒假之机违规举办竞赛活动。对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严肃查处,并再次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凡未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违规举办的“黑竞赛”;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也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

从2019年实施竞赛“白名单”制度起,我国已经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科类竞赛;并于2020年取消了小升初特长生招生,要求所有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摇号录取。据此,任何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时都不得与学生见面、举行测试,竞赛获奖也就失去升学作用。可为何一些家长还会热衷于拉着孩子参加“黑竞赛”呢?

从“掐尖”的角度来看,教育部门认可的“白名单”与不认可的“黑竞赛”并没有任何区别。换言之,从智商衡量的角度来看其测试的科学性是一致的。

既然如此,那么教育行政部门为何还要扬“白名单”抑“黑竞赛”呢?

其实,“掐尖”与“选拔人才”虽为同义词甚或等义语,但前者贬义而后者褒义,而褒贬的分界线在于“有序”还是“无序”。“有序”的“选拔人才”是素质的“强心剂”,“无序”的“掐尖”是应试的“遮羞布”。问题是,“有序”与“无序”、“选拔人才”与“掐尖”、“强心剂”与“遮羞布”,其间的距离就如比邻而居的“真理”与“谬误”——“真理”失之毫厘便“谬误”千里。

笔者在某省会城市名牌高中与名牌初中从教40 余年,十分清楚“白名单”与“黑竞赛”之间的距离。每年全国数理化学会主办的具有合法性的全国性奥赛结束之际,就是同城各名校之间为获奖人数多少“争风吃醋”之时。

眼下全国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名校,尤其是名牌高中,都设有重点班或曰竞赛班,一个班几十个所谓尖子,能获奖而被保送的只是绝少数人,90%甚或99%的学生是“陪绑”。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考的都是常规题而非奥赛题,这些为了竞赛得奖赶进度一年学完三年数理化课程的学子烧的是理科的“夹生饭”。一旦竞赛名落孙山,中高考往往考不过平行班亦或普通班的学生。

面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开始更加理性地看待竞赛的意义和价值,自觉抵制违法违规“黑竞赛”。一些所谓的名校是否也应该领悟教育主管部门的一番苦心?

即便是“白名单”,也当“悠着点”。如何“悠着点”?不妨先从取消重点班竞赛班做起。(作者 金新)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黄河流经几个省(黄河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
下一篇:大直升机(直20机头重型机身!新铁鸟直升机测试成功:3发增推更胜直20一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