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简介(黄琼谊 王鹏凯:纪晓岚生平、著述要事年表)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本表根据朱珪〈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管国子监事谥文达纪公墓志铭〉[1]、李宗昉〈纪文达公传略〉[2]、《清史稿》卷107纪昀本传[3]、孙致中等校点,《纪晓岚文集》及所附录之年谱[4]、卢锦堂〈纪文达公年谱〉[5]等资料整理而成。本表因呼应前文之写作,故着重在纪昀重要仕宦的经历、交游的情形、著述创作等情形之表列,于其他方面多有简略,望读者见察。

透过本表有助于我们掌握纪昀生平中仕宦、交游、创作之情形,也了解到纪昀之著述受到其仕宦、交游的影响。从纪昀仕途经历来看,仕宦的浮沉,曾让纪昀在进士及第后与天下名流相唱和,也让他有机会游历江南与西域的山川风貌,进而创作出优秀的山水诗〈南行杂咏〉,和边塞诗〈乌鲁木齐杂诗〉,甚至因为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因此有殿本《四库全书总目》的纂成。而宦海的浮沉,也直接影响到他的心境,进而影响到著述,可说是纪昀的学术与文学上的著述,都脱离不了仕宦际遇的影响。而纪昀从游之师友,则不乏高才俊逸、博学鸿儒之辈,刘统勋、阿桂、戴东原、王昶、王鸣盛、钱大昕、翁方纲、朱珪、彭元瑞、刘墉等人,尽皆有名于世。这些师友有些在思想上影响了纪昀,有些则是与纪昀切磋琢磨于学问之间,让他不论是为人处世或是学问上,都得到莫大的助益。

再则,因为今日可见纪昀的著作并不完整,如同他的朋友门生等人所言「即晓岚同唱酬者数十年,而其诗不肯自录成帙,今所刻者,其孙所补辑耳」[6]、「生平未尝著书,间为人做序记碑表之属,亦随即弃掷,未尝存稿」[7]、「公著述甚富,不自裒集,故多散佚」[8]、「作古文,稿多散弃」[9],只少数见存于其孙纪树馨所补辑的《纪晓岚遗集》中。法式善曾在〈阅微草堂收藏诸老尺牍跋〉说「香林郎中(纪树馨)以阅微草堂收藏尺牍长卷见示,与余意同,且命之跋。呜呼,是真能不忘其先人者矣!文达公读书万卷,历官清要五十余年,熟悉朝家掌故,中外请益问字者,日凡有几,计其往来笺素,盖盈箱累箧矣」[10 ],纪昀「盈箱累箧」的书信,收在文集中的只有六札,就连法式善极为欣赏的诸老尺牍,如戴东原、王昶、王鸣盛、钱大昕、翁方纲、朱珪、彭元瑞、刘墉等人的书信,也一札未收。既然无法得见这些极富史料价值的书信,不妨透过掌握纪昀交游情形,从纪昀师友之文集中去收集与纪昀往来之书信,从而能更清楚与全面地了解纪昀。

时间

著作或事件

1. 世宗雍正二年甲辰(1724,1岁)

六月十五日午时,生于直隶河间府献县。(朱珪〈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管国子监事谥文达公墓志铭〉,《知足斋文集》卷5。以下简称〈墓志铭〉。)

2. 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12岁)

从李绂、方苞游,闻其余绪。(李宗昉〈纪文达公传略〉,《闻妙香室文集》,卷14,以下简称〈传略〉)

3. 高宗乾隆三年戊午(1738,15岁)

与陆青来同师事于董邦达。(〈传略〉)称与陆青来「有知已感,故与青来尤相善」(〈书陆青来中丞家书后〉) 。

4.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24岁)

1. 三月,路过天津,闻有烈女张氏,未嫁夫死,自溺以殉。撰〈张烈女诗〉。

2. 应顺天乡试,作〈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论〉、〈拟赐宴瀛台联并锡赉谢表〉。阿克敦、刘统勋定公为第一,与朱珪同榜。(〈墓志铭〉)

5. 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25岁)

1. 有〈瓦桥关〉一诗,对南宋理学门户之争及轻事功颇有微词。

2. 自戊辰至甲戌,与钱大昕、卢文弨及从兄纪昭等,结为文社。(纪昀〈袁清悫公诗集序〉)

6. 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27岁)

四月,母张太夫人卒。居忧多暇,因整理旧业,编纂《玉溪生诗说》一书。(《玉溪生诗说》自题)

7. 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28岁)

为应礼部试,在京师习制义,与田白岩(中仪)、宋弼(蒙泉)、董曲江( 元度) 等交往最密。(〈如是我闻〉卷一、二)

8. 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29岁)

七月,小集宋弼家。与会者有聂松岩(际茂)、法南野、田白岩、宋清远(宋弼之父)。(〈槐西杂志〉卷二)

9. 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30岁)

与宋弼共阅《长河志》,宋以所作《州乘余闻》见示,为题二绝句〈与蒙泉阅长河志因出所作州乘余闻见示题二绝句〉。

10.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31岁)

1. 为陈世倌、介福、钱维城、孙人龙取为进士,改庶吉士。同榜者有王鸣盛、钱大昕、朱筠、王昶、姜炳章、王士棻等人。(《郎潜纪闻》、《竹汀居士年谱》)

2. 夏,同年姜炳章持史荣(雪汀)《风雅遗音》相赠。(〈审定史雪汀风雅遗音序〉)

3. 父容舒姚安知府任满自云南归,自此终养不复出。(〈伯兄晴湖公墓志〉)

4. 是年作〈拟修葺两郊坛宇及先农坛告成谢表〉、〈拟修定科律诏〉、〈拟请重亲民之官疏〉、〈本天本地论〉。

11. 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32岁)

1. 长夏养病,编《张为主客图》。(《张为主客图》序)

2. 与王鸣盛寓斋仅隔一垣,两人往还甚欢,以诗相酬。(王鸣盛〈虎坊新居与纪吉士昀隔一垣旁有给孤寺〉)

3. 结识戴震,戴震假馆纪昀家,两人展开长达二十余年交往。(〈与余存吾太史书〉)

4. 父容舒刊订《景城纪氏家谱》。(〈景城纪氏家谱序例〉)

5. 撰〈平定准噶尔赋〉。

12.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33岁)

1. 夏,刊刻戴震之《考工记图》并为之序。(〈考工记图序〉)

2. 秋,与钱大昕纂修《热河志》,即令扈从热河。途中恭和御制诗进呈,天语嘉奖。由此馆中有「南钱北纪」之目。(《钱辛楣先生年谱》)

3. 恭和御制诗为〈恭和御制秋日奉皇太后幸口外行围启跸之作元韵〉、〈恭和御制怀柔县元韵〉、〈恭和御制遥亭行宫对雨三首元韵〉、〈恭和御制出古北口咏古元韵〉、〈恭和御制至避暑山庄即事元韵〉、〈恭和御制晚荷元韵〉、〈恭和御制热河启跸之作元韵〉、〈恭和御制山店元韵〉、〈恭和御制朝岚元韵〉、〈恭和御制都尔伯特台吉什阿噶什来觐封为亲王诗以纪事元韵〉、〈恭和御制入崖口元韵〉、〈恭和御制雨猎元韵〉、〈恭和御制九月朔日元韵〉、〈恭和御制霜元韵〉、〈恭和御制行围即事元韵〉、〈恭和御制九日侍皇太后宴并赐内外王公诸臣食即席得句元韵〉。

13.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34岁)

1. 散馆,授编修,旋办院事。自称「余初授馆职,意气方盛,与天下胜流相驰逐,座客恒满,文酒之会无虚夕」。(〈翰林院侍讲寅桥刘公墓志铭〉)

2. 从兄纪昭成进士,与昀同官京师,「昀早涉名场,日与海内胜流角逐于诗坛文间,兄则恬退寂寞,杜门与三数同志晨夕讲肄而已」。(〈怡轩老人传〉)

3. 撰《沈氏四声考》二卷,以为陆法言《切韵》「实窃据沈约而作者也。」(〈沈氏四声考序〉)

14.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35岁)

1. 大考二等七名,充武英殿纂修。(〈传略〉)

2. 秋,诗人田雯之子、纪昀好友田中仪(白岩)卒,作〈哭田白岩四首〉。

15.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36岁)

1. 正月二十日,作〈书张氏重刊广韵后〉。

2. 正月二十五日,阅《通考》所载《五音韵谱》前后二序,因作〈书毛氏重刊说文后〉。

3. 二月,撰〈沈氏四声考序〉。

4. 夏,以律诗督课从游诸子。六月《唐人试律说》脱稿,七月自为序,其中阐述诗作之旨,颇资借鉴。(〈唐人试律说序〉、马葆善〈唐人试律说跋〉)

5. 夏,始卒读史雪汀《风雅遗音》,成《审定风雅遗音》一书,「时休宁戴君东原主予家,去取之间,多资参酌」。(〈审定史雪汀风雅遗音序〉)

6. 任山西乡试正考官。(〈乾隆己卯山西乡试策问三道〉)

7. 京察一等,充功臣馆总纂。(〈传略〉)

16.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37岁)

1. 七月,闭户养痾,因科举方增律诗,乃集馆阁诸作,着手编辑庚辰集,评注以示儿辈学试帖者。(〈庚辰集序〉)

2. 九月,覆阅《唐人试律说》刊本,重为点勘,再付剞劂,跋其尾。

3. 有〈书韩致尧翰林集后〉,继而点阅《香奁集》,作〈书韩致尧香奁集后〉、〈书八唐人集后〉。

4. 充会试同考官(〈墓志铭〉)。李文藻、刘权之等为纪昀所取士。(〈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诗钞序〉)

5. 王昶、翁方纲、诸重光等与之近邻,交往密切。(《郎潜纪闻》卷8)翁方纲所撰〈坳堂集序〉谈及宋弼、戈涛丶纪昀与方纲之交往情形「即晓岚同唱酬者数十年,而其诗不肯自录成帙」。(《复初斋文集》卷4)

13.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38岁)

1. 春,乞假养痾。(〈槐西杂志〉卷三)

2. 五月,李文藻为跋《张为主客图》。(《南涧文集》卷下)

3. 开始评阅《瀛奎律髓》。(《瀛奎律髓》李光垣跋)

4. 十月,编定《庚辰集》,其初但有评注,后又与门人李文藻等人为之注。(〈庚辰集序一〉)

5. 翰林院同馆争名相轧,昀中蜚语,曹学闵挺然而出,为之解围。(《郎潜纪闻四笔》卷8)

14.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39岁)

1. 闰五月,《庚辰集》剞劂既竣。(〈庚辰集序二〉)

2. 六月,从座师钱维城借阅《后山集》。(〈后山集钞序〉)

3. 七月,属沈云浦作桐阴观弈图,作〈自题桐阴观弈图〉一诗。(〈再题桐阴观弈图〉)

4. 秋,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是科得朱子颖,特赏其诗之秀逸。(《滦阳续录》卷4)亦取王金英。(〈槐西杂志〉卷一)后为其图画题〈《王菊庄艺菊图〉一诗。

5. 题〈壬午顺天乡试分校砚〉有云:「惟有囊中留片石,敲来幸不带铜声」。

6. 九月,李文藻有与纪晓岚先生书。( 《南涧文集》卷下)

7. 受命视学福建,十月出都赴福建学政任。(〈墓志铭〉)及门弟子刘权之、诸重光、孟生蕙等为其送行,有〈留别及门诸子〉一诗。

8. 删正才调集,点论李义山、黄山谷诗集,辑唐人诗略八卷。(〈传略〉)

9. 年底至福州。有〈将至福州〉一诗。

15.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40岁)

1. 任福建学政,补授翰林院侍读。(〈墓志铭〉)

2. 冬,按试汀州,得梁章巨之叔伯梁斯明,斯仪兄弟于童试中,置梁章巨之祖父梁天池、父亲梁斯志于高等。(〈梁天池封翁八十序〉)并为梁氏题「书香世业」匾额。(梁章巨《退庵自定年谱》)

3. 《滦阳消夏录》卷一载汀州试院堂前唐柏异事,为袁枚收入《新齐谐》。

4. 翁方纲〈坳堂集序〉论及早些年纪昀与宋弼(蒙泉)邻居,与戈涛(芥舟)同里,彼此往来密切之情形,也提到「即晓岚同唱酬者数十年,而其诗不肯自录成帙,今所刻者,其孙所补辑耳」。

16.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41岁)

1. 删定《陈后山集》,七月晦日作序,书于福州使院之镜烟堂。(〈后山集钞序〉)

2. 八月,父辞世,旋丁忧北归。(《槐西杂志》卷2)

17.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42岁)

1. 撰〈马氏重修家乘序〉。

2. 秋,长子汝佶举于乡,始稍治诗,古文尚未识门径。汝佶早殁,纪昀颇为痛惜其诗文未能导入正途,「自余仕外后,彼则尝从诗社才士游,遂从公安竟陵两派入手。后依朱子颖于泰安,见《聊斋志异》抄本(时是书尚未刻) ,悉摹仿以着之,竟沉沦不返以迄于亡故。」(《滦阳续录》卷6)

3. 岁暮,有怀宋弼、边连宝等八友人诗各一首。(〈岁暮怀人各成一咏〉)

18.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43岁)

1. 五月,开始点论《苏文忠公诗集》。(纪评《苏文忠公诗集序》)

2. 续修《纪氏家谱》,并撰《景城纪氏家谱序例》。纪昀尚有为亲朋家谱、族谱制序多篇,如〈渠阳王氏世系考序〉、〈河间孔氏族谱序〉、〈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序〉、〈汾阳曹氏族谱序〉,其中多展现其对谱牒之学的见解。

3. 删刘侗《帝京景物略》,作〈删正帝京景物略序〉、〈删正帝京景物略后序〉。(〈传略〉)

4. 门人李文藻致书,求为其先人撰墓志铭。(〈与纪晓岚先生书〉《南涧文集》卷下)

19.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44岁)

1. 服阙,补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晋左庶子。(〈墓志铭〉)

2. 诏续修郑樵《通志》,其师裘曰修以郑樵旧砚赠之,以资鼓励,并以郑樵相期待。(〈郑夹漈砚铭〉昀孙树馨案语)

3. 删浦起龙所注《史通》,名之曰《史通削繁》。(《史通削繁》序)

20.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1768,45岁)

1. 二月,补授贵州都匀府知府,上以其学问素优,外任不能尽其所长,命加四品衔,仍留庶子任。四月,擢翰林院侍读学士。(〈墓志铭〉)

2. 春,为人题〈蕃骑射猎图〉,八月即从军西域,纪昀以为诗谶。(〈滦阳消夏录〉卷1)

3. 六月,任江南乡试副考官。(《高宗实录》卷813)

4. 七月,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获罪,旨籍其家。因见曾孙卢荫文为纪昀婿,乃循私漏言,事发,革职戍乌鲁木齐(迪化)。同案牵连得罪者尚有徐步云、赵文哲、王昶。(王昶〈赵文哲墓志铭〉)

5. 因漏言获谴,有一董姓军官为其拆字,言纪昀当远戍西域,辛卯年当归,有奇验。(〈如是我闻〉卷1)

6. 冬十月,于遣戍乌鲁木齐途中,作〈杂诗三首〉。

7. 经陕西时,曾在同年谢宝树处小住。(〈题同年谢宝树小照〉)

21.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46岁)

1. 五月至十一月,李文藻以谒选居京师,其间多次至纪昀家中,并为之检曝书籍。得见惠定宇经义底稿《周易述》、《易汉学》、《周易本义辨证》、《左传补注》、《古文尚书考》等数种。(李文藻〈琉璃厂书肆记〉、〈古文尚书考跋〉、〈隶释跋〉)

2. 后有〈寄示闽中诸子六首〉感念此一谪官时期闽中诸学子情谊弥笃,时相音书存问,不以升沉而冷暖。

3. 七月,纪昀业师礼部尚书董邦达卒。( 〈怡轩老人传〉、〈书陆青来中丞家书后〉)

22.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47岁)

1. 在乌鲁木齐佐助军务。夏,为将军巴彦弼具奏稿上之,释戍役单丁为民者六千余人。(汪德钺〈纪晓岚师八十序〉)

2. 十二月,高宗下谕释还。(〈乌鲁木齐杂诗序〉)

23.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48岁)

1. 二月,治装东归途中赋诗一百六十首,名曰〈乌鲁木齐杂诗〉。(〈乌鲁木齐杂诗序〉)

2. 六月,至京师,钱大昕为跋〈乌鲁木齐杂诗〉。(《潜研堂文集》卷26)并题自乌鲁木齐携归之砚诗一首(《阅微草堂砚谱》)

3. 评阅《瀛奎律髓》毕。(《瀛奎律髓》李光垣跋)

4. 七月二十八日阅毕《玉台新咏》,八月初二日又覆阅毕。(《玉台新咏》跋语)

5. 八月初六日,评阅《文心雕龙》毕,记年月日于十卷末。(道光十三年两广节署刊版黄注纪评《文心雕龙》)

6. 八月,跋《苏文忠公诗集》评本,自丙戌之五月起,凡五阅矣。(〈纪评苏文忠公诗集序〉)

7. 自西域归后,尚未署官,长昼多暇,遂点刊前人遗集,除上述遗集外,另有《王子安集》、《韩致尧集》、《唐诗鼓吹》等,咸亲评校。(〈传略〉)

8. 九月,作《题海棠》吊四叔母婢女文鸾之死。(《滦阳续录》卷2)

9. 十月,迎銮密云,作〈御试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诗〉,得旨优奖,授翰林院编修。(《清史稿》本传)

10. 作〈辛卯十月再入翰林戏书所用玉井砚背〉。

11. 十二月,撰〈瀛奎律髓刊误序〉。

12. 作〈己卯六月先师董文恪公招余饮醉中为作秋林觅句图后余至乌鲁木齐城西有坤司马所建秀野亭案牍之暇独步其间乔木捎云宛然此景始知人生有数早兆于十载前矣归来重阅俯仰慨然因题二绝句〉一诗。

13. 作〈皇太后八旬万寿天西效祝赋〉。

14. 作〈松岩老友远来省予偶出印谱索题感赋长句〉、〈己卯秋钱塘沉生写余照先师董文恪公为补幽篁独坐图今四十年矣偶取展观感怀今昔因题长句〉、〈有以八仙图求题者韩何对弈五仙旁观而李沉睡焉为赋二诗〉、〈辛卯六月自乌鲁木齐归囊留一砚题二十八字识之〉、〈辛卯十月再入翰林戏书所用玉井砚背〉。诗中诸句「艰难坎坷意气减,闭门渐与交游疏」、「少年意气已萧索」、「十八年来阅宦途,此心久似水中凫」、「龙沙万里交游少,只尔多情共往还」、「自怜诗思如枯井,犹自崎岖一砚间」,可窥当时之心境。

24.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49岁)

1. 正月初七,书〈史通削繁序〉,后有〈书浦氏史通通释后〉。

2. 正月十一日重阅毕《玉台新咏》,上元前三日跋之。(《玉台新咏》跋语)

3. 十月,纪昀座师钱维城卒。(〈后山集钞序〉)

4. 朱筠奏陈开馆校书。(刘权之〈纪文达公遗集序〉)

25.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50岁)

1. 正月二十七日,跋《玉台新咏校正》稿本。

2. 二月,开四库全书馆,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清史稿》本传)

3. 周永年、戴震、余集皆以纪昀之荐修《四库全书》,入翰林。(〈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诗钞序〉)

4. 因办理《四库全书》得宜,补侍读。(〈传略〉、〈与陆锡熊同被恩命升授翰林院侍读呈请奏谢折子〉)

5. 十一月,纪昀之师刘统勋、裘曰修相继辞世。

6. 明内府所刊《广韵》注文颇略,朱彝尊以为中涓欲均其字数,故删削其文。纪昀见官库所藏至元乙未小字刊本《广韵》与明内府所刊,一字不差,乃知中涓删削之说,是朱彝尊之臆说。(〈书张氏重刊广韵后〉)

7. 作〈黼黻砚铭〉。

26.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51岁)

1. 三月三日,与陆锡熊、翁方纲、朱筠、姚鼐、程进芳、任大椿、周永年、钱载等三十九人,举修禊故事,且集于曹学闵斋中。(《朱筠年谱》)

2. 四月,侍郎金简以《四库全书》中善本,请广流传。因仿宋人活字版式印行,赐名「武英殿聚珍本」。(《东华续录》乾隆79)

3. 五月十四日,朝野进呈四库之书五百种以上凡四家,各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超过百种以上者共九家,各赐《佩文韵府》一部。(《四库全书.卷首一.圣谕》)纪昀进书达105种,赏《佩文韵府》一部,因撰〈进呈书籍蒙赐内府初印佩文韵府奏谢折子〉 。

4. 七月二十五日,上谕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外,令纪昀另刊《简明书目》一编。(《四库全书.卷首一.圣谕》、《清高宗御制诗》第五集67卷)

5. 十月,以子负债兴讼,上责昀不能约束其子,降三级仍留馆办理总纂事务。(《高宗实录》卷972)

6 . 诗友边连宝(随园)卒。(蒋士铨〈随园征士边君传〉)

7. 作〈题曹慕堂宗丞所藏乩仙山水〉、〈醉钟馗图为曹慕堂同年题〉。

27. 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52岁)

1. 诗人黄仲则入京,昀折节与交。(王昶〈黄仲则墓志铭〉)

2. 上以昀办理《四库全书》实尽心力,除翰林院侍读学士。(〈传略〉)

3. 作〈寄示闽中诸子六首〉嘱梁章巨之父梁斯志携归。( 纪昀〈梁天池封翁八十序〉,梁章巨《退庵自订年谱》)

4. 姚鼐辞《四库全书》纂修官南归。( 《朱筠年谱》)

28.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1776,53岁)

1. 调侍讲学士,后充文渊阁直阁事。(〈墓志铭〉)

2. 三月,《四库全书》总裁、户部尚书王际华卒。(《东华续录》乾隆83)

3. 作〈御制题孙觉春秋经解六韵恭跋〉、〈平定两金川露布〉、〈平定两金川雅〉、〈平定两金川颂〉。

29.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54岁)

1. 正月初四,与曹学闵、曹文埴,王昶小集,王昶有诗志之。(《春融堂集》卷15)

2. 五月二十七日,戴震卒于京师,年五十五。(《朱筠年谱》)

3. 十月二十九日,高宗命以哈密瓜赐四库全书馆诸臣。纪昀与陆钖熊等一百五十四人联句,有诗〈恩赐四库全书馆哈密瓜联句恭纪一百五十四韵谨序〉。

4. 以馆臣校书错误,部议纪昀罪,上特旨免。(《清史稿》本传)

5. 撰〈翰林院侍讲寅桥刘公墓志铭〉、〈交河县岁贡生友菊苏公合葬墓志铭〉。

6. 伯兄晫卒,年七十二。(〈伯兄晴湖公墓志铭〉)

30.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55岁)

1. 五月二十六日,上谕各总裁严饬馆臣悉心校刊。(《四库全书.卷首一.圣谕》)

2. 撰〈书吴观察家传后〉。

31.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1779,56岁)

1. 二月,朱珪充四库全书馆总阅官。(《朱筠年谱》)

2. 擢詹事,旋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清史稿》本传)

3. 引述钱大昕金石研究成果于《四库全书总目》,翁方纲有诗记之。(〈东墅复次前韵,有怀钟山院长卢抱经学士丶钱辛楣詹事,且及二君经学,因复次答,兼怀二君〉之二。见《复初斋集外诗》卷13)

4. 第一份《四库荟要》成。(《存悔斋集》卷7)

32.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57岁)

1. 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渎案发,孙士毅以失察遣戍伊犁,簿录其家,不名一钱。乾隆嘉其廉,五月,改授翰林院编修,纂编《四库全书》。(《清史稿》列传117孙士毅本传)

2. 六月,撰《明懿安皇后外传》。(《明懿安皇后外传》自序)

3. 八月,因曝书检视《花王阁剩稿》偶记跋语一则,记录无法将其先高祖纪坤诗集《花王阁剩稿》收入集部一事始末。(《花王阁剩稿》内粘贴纪昀庚子八月因曝书检视偶记跋语)

4. 九月,奉命与陆锡熊、陆费墀、孙士毅等,修《历代职官表》,书成,列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卷首》)

5. 冬,因校书讹误,记过三次。(《四库全书概述(增附五种本)》)

6. 高宗赐纪昀御书玉屏拓本。( 〈乙已正月预千叟宴恭记八首〉其六注语)

7. 撰〈七旬万寿赋〉、〈五巡江浙恩纶颂〉、〈日华书院碑记〉。

33.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58岁)

1. 二月十六日,上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现已办竣,呈览,颇为详核。所有总纂官纪昀、陆锡熊,着交部从优议叙」(《四库全书概述(增附五种本)》)

2. 密友朱筠卒,纪昀挽之曰「学术各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交情同骨肉,俾余后死独伤悲」。(《朱筠年谱》、《楹联丛话》)

3. 撰〈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曙海袁公墓志铭〉。

34.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59岁)

1. 正月,第一份《四库全书》于46年底抄毕,至此贮于文渊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106469号)

2. 撰〈钦定四库全书告成恭进表〉。

3. 授兵部右侍郎,仍兼直阁事。(〈墓志铭〉、〈恩擢兵部侍郎仍兼文渊阁直阁事恭谢折子〉)

4. 七月十四日,命四库馆总裁,督同总纂等纂修《河源纪略)一书。(《东华续录》乾隆96)

5. 秋,与翁方纲、蒋士钦、周永年、邵晋涵、程晋芳等人送董元度(曲江)东归,董元度曾寓居纪昀之东斋。(翁方纲〈送董曲江归平原诗序〉)

6. 十一月,第二份《四库全书》告成,贮于盛京文溯阁。(《东华续录》乾隆59)

7. 《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勒成。(纪昀〈诗序补义序〉)

8. 撰〈汪水部启淑绵潭山馆十咏〉、〈翰林院侍讲荫台王公墓志铭〉。

35.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60岁)

1. 三月,王昶出任陕西按察使,以秦汉瓦当寄赠。(王昶〈跋伊墨卿藏「汉并天下」瓦当观图〉)昀亦有〈书汉瓦当拓本后〉记其事。

2. 翁方纲有〈纪晓岚少司马六十寿诗〉二首,中有「兰成射策并韶年,经笥诗名敢比肩。夹漈研田逢岁获,后山句法有人传」称赞纪昀诗学与经学成就之句。

3. 是年,第三份《四库全书》告成,贮于文源阁。(《四库全书档案辑刊》)

3. 转兵部左侍郎。(〈墓志铭〉)

4. 撰〈河南开归营河兵备道德圃王公合葬墓志铭〉、〈梁天池封翁八十序〉。

36.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61岁)

1. 春,充会试副考官。(〈墓志铭〉)作〈甲辰会试录序〉、〈乾隆甲辰会试策问三道〉阐明经义取士的发展演变以及是科取士的标准。

2. 洪亮吉应礼部会试,纪昀奇赏洪卷,必欲置第一,而丰润、郑澂欲移至四十名外,晓岚坚执不允,因相与忿詈不可解,胡高望调停其事,遂置不录。纪昀于洪亮吉卷尾赋〈惜春词〉六首寄意。(《洪北江年谱》)

3. 六月二十一日,程晋芳卒于西安。(《朱筠年谱》)

4. 知武会试贡举。(《墓志铭》)

5. 冬,第四份《四库全书》告成,贮于文津阁。(《清高宗御制诗》集5卷10〈甲辰除夕诗注〉)

6. 有〈恭谢六巡江浙蠲免直隶山东经过地方额赋并豁顺天十二府州属旧借仓谷折子〉、〈恭谢六巡江浙喜得元孙直隶山东老民老妇一体赏赉复因二省缺雨军流以下递予减等折子〉。

37. 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62岁)

1. 正月六日,上御乾清宫赐千叟宴,纪昀预千叟宴( 〈乙巳正月预千叟宴恭记八首〉),是日晋陛左都御史。(〈嘉庆丙辰正月再预千叟宴恭记四首〉注)

2. 四月,因员外郎海升殴死其妻吴雅氏一案检验有误,革职留任。(〈传略〉)

3. 撰〈直隶枣强县知县寓圃任公墓志铭〉。

38.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63岁)

1. 汪辉祖至京师,向纪昀修弟子礼,称昀为「左都御史、今兵部尚书」,纪赠五言古诗〈汪氏双节诗〉一首。汪亦睹词馆诸公,因四库馆开,馆务热闹,奢侈之风既成,不复昔日之清苦高雅。(《病榻梦痕录》卷上)

2. 六月,御史曹锡宝参劾和珅家奴刘全服用奢侈、器具完美,恐有倚借主势,招摇撞骗。乾隆皇帝怀疑系纪昀因上年海升殴死伊妻吴雅氏一案,对和珅心怀仇恨,嗾使曹锡宝参奏,以图报复。(《东华续录》乾隆103)

3. 七月二十四日,阅旧题张氏重刊《广韵》,疏所未及,再书其后。(〈书张氏重刊广韵后〉)

4. 长子汝佶卒。(〈传略〉附录)

5. 撰〈聚星砚铭〉、〈怡轩老人传〉。

39.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64岁)

1. 正月,迁礼部尚书(《东华续录》乾隆105),充经筵讲官。(〈传略〉、〈命充经筵讲官恭谢折子〉)

2. 三月,《四库全书》续缮三部告成。(《朱筠年谱》)

3. 帝驻跸山庄,偶阅文津阁书,发现错谬甚多,即众臣校阅文渊,文源二阁书。纪昀自认复阅明末诸书,并与陆锡熊分赔文渊、文源、文津三阁书籍,所有应行换写篇页,其装订、挖改之工价。总校官陆费墀受罚独重,致郁郁而殁,犹将原籍家产抄出,作为添补江南三阁办书之用。(《四库全书档案辑刊》)

4. 冬,以校勘《四库全书》至避暑山庄。(〈槐西杂志〉卷二)

5. 是年十二月八日,同年曹学闵卒。(〈曹宗丞逸事〉)

6. 是年,管鸿胪寺印钥。(此据〈墓志铭〉,〈传略〉则为次年。)

7. 撰〈御制题朱载堉琴谱乐律全书恭跋〉。

40.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65岁)

1. 十月,上谕允许词馆诸臣及士子赴翰林院将《四库全书》底本检出钞阅。(《东华续录》乾隆108)

2. 秋,以校勘《四库全书》至避暑山庄。(〈槐西杂志〉卷二)

3. 赐紫禁城骑马,充武会试正考官。(此据〈墓志铭〉及《汉学师承记》,《清史稿》本传则在次年)

4. 陆费墀卒。(《四库全书答问》)

5. 作〈鹳井集序〉,述与郭可远、可典兄弟情谊。

6. 王昶外迁江西布政使离京前夕,纪昀邀在京同年夜集,为其饯行。王昶有〈纪晓岚大宗伯招诸同年夜集〉一诗志之。

7. 纪昀以所藏《顺治十八年缙绅》一函,请法式善题跋。(法式善〈纪晓岚尚书藏顺治十八年缙绅跋〉)纪昀后有〈复法时帆祭酒书〉。

8. 是年撰有〈礼部奏进御笔太常仙蝶诗拓本折子〉、〈宣示御制补咏安南战国六律并序复奏折子〉、〈恭谢恩缓保定河间府属十四州县积欠折子〉、〈经筵御论恭跋〉、〈御制耕耤禾词恭跋〉、〈御制避暑山庄即事得句恭跋〉、〈户部陕西司员外郎季荀马公墓志铭〉。

41.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66岁)

1. 夏,纪昀以校勘《四库全书》至避暑山庄,成《滦阳消夏录》六卷,缮竟附题二首。

2. 六月,任大椿卒。(《朱筠年谱》)

3. 陆锡熊率员赴沈阳,复校盛京文溯阁书,明年竣事。(《四库全书档案辑刊》)

42.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67岁)

1. 三月十八日,遣三媳妇旋里致祭于四叔母,有〈祭四叔母文〉。

2. 八月,乾隆八十寿辰,纪昀撰著有〈八旬万寿锦屏赋〉、〈蛮陬贡象颂〉、〈礼部恭请举行万寿圣节庆典事折子〉、〈恭谢八旬万寿升秩岱宗展仪阙里直隶广学额免积欠加赈一月折子〉、〈祝厘茂典记〉、〈御制节前御园赐宴席中得句恭跋〉、〈御制寿民诗恭跋〉、〈经筵御论恭跋〉、〈御制云贵总督富纲奏缅甸国长孟陨遣使祝厘征并乞封号诗以赐奖恭跋〉、〈御八微耄念之宝恭跋〉等作。

3. 纪昀同年尹松林之子壮图,素与昀交往频密,时为内阁学士,以参奏不实莠言乱政,遭革职处分。

4. 五月十三日,六月、十一月、腊月皆有砚铭。(《阅微草堂砚谱》)

43.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68岁)

1. 正月,调纪昀为左都御史。(《清史稿?部院大臣年表》)

2. 七月,跋蒋秋吟〈考具诗〉。(〈书蒋秋吟考具诗后〉)

3. 撰〈如是我闻〉四卷,七月二十一日题序。

4. 七月,挚友周永年卒,年62。(章学诚〈周书昌别传〉)

5. 正月,同窗李绶卒。夏,昀为之跋自定年谱。(〈书李杏浦总宪年谱后〉)

6. 夏,王昶邀纪晓岚、韦慎占、吴冲之、陆健男等至其寓小集,并有诗记之。( 王昶〈暑中韦慎占、纪晓岚、吴冲之、陆健男招集寓斋〉)

7. 有〈宣示《御制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复奏折子〉、〈恩赐《御制石刻蒋衡书十三经于辟雍序》墨本恭谢折子〉。

44.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69岁)

1. 正月,友曹锡宝卒,年74岁。(《知足斋文集》)

2. 正月,陆锡熊病逝于前往重校文溯阁《四库全书》的途中。(王昶〈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陆君墓志铭〉)

3. 二月,刘墉赠黻文砚一方。后蒋师籥题此砚曰:「城南多少贵人居,歌舞繁华锦不如。谁见空斋评砚史,白头相对两尚书」、桂馥铭此砚曰:「刘公清苦得院僧,纪公冷陗空潭冰」,足见两公性情。(《阅微草堂砚谱》)

4. 春,四至避暑山庄校勘《四库全书》。(〈槐西杂志〉卷二)

5. 四月,从侄纪汝伦(虞惇)从至滦阳重校文津阁《四库全书》,以所著《逊斋易述》呈阅,因为之序。(〈逊斋易述序〉)

6. 以畿辅水灾奏请截留宦粮万石,设十厂账饥。得旨,六月开厂,自夏季至明年四月,全活无算。(汪德钺〈纪晓岚师八十序〉) 复参奏监赈御史不亲督放,玩视民瘼,治罪褫职有差。( 〈传略〉)

7. 六月,其孙纪树馨录其所志成〈槐西杂志〉,因自序。

8. 八月,复迁礼部尚书,仍署左都御史。(〈传略〉)

9. 十二月,奏请考试《春秋》,不用胡安国传,以后《春秋》题,俱以《左传》本事为文。(〈传略〉)

10. 有〈宣示《御制圭瑁说》复奏折子〉。

45.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70岁)

1. 五月,作〈再题桐阴观弈图〉二诗。

2. 七月二十五日,〈姑妄听之〉四卷成,并自序。

3. 十一月,门人盛时彦跋〈姑妄听之〉,引述一段纪昀对小说叙事的观念。

4. 冬,作〈题陆耳山副宪遗像〉一诗以悼陆锡熊。

5. 是年,为德州李东圃《周易义象合纂》一书作序,序中阐述自己对《周易》以及《周易》研究的见解。

46.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71岁)

1. 三月,考试教习,有〈甲寅三月考试教习柬同事冶亭云房二宗伯古愚司寇〉一诗赠铁保、刘权之、虔礼宝。

2. 春,应朝鲜贡使通文馆教授金成中之请,为《李参奉诗钞》作序,对其诗不为门户、流派所拘,而能直书性情,评价颇高。并称文士谈艺,亦应无中外之岐,足见昀之胸襟。

3. 五月,因旱祈雨,礼部举行迟误,奉上谕罚俸二年。(《东华续录》乾隆117)

4. 冬,结识朝鲜冬至正使洪良浩,对其诗文大加称赏,相互引为知音,因为其诗文集作序,(〈耳溪诗集序〉、〈耳溪文集序〉)后并有书信往来。(〈与朝鲜洪耳溪书〉、〈再与朝鲜洪耳溪书〉)

5. 作〈黎君易注序〉,进一步阐明自已的易学观点,力辨汉《易》与宋《易》各立门户,空言聚讼之是非。

6. 伊秉绶辑纪昀砚铭草稿,装之成册,赵怀玉次韵题后。(《亦有生斋诗集》卷14)

7. 汪中往杭州检校文澜阁书,卒于西湖旅次,年51岁。(《朱筠年谱》)

8. 朝鲜使臣郑东观对纪昀的评价为,「文学则礼部尚书纪昀、翰林学士彭元瑞,博雅赡敏,最于廷臣」。(《朝鲜李朝实录?正宗1 8年》)

9. 共计有七本替各地因蠲缓积欠税赋的谢恩折子,可以看到纪昀为民请命的一面。〈恭谢巡幸天津分别蠲免经过地方并所属州县积欠折子〉、〈恭谢恩缓直隶一百七州县新旧额赋仓榖折子〉、〈恭谢恩恤直隶八十三州县贫民分别赈借口粮折子〉、〈恭谢恩命截漕拨帑筹备直隶赈务折子〉、〈恭谢恩谕直隶总督实心赈恤正定等府属被水州县折子〉、〈恭谢恩免河间天津各属积欠官修大明元城民堤赏给所借籽种折子〉、〈恭谢恩加银米赈恤直隶并免三十三州县积欠折子〉。

10. 是年撰有〈都察院左都御史杏浦李公合葬墓志铭净〉、〈德宏王公合葬墓志铭〉、〈刘文定公配许夫人墓志铭〉。

47.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72岁)

1. 四月初八日,元配马氏卒。(《景城纪氏家谱.生卒谱》)

2. 四月,以礼部尚书兼署左都御史,复充殿试读卷官。(〈传略〉)

3. 其孙纪树馨录其所课诸孙举业之诗,成《我法集》二卷。七夕,自题序,重阳,陈若畴跋于后。

4. 冬,结识朝鲜进贺副使徐有功(明皋),并为其文集作序。(〈明皋文集序〉)

5. 诗人张腾蛟(孟词),已登贡士,未及殿试而卒于京师,画家伊秉绶为其绘像,纪昀又为遗像题诗三首。(〈题张孟词进士遗照〉)

6. 纂《八旗通志》,仿《汉书艺文志》例,搜求《四库》之遗籍,隋珠和壁,多得诸蠹简之中。序中亦表达对「诗穷而后工」一说的见解。(〈月山诗集序〉)

7. 作〈郭茗山诗集序〉,序中表达对「诗言志」一说的见解。

8. 是年撰有〈恭谢恩加展赈直隶二十四州县县折子〉、〈恭谢恩缓直隶上年被水州县春季新赋折子〉、〈恭谢恩免直隶五十二川县积欠旗租折子〉。

9. 纪昀拟乾隆禅位授受礼。(王昶《蒲褐山房诗话》)

10. 自去年结识朝鲜洪良浩,结为良友。本年因朝鲜使臣郑尚愚归轺之便,又奉书〈与朝鲜洪耳溪书〉一函,附奉水蛀砚一方、白玛堖搔背一件、郎窖水中丞一件、葛云瞻茶注一件,各系以小诗一首,作〈以水蛀砚水中丞搔背茶注赠朝鲜国相洪良浩各系小诗〉。

12. 长至日铭其取自那彦成之砚,并有〈绎堂尝攫取石庵砚后与余阅卷聚奎堂有砚至佳余亦攫取之绎堂爱不能割出砚来赎戏答以诗〉诗一首。(《阅微草堂砚谱》)复有〈题绎堂砚〉一诗。

13. 十一月十六日,《四库全书总目》刷印装潢竣工。( 〈原户部尚书曹文埴奏刊刻《四库全书总目》竣工刷印装潢呈览折)

48. 嘉庆元年丙辰(1796,73岁)

1. 正月初五,嘉庆「皇帝奉太上皇帝茶宴重华宫联句」以风字砚赐礼部尚书纪昀。(《阅微草堂砚谱》)

2. 正月,有〈寄怀洪良浩〉诗一首。

3. 春,充会试正考官,撰〈丙辰会试录序〉,论及科举制义文体的演变。〈嘉庆丙辰会试策问五道〉透露出许多纪昀学术上的见解。

4. 是科所取之士,关系最密者,有陈鹤、汪德钺、赵慎珍、龚丽正、汪守和等。陈鹤为《纪文达公遗集》作序。龚丽正曾请他为其父敬身撰墓志铭〈云南迤南兵备道匏伯龚公墓志铭〉。赵慎畛颇为纪昀所赏识,纪昀为跋其舅氏手札,作〈书王孝承手札后〉。江德钺尤为纪昀所赏识,称之「竟从万马中,得此千里骏」(〈题汪锐斋蕉窗读易图〉)。

5. 六月,调兵部尚书。(〈调补兵部尚书谢恩折子〉)。

6. 六月十五日,邵晋涵卒,年55岁。(《朱筠年谱》)

7 . 七月,孙士毅卒,谥文靖,年77岁。(《疑年绩录》)

8. 七月,为刘峨撰〈兵部尚书刘恪简公合葬墓志铭〉。

9. 九月,为李封撰〈前刑部左侍郎松园李公墓志铭〉。

10. 秋,学者桂馥出任云南永平县知县,昀赋诗〈送桂未谷之任滇南〉送行。

11. 十月,丙戌,调纪昀为左都御史。(《东华续录》嘉庆1)

12. 撰〈伯兄晴湖公墓志铭〉,对于了解纪昀的家庭及其本人的身世、性情,均有裨益。

13. 为其子汝佶之友撰〈题蒋秋吟保阳诗后〉。纪昀曾为其《津门诗钞》、《考具诗》等制序,也为其父遗照题诗。足见其与蒋诗关系之密。

14. 为其亡友诗集撰〈袁清悫公诗集序〉,序中对王渔洋与赵执信诗论之争表达己见。

15. 是年撰有〈太上皇帝纪元周甲授受礼成恭进诗册折子〉、〈宣示《圣制书虞书舜典集传》复奏折子〉、〈迈古论〉、〈圣制十全老人之宝说恭跋〉、〈祭理藩院尚书显庭留公文〉。

49. 嘉庆二年丁巳(1797,74岁)

1. 六月,撰〈刑部河南司员外郎前江苏按察使司按察使检斋王公墓志铭〉,文中可窥见他对海升妻死一案获谴之人王士芬等的同情与不平。

2. 八月,迁礼部尚书。大学士阿桂卒。(《东华续录》嘉庆4)

3. 秋,观菊于积庆亭家,庆亭出其祖父静逸经义数十首相示,纪昀为之作〈积静逸先生经义序〉。

4. 秋,汪德钺作《周易反对互图》,并绘蕉窗读易图一帧以示纪昀,昀为题〈题汪锐斋蕉窗读易图〉五言长诗一首。

5. 奉命诠解《洛神赋》语,有覆奏折子〈奉命诠解《洛神赋》复奏折子〉。

6. 桂馥以簪花骑象图见寄,纪昀为其作〈题桂未谷簪花骑象图〉。

7. 有〈怀朝鲜洪良浩〉诗,并有一函与洪良浩之子洪薰谷〈与朝鲜洪薰谷书〉。

50. 嘉庆三年戊午(1798,75岁)

1. 二月八日,与同仁十五人小集,有诗并序。(〈曹慕堂宗丞家庆图〉)

2. 五月,扈从滦阳。(〈滦阳续录〉卷1 )在滦阳之日,撰〈田侯松岩诗序〉。

3. 七月,〈滦阳续录〉六卷成,自为序。

4. 十月,纪昀为刘墉所赠砚作砚铭,中有「迦陵四六,颇为后来所嗤点,余撰《四库全书总目》,力支柱之」之语,是为纪昀直言撰写《四库全书总目》之例。(《阅微草堂砚谱》)

5. 是年撰有〈内务府郎中黄钟姚公墓表〉、〈振斯张公墓志铭〉、〈化源论〉、〈绿琼砚铭〉、〈仿宋砚铭〉。

51. 嘉庆四年己未(1799,76岁)

1. 正月初三卯时,乾隆帝崩于乾清宫。正月十八日,嘉庆帝赐和珅自尽,往年因和珅而见斥之纪昀好友御史曹宝锡、尹壮图皆获平反。(《东华续录》嘉庆7)

2. 二月,奉命充高宗实录馆副总裁。(《东华续录》嘉庆7)

3. 三月,朝鲜书状官徐有闻称「和珅专政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王杰、刘墉、董诰、朱珪、纪昀、铁保、玉保等诸人,终不依附」。( 《东华续录》嘉庆7)

4. 三月十四日,为门人汪德钺讲授诗之源流派别,并出示高祖厚斋诗稿,命汪题跋。汪作〈纪厚斋先生诗跋〉。(《四一居士文钞》卷5)

5. 四月,尹壮图归籍,纪昀撰〈尹太夫人八十序〉为其母寿。

6. 四月二十日,充殿试读卷官。(《仁宗实录》卷43)

7. 十月初六日,充武会试正考官。(〈壬戌会试录序〉)有诗〈巳未武会试阅卷得诗四首〉、〈叠前韵四首〉。

8. 十一月,朝鲜使节对纪昀有「风流儒雅推纪昀」、「今行购求时,当世所称藏书名儒,多与之往复质问,则自内阁书下之书目,或不辫其等义例,何人编刻,而独昀一人,取诸腹笥,年经月纬,始终源流,洞如烛照。所著古文,本之以经术,绳之以检押,纯正优余,无愧为当世名家」之评价,副使徐滢修且称「书下诸册遍问于藏书宿儒,而多不能辨其何等义例,惟礼部尚书纪昀洞悉其源流……纪昀之文学言语,尊尚朱子」。(《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卷12,正宗23年)

9. 王昶入都哭临,同年曹学闵之子锡龄设宴招待他与纪昀。王昶有诗〈曹侍御定轩锡龄招同纪宗伯晓岚小集〉志之。

10. 门人伊秉绶出守广东惠州,纪昀以诗〈题卢沟折柳图送伊墨卿出守惠州〉赠别。

11. 孙纪树馨由荫生选授刑部江西司员外郎。(〈孙树馨由荫生选授刑部江西司员外郎谢恩折子〉)

12. 密友兼亲家戈源(仙舟)卒,昀为作〈戈太仆传〉。

13. 有〈裕陵奉安礼成特加礼工二部堂司官各二级谢恩折子〉。

52. 嘉庆五年庚申

(1800 ,77岁)

1. 正月,兵部尚书金士松卒,为撰〈兵部尚书刘恪简公合葬墓志铭〉。

2. 有〈天然砚铭〉。(《阅微草堂砚谱》)

3. 闰四月,江苏布政使方昂卒,为撰〈江苏布政使司布政使坳堂方公墓志铭〉

4. 八月,《阅微草堂笔记》五种二十四卷,编定刊行,门人北平盛时彦作序。

5. 九月,云南迤南兵备道龚敬身卒,龚敬身与昀同校四库书,最相契,应敬身之子丽正所请,为撰〈云南迤南兵备道匏伯龚公墓铭〉。

6. 为朝鲜医学著作《济众新编》作序,举编纂《四库全书》时,于子部14家,独以农家居四,而其五为医家之例,特申重视实用之学之意。

7. 汪德钺就属吏见长官不长揖而半跪的问题上书纪昀,纪昀准其议,此后礼部遂废半跪而复长揖之礼。(〈上大宗伯纪晓岚师书〉)

8. 应甲戌同年姜炳璋之孙之请,为姜着《诗序补义》作序,篇中对《诗经》研究史的源流派别,条分缕析,辨非论是。通过此序,可概知《四库全书》之《诗类》的发凡起例与纪昀对汉宋学之争的学术观点。(〈诗序补义序〉)

53. 嘉庆六年辛酉(1801,78岁)

1. 夏,王昶以诗咏怀纪昀。(〈长夏怀人绝句?河间纪宗伯晓岚〉)

2. 十一月八日,充会典馆副总裁官。(《仁宗实录》卷90)

3. 侍郎童鹤街卒于学使任,昀为其诗稿作序,序中言及自身的创作经历与心境。(〈鹤街诗稿序〉)

4. 长至前六日、八月三十日、十月,凡四次题砚,有两题〈宋太史砚铭〉、〈挈瓶砚铭〉、〈琴砚铭〉。

54. 嘉庆七年壬戌(1802,79岁)

1. 三月,充会试正考官,撰〈壬戊会试录序〉、〈嘉庆壬戌会试策问五道〉。序中对于以经义(即八股文)取士的源流正变和发展演变的历史做了概述,对于了解科举制度史,有参考的价值。

2. 因上年直隶遭灾,分别蠲缓各项应征租赋仓榖,纪昀有谢恩折子〈恭谢恩抚直隶灾区分别蠲缓各项应征租赋仓榖折子〉,后又有〈恭谢恩减秋狝木兰经过地方额赋折子〉。

3. 纪昀的门人、朋友、惠州知府伊秉绶,因粤东天地会起事,以失察参戍军台。(《东华续录》嘉庆16)

4. 二月朔日、三月三日、四日、长至日、七月二十八日,有〈仿西汉五凤砖砚铭〉、〈龙尾石砚铭〉等砚铭。

5. 有〈大学士六部尚书奉旨议奏安南国长阮福映请赐名南越折子〉。

55. 嘉庆八年癸亥(1803,80岁)

1. 铁保以淄石砚见寄,纪以〈冶亭巡抚山东寄余淄石砚戏答以诗〉答之。

2. 二月,门人蒋士铨乞为赵渭川《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诗钞》作序,昀于序中分析诗义流派的一段议论,为纪昀诗论的重要资料。后又为赵渭川新修《安阳县志》作序,对于修志体例的意见,也颇有参考的价值。

3. 四月初二日,上谕,以高宗御制诗文,及续办《方略》、《纪略》等书,应续缮于《四库全书》内,命纪昀办理之。(《仁宗实录》卷111)

4. 六月十五日,八十生辰。嘉庆帝特命上驷院卿常贵颁赐珍品,纪昀有谢恩折子。门人汪德钺的寿序,别开生面,描述了纪昀不为常人所知的形象。尤其称「平生讲学,不空持心性之谈,人以为异于宋儒,不知其牖民于善,防民于淫,拳拳救世之心,实导源洙泗。……此与濂洛关闽拯人心沉溺者,意旨不若合符节欤?」颇有参考之价值。(〈纪晓岚师八十序〉)

5. 六月,命署兵部尚书并教习庶吉士。(〈命署兵部尚书并教习庶吉士谢恩折子〉)

6. 七月,以孝淑皇后奉安事宜,办事王大臣具奏仪折措词不当,遭受牵连处分。十月,以孝淑皇后奉安礼成,宽免处分。(《仁宗实录》卷116)

7. 山东巡抚议以肥城邱氏为左丘明后,疏请增设左丘明世袭五经博士。礼部议时,纪昀采纳汪德钺所提出「三不可信」的意见(〈请立肥城邱氏为左氏博士私议〉),竟罢其请。(〈礼部议奏山东巡抚疏请增设左丘明世袭五经博士折子〉)

8. 为刘墉临王右军帖书后,明言自己不善书法。(〈书刘石庵相国临王右军帖后〉)

9. 上〈请敕下大学士九卿科道详议旌表例案折子〉,为烈妇「猝遭强暴,力不能支,捆缚捺抑,竟被奸污者」「例不旌表」不近人情的规定翻案,议奏报可。

10. 跋《平定三省纪略》,直言白莲教乱事,由于民志之怨诽,而民志之怨诽,由于官役之侵蚀,是其故在官不在民也。(〈御制平定三省纪略恭跋〉)

11. 疾作,上命军机章京富绵率医官王诏恩视之。(〈传略〉)

12. 是年正月、二月三日、六月望日、六月、七月中秋前二日题〈井栏砚铭〉、〈红丝砚铭〉、〈墨注砚铭〉、〈淄水石砚铭〉等砚铭。

13. 有〈六月十五日八十生辰特命署上驷院卿常贵颁赐珍品谢恩折子〉、〈御制辛酉工赈纪事序恭跋〉。

56. 嘉庆九年甲子(1804,81岁)

1. 二月,作〈云龙砚铭〉曰「文无定法,是即法在」。

2. 五月十日,在刘墉赠砚上镌道「余与石庵(刘墉)皆好蓄砚,每互相赠送,亦互相攘夺,虽至爱不能割,然彼此均恬不为意也。太平卿相,不以声色货利相矜,而惟以此事为笑乐」。

3. 十二月庚辰,刘墉卒,谥文清。(《东华续录》嘉庆18)

4. 子汝传擢滇南知州,孙树馨升任刑部陕西司郎中。有谢恩折子。(〈孙树馨推升刑部陕西司郎中谢恩折子〉)

5. 山东巡抚铁保申辩前疏,并另请设汉儒郑玄世袭五经博士,昀有〈礼部议奏山东巡抚申辨前疏并另请增设汉儒郑元世袭五经博士折子〉,考证其纰缪处凡十条以驳之。

6. 是年正月、二月二日、三月六日、三月十一日、四月、五月十日、长至前四日、六月、七月、八月、重九、九月望日、九月、十月、冬至前三日,有〈竹节砚铭〉、〈卷阿砚铭〉、〈青花砚铭〉、〈荔枝砚铭〉、〈圭砚铭〉、〈云龙砚铭〉、〈风字砚铭〉、〈水田砚铭〉、〈桃砚铭〉、〈月到天心砚铭〉、〈下岩石砚铭〉、〈金水附日砚铭〉、〈月堤砚铭〉等砚铭。

7. 作〈端本导源论〉。

57. 嘉庆十年乙丑(1805,82岁)

1. 正月二十六日,命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管国子监事。(〈命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并管国子监事谢恩折子〉)

2. 正月乙未,大学士王杰卒,谥文端。(《阅微草堂砚铭》)

3. 正月凡两次铭砚,有〈壶卢砚铭〉、〈竹节砚铭〉。

4. 二月四日,与朱珪连骑入内阁,同上翰林院中堂任。(〈墓志铭〉)

5. 二月十日,病。十三日,朱珪过门视疾。二月十四日酉时卒。谥文达。上遣散秩大臣德通带领侍卫十员,往奠茶酒,赏银五百两治丧,谥文达。(《清史稿》本传)

6. 仁宗撰〈御赐碑文〉、〈御祭文〉;朱珪作〈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管国子监事谥文达公墓志铭〉;刘权之、阮元的〈遗集序〉;江藩《汉学师承记》皆有纪昀生平之叙述。

[1]《知足斋文集》卷 5,页 25-29。清嘉庆十年 (1805)刊本。

[2]《闻妙香室文集》卷 14,清道光十五年 (1835)刊本。

[3] 清史稿校注编纂小组编纂,《清史稿校注》第 11册,台北:国史馆, 1986,页 9212-9213。

[4]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1。

[5] 中国书目季刊, 8:2, 1974.9。

[6] 翁方纲,〈坳堂集序〉,《复初斋文集》卷 4,续修四库全书第 14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页 22。

[7] 陈鹤,《纪文达公遗集》序,《纪晓岚文集》第三册页 729。

[8] 阮元,《纪文达遗集》序,《纪晓岚文集》第三册页 727。

[9] 钱林,《文献征存录》卷八,咸丰八年 (1858年 )有嘉树轩本,页 76。

[10]《存素堂文集续集》卷 2,《续修四库全书》第 147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历史上的萧太后(燕云台萧燕燕历史人物原型是谁?萧太后和韩德让有孩子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