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后人记
张居正在1582年去世,万历皇帝哭得很伤心,毕竟陪了自己十年。感情也是有的,但是说他内心高兴也是真的,应该权力可以回到他手里,这才是皇帝最开心的。没过多久开始反对张居正的运动就开始了。他的改革中利国利民的政策都全部被推倒,也就是那句话人亡政息,在万历皇帝朱翊钧坚持不懈的努力近30年不上朝,于是大明王朝慢慢的走向了万劫不复。
人死后其实一了百了,张居正是解脱了。在这场反对张居正的运动中,最差的就是抄家的情景。当时朝廷下旨抄家,湖北的官员为了在皇帝面前邀功,提前把张居正的家包围。不接财务没有转移,而且人也没有转移,后面打开抄家的时候,饿死了十多人。后长子张敬修不堪其辱愤而自杀。万历十年,张允修回南应乡试,居正死了,允修丁忧,不能入闱,留为终身的遗憾,发还文荫以后,荫尚宝司司丞。崇祯十七年,张献忠的部下到了江陵,要允修出来做官,允修自杀,留下一首绝命诗:“八十空嗟发已皤,岂知衰骨碎干戈。纯忠事业承先远,捧日肝肠启后多。今夕敢言能报国,他年漫惜未抡科。愿将心化铮铮铁,万死丛中气不磨!”
张同敞
最激烈的是同敞。崇祯十五年,诏命同敞慰问湖广诸王,顺道调兵云南。同敞事毕以后,北京失陷了,不久南京陷落。同敞走依隆武,隆武复同敞武荫,遣往湖南。他在途中听说汀州又陷落了,整个国家除西南一角以外,都沦陷在敌人手里。同敞这才到广西,投奔永历帝。经过瞿式耜的推荐,永历帝授同敞兵部右侍郎、总督诸路军务。领导中原人民抗清的责任又落到姓张的肩上。同敞记得曾祖在日,曾经主张用文人为边将;他也记得曾祖曾经说过:“国家或有大事,皇上幸而召臣,朝闻命而夕就道,虽执殳荷戈,效死疆场,亦所弗避。”关保的血液在同敞的脉管里跳动了。跟从明太祖的大纛,推翻元朝统治的是他的始祖;整顿国防,分化鞑靼,最后造成明朝强盛地位的是他的曾祖。同敞抚摩自己的筋骨,真有些自负。但是当时的大局整个变了,明朝只余得这一点儿残山剩水,败兵孱将,谈什么斗争!内讧、自扰、抵触、牵制,一切都在这个小朝廷里复演,这才是英雄短气的时候。但同敞有的是热血,单凭这一点,他要参加民族的决斗。总督诸路军务只是一个名义,当时的兵权全在将领手里。但是不管他,在一切斗争中,同敞常在前面。前进的时候,一马当先的是同敞;动摇的时候,端坐不动的也是同敞。他渐渐取得一般将士的信任。不幸的是,永历五年,敌人攻进广西,严关失陷,前敌的将士败溃下来,永历帝往梧州去了,桂林的军队也溃了,剩得大学士瞿式耜一人留守,当时的重镇成为一座空城。恰巧同敞从灵川来,见面以后,式耜和同敞说:“我为留守,当然死在桂林。总督没有守土的责任,你还是去吧!”
“古人耻独为君子,”同敞毅然地说,“相公为什么不让同敞共死呢?”
式耜高兴极了,吩咐剩下的一个老兵进酒,秉烛待旦,和同敞消磨这空城的一夜。第二天敌人进城,式耜、同敞同时被执。式耜说:“我们久已准备了。”敌人要他们投降,他们拒绝;要他们削发为僧,他们也拒绝;他们只要把自己的热血,为民族横流,敌人这才把他们分别幽禁起来。他们的中间是一堵墙,在幽禁的四十几天之内,他们叩着墙壁,赋诗唱和。永历五年闰十一月十七日,敌人把他们杀了。据说在行刑的时候,同敞衣冠整齐,昂然地站着。头颅落地以后,他向前跃起三步,方始躺下。直到现在,桂林东关还留着这一位民族英雄的坟墓。
整个中国不是一家一姓的事,任何人追溯到自己的祖先的时候,总会发现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实;有的显焕一些,也许有的黯淡一些,但是当我们想到自己的祖先曾经为自由而奋斗,为发展而努力,乃至为生存而流血时,我们对于过去固然看到无穷的光辉,对于将来也必然抱着更大的期待。前进吧,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
或许在崇祯做皇帝的时候是怀念张居正的时代的,但是世间已无张居正。
张居正的后人在守卫大明疆土的斗争中,表现的他的英勇无畏。犹如张太岳在当年改革的时候也是英勇无畏一样,这就是大明的士大夫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致敬张太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