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古代的皇帝,我们就很容易想到他们后宫佳丽三千,膝下子孙成群。确实,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就连寻常人家都为了传宗接代而焦头烂额,帝王之家又怎会容忍自己败在这一步呢。可在奇葩帝王扎堆的明代,还真有位“不落窠臼”的好汉,在位二十二年却没留下一男半女。这位奇葩帝王,便是明代第三代君主明成祖朱棣。
一、弱水三千只饮一瓢?
朱棣一辈子活了六十四年,其中有二十二年还是在做皇帝。但他一生却只有一位正妻,且这位正妻还是整个明代出身最显赫的皇后——仁孝文皇后徐氏。徐氏的父亲是大明第一功臣徐达。朱元璋还在世时,鉴于徐达的功劳和徐氏的“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他就亲自做主为朱棣求娶了徐氏。
洪武九年(1376),时年十七的朱棣与时年十五的徐氏结为夫妻,徐氏即始为燕王妃。后来的种种迹象表明,这对夫妻十分恩爱,对彼此分外忠诚:在朱棣韬光养晦期间,徐氏将燕王府管理得井井有条,“后理王宫政甚治”,为朱棣提供了稳固的支持;靖难之役期间,李景隆围攻北平,留守的徐氏亲自上阵守城;朱棣在称帝前有四子五女,其中有六人都可以确认是徐氏所出……
就明确的史料来看,徐氏诞下的最后一个儿子即为生于洪武十六年(1383)的朱高燧,最后一个女儿即为生于洪武十八年(1385)的咸宁公主。彼时徐氏不过二十出头,朱棣距离称帝也还有十余年。因而若是朱棣只爱徐氏,那么两人为何之后再未孕有一男半女?
这一时段的原因我们或许还是得从徐氏身上去寻找。因为在咸宁公主出生后,燕王府还迎来了幼子朱高爔和幼女常宁公主。这一子一女的生母皆不详,但基本都与徐氏无关。因而在诞下咸宁公主后,徐氏很有可能落下了毛病,以至于后来十余年间都不能再与朱棣孕育后代。
不过话说回来,在十几年间朱棣只与他人诞下两个孩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还是能说明这位刚果善断的帝王对结发之妻徐氏的深爱。不然依凭朱棣的地位,别说是开枝散叶了,就是他想再废立三五个皇后、贵妃,大臣们也拦不住。
二、外族女子不得生育?
在徐氏去世后 ,朱棣其实也宠爱过其他妃嫔,诸如王贵妃、权贤妃、张贵妃、任顺妃、陈丽妃等人。
张氏与徐氏出身类似,其父堪称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故而在徐氏死后至王氏被册立为贵妃期间,极有可能是张氏在接替徐氏以执掌后宫。而王氏虽是在朱棣称帝后才入宫的良家子,却也是继徐氏之后的又一能理解朱棣之人,故而亦深得恩宠。
可彼时与其说朱棣爱张贵妃或王贵妃,倒不如说他是把他们当朋友和下属。真正讨朱棣之欢心,让朱棣重得鱼水之欢的,是来自朝鲜的权贤妃、任顺妃、崔惠妃等人。这几位外族妃嫔都是在朱棣称帝后由朝鲜进贡而来的美人。尤其是权贤妃,青春靓丽、多才多艺,极得朱棣喜爱。
只可惜权贤妃红颜薄命,于永乐八年(1410)秋即亡故。多年后,有一吕姓宫人举报是另一吕姓宫人投毒害死了权贤妃,朱棣即将整个宫中的吕姓宫人赶尽杀绝。结果投毒一事被查明是吕姓宫人和与其私通的鱼姓宦官对另一宫人的陷害,以至于最终惹得朱棣斩杀宫人近三千,史称“吕鱼之乱”。
由此来看,朱棣对权贤妃的爱和对徐氏的爱恐怕是难分高下的。那么权贤妃为何也没能为皇室诞下一男半女呢?在权贤妃死后,其他数位受宠妃嫔为何也未能为皇室开枝散叶呢?这或许与她们的外族身份有关。
在古代,“混血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受欢迎。即便是开明如盛唐,唐太宗的混血女儿也会因血统而不受重视。到了理学严明的明代,帝王之家就更不能接受后代身上融入异族之血。再加上朱棣称帝时,出于正妻徐氏的嫡子、嫡女都已经长大成人,权贤妃等人也就更没有诞下子嗣的必要了。
三、明成祖朱棣自己的问题?
不过在《朝鲜王朝实录》中,朝鲜人还记载了另一种关于朱棣在称帝后再无新子女的说法——问题出在朱棣自己身上。这一说法未见于我国史料,亦无其他有力证据,故而可信度有些堪忧 。不过它好歹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以另一种视角为我们勾勒了明成祖的形象。
归根结底,我们对皇子皇女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有关 。而像朱棣这样早就有靠谱嫡长子的人物,称帝后不再有其他子嗣反倒能避免许多困扰。至于这背后还有多少深情厚意和不可言说,那恐怕还是朱棣本人最清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