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京城烟火——5种北京小吃,你最喜欢哪一种?
作为世界文化名城,北京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心之所向。在这里,不仅有着历史悠久的古迹遗址,也有着随时代变化发展的京味美食。
创意图源|小版管家
今天小编就来盘点5种北京特色小吃,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心头爱吧!
糖 / 耳 / 朵
“耳朵竟堪比作食,常携伴侣蜜麻花”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因为形状类似耳朵而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糖耳朵。作为老北京小吃十三绝之一的美食,糖耳朵制作工艺复杂。
创意图源|小版管家
发面、揉面、油炸、浸糖,面团既要制作发酵面团也要制作糖面团,揉面之后还要将不同的面团交替叠加摆放,油炸的过程中火候一定要控制好,浸糖的工艺也最好要选择麦芽糖。
创意图源|小版管家
每一步骤都颇有讲究,每一步骤都无法代替,只有熟练的掌握制作工艺才能最终做出酥脆爽口、油而不腻的糖耳朵。
焦 / 圈 / 儿
北京有句话:“豆汁儿焦圈儿咸菜丝儿”。
焦圈又名“小油鬼”,是形状类似手镯、经油炸后制成的小吃。它既可当做零食,也可与豆汁搭配,如果加上咸菜丝,那便是绝配。
创意图源|小版管家
焦圈如其名字一般焦香酥脆,经过高温油炸晾晾后可存储十天半个月,即使过了很久再吃也依旧酥脆油润,很适合喜欢“屯粮”“屯零食”的人群。
创意图源|小版管家
驴 / 打 / 滚
“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
驴打滚是一种糯叽叽美食。Q弹有嚼劲的糯米皮与香甜软软糯的豆沙馅层层叠加,外皮撒上炒熟的黄豆粉,红、黄、白相得益彰,一口下去唇齿留香。
创意图源|小版管家
驴打滚名字的由来也很有意思。
一种说法认为因为制作工艺的最后一步是撒上黄豆粉,而飞扬的黄豆粉如同边郊马驴奔跑激起的黄色粉尘,故人们称它为驴打滚。
创意图源|小版管家
而另一种说法是据说慈禧太后命御膳大厨用红豆沙和糯米做新菜,一位名叫“小驴儿”的帮厨不小心将黄豆粉洒在了菜品上,然而慈禧太后尝后很是喜欢,于是以帮厨的名字命名,驴打滚便由此诞生。
艾 / 窝 / 窝
“白黏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
和驴打滚相同,艾窝窝也是一个以糯米为主要食材的美食。向糯米面皮内包上红豆沙或山楂糕,团成球后均匀地裹上一层熟粉,艾窝窝便可出炉。
创意图源|小版管家
雪白的外表因沾满熟面粉而显得格外娇羞,软糯中夹杂着丝丝清甜,是平日里作为解馋零嘴的不错选择。
豌 / 豆 / 黄
“一枚接一枚,不觉月黄昏”
豌豆黄原为宫廷美食,因细腻的口感而深受人们的喜欢。民间制作豌豆黄多用白豌豆,将其去皮煮烂后与白糖炒制,随后加入石膏水定型。
创意图源|小版管家
按照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吃豌豆黄的时候,因此每到春季豌豆黄便会大量上市,不过如今通常一年四季都可品尝到这种美食。
创意图源|小版管家
声明: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小版管家图库的正版商用图片,不涉及任何图片侵权问题。
SELECTED
创意图源|小版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