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的主要内容(少年闰土叫章运水,我也不是鲁迅,说说《少年闰土》之外的事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都是关于鲁迅的内容,其中第一篇就是第24课《少年闰土》,本文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在《故乡》这篇文章中,塑造了闰土、"豆腐西施"杨二嫂,"迅哥"等人物形象。
课文《少年闰土》是从《故乡》中选取的一部分内容,课文的注释也明确写着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所加。而课文的内容就是写的小说中闰土年少时的事情。作为一篇经典的课文,少不了要背诵的,课文第一自然段,相信很多同学仍然能背诵地滚瓜烂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一段刻画出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形象,接着作者写了听少年闰土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瓜地刺猹几件事,其间也表现出了"我"对闰土的羡慕。
课堂上,很多老师喜欢把文章中的"我"当成了鲁迅,然而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小说大部分是虚构的,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章中的"我"并不是鲁迅本人,文章中的闰土现实中也不叫闰土。
闰土是章运水
闰土的原型是存在的,他是鲁迅根据自己童年的好友章运水为原型而塑造的人物。章运水的父亲叫章福庆,章福庆就是文中的那个忙月。章运水可能是五行缺水所以名字里带水,而"运"和"闰"发音相似,只是最后鲁迅把"运水"改成了"闰土"。
我不是鲁迅
《少年闰土》中只有第一人称"我",而文中也没有提到"我"是谁,但是在《故乡》中明确的写到了"我"是"迅哥"。而迅哥并不是鲁迅本人,他只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作者鲁迅用第一人称创作的作品,也并不就是鲁迅。
《少年闰土》之外的事儿
《少年闰土》是《故乡》中的一部分,那《故乡》中还写了什么呢?
《故乡》写了"我"("迅哥")回阔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要卖掉老宅以及一些老宅里的东西。母亲提前把我要回故乡的事儿告诉了我童年的好友闰土,然后就是迅哥回忆和闰土的童年往事,就是课文《少年闰土》的内容,后来写见到了闰土,此时的他已经苍老的不堪。
迅哥喊了:
"啊!闰土哥,——你来了?……"
而闰土却恭恭敬敬地喊了迅哥一句:
"老爷……"
此时迅哥带了自己的侄儿宏儿(有人说这个宏儿的原型是鲁迅三弟周建人的儿子,也有说是完全虚构出来的人物)和闰土的第五个儿子水生(原型是闰土的大儿子,名叫章启生)成了好朋友,就像当年的迅哥和闰土一样,他们俩一起去玩了,不知道水生会不会给宏儿讲瓜地刺猹,讲雪地捕鸟,讲跳鱼儿,讲拾贝壳……
迅哥因为要卖老宅就让闰土随便挑选一下能用的东西,在迅哥离开的时候,闰土和他的女儿还划船送了迅哥一程。
《故乡》中并没有提及后来闰土的去向,现实生活中的章运水在和鲁迅一别后,鲁迅到南京求学,后又去日本求学,最后在异地工作。而章运水则是在父亲章福庆死后,又重复过上了父亲一样的日子,一个"标准地道"的农民,后来因大旱,把自己的那片海边的沙地也卖了,生活的压力下闰土"章运水"因背部脓疮无钱医治最终死去,水生"章启生"也延续了闰土的命运,他和父亲章运水,一样辛勤,一样无助,一样积劳成疾。在儿子章贵(闰土的孙子)3岁那年,父亲章启生彻底倒下了。值得欣慰的是,后来在鲁迅之子周海婴的帮助下,章贵进入了绍兴"鲁迅纪念馆"工作。
再说回《故乡》,除了塑造了闰土这个人物外,豆腐西施杨二嫂也个性鲜明。在迅哥的记忆里,杨二嫂长得漂亮,豆腐生意也不错,只是二十多年后回故乡再见的时候,她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而且贪婪,尖酸刻薄,还做了诬陷闰土的事情,通过杨二嫂的话语,我们知道了迅哥离开故乡的这些年,放了道台(当官了)、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这些话语不知道是杨二嫂瞎掰,还是确有其事,如果确有其事,更证明了文中的迅哥不是鲁迅了,因为这几条都不太符合鲁迅的实际情况。
当然《故乡》中最经典的还是文中的最后那句话,也作为本篇的结语吧: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文集中小学必读书目 ¥29.8 购买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