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的“清君侧”,“清君侧”到底是什么意思?
“清”,清除;“君”,一般泛指皇帝,从字面的意思是:皇帝是好皇帝,但是身边大臣不好,是奸臣,所以要把皇帝身边的奸臣除掉,让皇帝不受奸臣的影响,天下不就好了吗?可事实恰恰相反,“清君侧”根本的目的,就是造反,只不过这个说法好听。
中国历史上有四次规模很大的“清君侧”,但只有一次成功了,可见造反不是成功概率很大的事情,成功了,是万里江山的主人,失败了,万里江山都没地埋。所以,成功概率不大。
第一次,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
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封地。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后因战略失当,被汉廷和梁国联手平定,七大功臣为:汉廷方面周亚夫、窦婴、栾布、郦寄,梁国方面刘武、张羽、韩安国。
第二次,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第三次,孛罗帖儿木。元朝末年,元顺帝和皇太子一党起了冲突,后来元顺帝和皇太子和好后,皇太子又要求元顺帝讨伐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是当时最大的军阀,此时正在和元庭另一个军阀在争抢的盘中。
突然听到皇太子要征伐他,气得他两次率军攻打元大都。这两次进攻元大都的时候,他都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进攻的。最终孛罗帖木儿杀死了皇太子身边两个近臣来发泄,然后掌管了朝政。但因为秽乱后宫,酗酒杀人,引起了元顺帝的不满。最终孛罗帖木儿被暗杀致死,他的清君侧也以失败而告终。
.第四次,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他将宗室二十五人(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藩王,分驻北部边境和全国各战略要地,想要以此加强皇室自身的力量。
这些藩王并不同于前朝的闲散王爷,尤其是他们掌握有一定的兵权。而由于要经常出兵讨伐北元残余势力,因此镇守北部便将的藩王兵权更重,例如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燕王朱棣更是握有“节制沿边士马”的重权。当时作为皇位继承人的皇长孙,朱允炆对此忧心忡忡,继位后,很快便开始了削藩大业。继位还不足一个月,建文帝便以谋反为由将周王朱橚削为庶人。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建文帝又连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全部将其废为庶人。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齐王朱榑被软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岷王朱楩也被废为庶人,迁往漳州。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遣使入京奏事,使者在齐泰等人审讯下供出燕王异状,于是建文帝降下密旨,令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逮捕燕王府官属,张信逮捕燕王本人。但张信却向朱棣偷偷泄露了消息,于是朱棣用计诱杀了张昺、谢贵,随即以燕王府私兵八百人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
朱棣拿出朱元璋写的《皇明祖训》,里面提到这么几句话:“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或领正兵讨平。” 朱棣就说,我这侄子本来是好孩子,但他身边都是坏蛋,我得去清理这些坏人。于是燕王“师出有名”地造反便在民间传开了。
在控制北平后,朱棣以“尊祖训、清君侧,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开启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在建文帝和朝廷的一系列脑残作死操作下,最终取得了胜利。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攻破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这就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成功的“清君侧”,结果是不但“清”了“君侧”,连“君”也一起清了,清完以后,自己当了“君”。
回顾这四次“清君侧”,成本都太高,而且结局只有两个极端,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成功了自然最好,可爱江山亦可爱美女,如果失败了,垂败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