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奥迪TT(8J)车型详解
奥迪TT是一款非常与众不同的跑车,其命名方式也没有遵循奥迪其它车系,而是取自一个历史悠久的摩托车赛事的名称“Tourist Trophy”的缩写。这是英国西部的Isle of man岛上一个环岛赛 ,自1907年,这个岛的面积只有572平方公里的小岛就吸引一大批摩托车运动爱好者聚集。那为何奥迪会用一个摩托车比赛来命名自家跑车?那就要提到NSU这个品牌了,NSU在1969年被大众买下并将其经营权交给了奥迪,从1911年开始,NSU就开始参加这个赛事,并且成绩骄人。而六十年代,NSU也曾推出过名为1000TT、1200TTS这样的小跑车。所以,奥迪想以TT系列来延续这段辉煌的历史。
1995年,奥迪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了一款全新的概念跑车——奥迪TT,目的是为了应对竞品宝马Z3和奔驰SLK的攻势。基于PQ34平台的TT在底盘和操控上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凭借着非常出色的外观内饰设计,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2005年,奥迪推出的TT Shooting Brake概念车,该车以及后来的第二代TT都由意大利设计师Walter de Silva(沃尔特.德席尔瓦)主导。TT Shooting Brake概念车更多是在试探市场对新设计的接受程度,而这个车身形式最终并没有在TT上量产,而是放到了大众尚酷。
2006年,奥迪采用PQ35平台打造第二代TT车型(内部代号Type 8J),前脸和内饰很大程度地保留了TT Shooting Brake概念车的设计,包括具有时代标志性的大嘴中网。与初代TT相比,第二代车型在很大程度保留了经典的车身线条和比例同时,加入了很多科技感元素,比方说前后灯组的设计,更硬朗的线条和电动升降尾翼。当时速超过120km/h的时候扰流板自动升起,提升车身稳定性,低于80km/h的时候会自动收折,车主也可以通过车内的按钮手动控制。
尺寸方面,第二代TT Coupe车型长宽高分别为4178×1842×1353mm,相比上一代车型分别增加137mm、78mm和6mm。轴距也从上一代的2422mm增长为2468mm。
得益于PQ35平台后独立悬挂的升级,第二代TT的操控性相比第一代车型有了很大的提升,在TT身上,奥迪提供Magnetic ride电磁减震系统可选装,根据奥迪驾驶模式的选项和驾驶者的实际驾驶风格,利用线圈对减震器施加电压,改变减震器的支撑性能,减少车身纵向侧倾。而且为了改善前驱平台的弊病,奥迪还应用了ASF铝合金空间框架技术,全车69%采用铝合金制作,而且多集中于前部,因而获得了58:42的优异前后轴配重比。
动力系统方面,第二代TT提供入门级1.8T,搭载EA888系列(代号CDAA)发动机,最大马力160匹,前轮驱动;2006-2010前期版2.0T车型,搭载EA113系列(代号BWA)发动机,最大马力200匹,前轮驱动;前期版本还有采用延续初代3.2L VR6版本,搭载EA390系列(代号BPF或BUB等)发动机,马力250匹,四轮驱动。这一代车型还首度出现柴油动力系统,搭载2.0升EA189系列(代号CBBB)发动机,最大马力170匹。
2010年,普通版TT2.0TFSI更换了发动机,采用EA888系列(CETA)发动机,最大211匹马力,有两驱和四驱可选。
也从这一代开始,引入S、RS型号,2008年首度推出性能版TTS,搭载EA113(代号CDLB)发动机,最大马力272匹,四轮驱动,百公里加速5.4秒。2010年首度推出TTRS,采用直列五缸2.5L TFSI EA855(代号CEPA)发动机,最大马力340匹,百公里加速4.5秒;2012还追加TTRS+版本,采用EA855系列(代号CEPB)发动机,最大马力360匹,百公里加速4.1秒。
所有版本车型均提供手动和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可选,RS可选第二代7速双离合。而四驱系统由Haldex提供,采用离合器片控制后轴动力输出。国内方面,只提供前期EA113、后期EA888的2.0T和08款3.2L以及TTS车型,全数匹配双离合变速箱。
内饰方面,第二代TT没有初代车型那么讲究设计细节,但也在多方面体现了那个年代的科技感+豪华感,比方说采用了带MMI系统的中控车机(仅限国外版本)、炮筒式仪表,更大面积的皮质包裹,包括换挡座两边,面板,扶手以及手刹等。除此以外,还用了R8同款的多功能平底运动方向盘,而中间三个出风口的设计,也沿用到下一代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