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历史课本,是如何写中国的?仅有20页,记载了6个中国人
华夏文明历史悠久,世人常说五千年之华夏,正是如此。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从原始部落到初建政治形态,再到帝王权利的高度集中,这是中国政体的发展演变,也是中国历史的不断更迭。
但是在美国的历史课本中国,惟独只用了20页来记述中国的发展史,这难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上,在这20页当中,只有6个中国人出现在了其中。那么,这几个人都是谁呢?接下来我们就走进美国的历史课本中,看一看他们是如何记录我泱泱华夏历史的。
孔子的思想声名远扬
在美国的历史书中,之所以会关用短短的20页介绍了中国的政治发展历史,是因为美国的发展史比中国短很多。所以,美国只能从自己国家独立后开始介绍,那么对于中国以往的历史,美国还是不了解的。
所以,在美国的历史课本上,对于很多中国的名人也只能一带而过。而有6位是作为重点介绍的。
作为美国历史课本中浓墨重彩的一位,就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孔子在我国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因为他的儒家思想对于中国历朝历代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应用在治国之道上,还可以应用在对自己的鞭策上,所谓:修身,齐家、治天下,就是孔子思想的意义。
而孔子也并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英雄,在美国,孔子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因此,孔子才可以被作为一个著名的人物,写进美国的历史课本中。
在早年间,孔子周游列国,与很多学者进行交流,或许这也为孔子的思想传播开辟了途径。再加上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国家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孔子的思想也传播到了国外。
对于美国而言,孔子的思想与国外的大思想家苏格拉底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历史书上对其的介绍也是以大思想家、哲学家的身份为出发点的。
除了孔子以外,还有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几位君主,也出现了美国的课本是上。
四位帝王脱颖而出
第一位便是有着千古一帝之称的“秦始皇”。毕竟秦始大一统的故事人人皆知,并且还创立了中国的封建制度的开端,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发展有着巨大的转折意义。
在美国看来,大秦帝国也是几乎没有国家能与之相媲美的,如果有,可能也只有古罗马帝国了。因此,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得以出现在美国的历史书上。
第二位帝王就是秦朝之后的汉武帝,大家对汉武帝的评价可能不会像秦始皇一样丰满,但是汉武帝的确是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重要历史痕迹的人。
如果说,秦始皇是封建制度的创立者,那么,汉武帝就是封建制度的巩固者。他将多种治国思想融合到一起,控巩固了中国国的封建统治并且延续了几千年。
第三位便是李世民,李世民之所以会出现在其中,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大唐贞观之治的实施,使唐朝逐渐发展成了经济富强、政治稳定的安乐社会,也就是贞观盛世的降临。
第二个原因就是由于太平盛世的繁荣,致使唐朝的文化到达了一个繁荣的顶峰,唐文化的盛行,促进了唐朝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也将唐朝的文化传统传播到很多地区。因此,对于李世民的高度评价也是有原因的。
最后一位帝王便是千古女帝,武则天。如果说只是女性把握朝政,武则天一定不是唯一的一个。但是女性登上皇位,自立为王,并且将君主专制推向了一个顶峰,武则天绝对是唯一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人。
美国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也很高,在历史上,唯一能和武则天媲美的,也就是叶卡捷琳娜大帝了。作为封建制度中的一个传奇女帝而存在,能得到来自世界上的认可,也是意料之中。
以上就是出现在美国历史课本上的几位中国历代统治者,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与以上几位隶属于不同的部分,但是却在国外声名远扬。
文化交流的使者
这个人就是郑和,郑和之所以能登入美国教材,想必大家也知晓其中的原因,也就是郑和下西洋。但是这其中的前因后果,还有郑和的身份,也是世人津津乐道的对象。
郑和原本是贵族出身,而且家庭幸福美满。但是由于朱元璋发动了一场平叛云南的战争,导致郑和的家人被灭,自己也成为了俘虏。之后成为了一名小太监,进入了燕王朱棣的府邸侍奉。
由于郑和从小接受过教育,富有学识,很快便得到了燕王的赏识,对他委以重任。郑和也因为一次次的历练,逐渐成为了朱棣最信任的人。朱棣登基后,封郑和为正四品内监官,成为了朱棣的心腹。从此以后,郑和也开始了历时七次的下西洋任务。
很多人都以为郑和下西洋只是为了文化交流,其实不然,朱棣派他出去还有一个剿匪的任务。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随船人员将近三万人,先后共计剿匪五千多人,并且生擒海盗陈祖义。除了剿匪以外,才是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活动。
从永乐三年到宣德五年间,郑和先后到达了36个国家。秉承着明朝皇帝的和平交流友好原则,帮助很多地区恢复了和平,也建立起了明朝与多个国家间的交流的桥梁。即便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很艰难的,但是他还是抵挡住了压力,完成了使命。
美国或许也没有想到,在中国封社会中竟然会有如此大规模的外交行动,因此,将郑和的丰功伟绩记录在了课本之中。
结语
中国的历史悠久,甚至比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都要长很多,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拟的。
所以,美国对于中国并不了解,也自然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但是未来,中国的历史还会一直书写,不断超越。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