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冉昕(唐冉昕年龄)

唐昕:万林艺术博物馆让莘莘学子与艺术不期而遇,是一种美好

泰康空间艺术总监 唐昕

由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先生个人斥资亿元捐建的万林艺术博物馆目前已在武汉大学竣工,并将于2015年5月举办“聚变: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开幕式以及万林艺术博物馆开馆暨交钥匙与作品捐赠仪式。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是陈东升为母校12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以其父亲的名字命名,博物馆由国内著名建筑师朱锫先生担纲设计。在中国著名大学里捐建一个艺术博物馆属首开先例,后续还有可能计划建一个万林艺术博物馆基金会做持续性的艺术活动,继续丰富博物馆的藏品,让博物馆真正具有生命力地延续下去。

万林艺术博物馆坐落在武汉大学校园的中心位置,周围绿树环绕,毗邻武大中心湖,傲立珞珈山旁,山、水、林、石互见互注。博物馆总体建筑面积约8410.3㎡,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高达28米。从2012年10月奠基到2014年12月完工,这座建筑的落成也成就了一个“国内第一”的建筑难度,建筑总长度为78米,前端悬挑跨度达48米,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的大半楼体都处于悬空状态。建筑的外立面完全是用铝合金一块一块人工浇铸、敲打,这种凹凸的手工感像一块从天外飞来的巨大陨石,人称“飞来石”。远远看去周围参天的古树围绕和掩映下露出非常现代的建筑身影,慢慢走近,它的外形仿若天外飞来的一块石头,不知何时悄悄来到这里,平添一种超现实的感觉。这里与图书馆、桂园、樱园、梅园相邻,与中心湖相伴,它的对面为校内最大的一片草地,是武大最美的地方,博物馆的落成会使这里成为武大未来的人文活动中心,开启莘莘学子对艺术的欣赏之旅。

万林艺术博物馆开馆展由泰康空间艺术总监唐昕女士出任策展人。泰康空间由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2003年,隶属公司公益事业室,同时它还是一个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与发展研究的专业艺术机构。万林艺术博物馆开馆展将通过展示从泰康艺术收藏中精选出的数十件(组)作品,将中国现当代艺术近百年来的发展线索放回到历史情境中观看。此次,“聚变:193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开幕式以及万林艺术博物馆开馆暨交钥匙与作品捐赠仪式将于2015年5月9日举行。雅昌艺术网就此次捐赠仪式和展览的背景,包括万林美术馆的展馆空间和策展线索等等方面的话题采访了泰康空间艺术总监唐昕。

万林艺术博物馆

【缘起】

雅昌艺术网:万林艺术博物馆的捐建背景是怎样的?

唐昕:万林艺术博物馆是陈董个人捐给母校武汉大学的,因为他对母校的感情深厚,作为成功企业家以这样的方式回报母校。陈董希望从对母校未来的发展起作用的角度,又基于对艺术品的长期关注和深度认识,希望把自己的经验补充到武汉大学的发展建设中,因此捐建了这座万林艺术博物馆。

陈董作为企业家有广阔的眼界,他看到美国的名牌大学都有美术馆,而目前中国的大学还没有大学的美术馆,艺术修养教育方面是缺失的,而艺术修养对素质教育又是极为重要的。他曾在武大做杰出校友演讲时讲过大学生的三个素质的培养:首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第二个是培养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的能力,让青年人追求科学、民主、自由;第三个是培养一种人文情怀。

说到艺术素养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有过一个有趣的比较,为什么苏联获诺贝尔奖的人比美国多。比较发现苏联的科学家都有自己的艺术爱好和修养,而在其他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其时,美国大学没有那么多的美术馆和艺术选修课。因此,最终的差别是苏联科学家的艺术方面的修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科学研究不光是按照已知的逻辑才能到达科学的高峰,想象力决定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美国人发现艺术的修养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后就在各大学大力推广艺术素质教育的培养,现在美国的很多大学都有艺术系,都可以来选修,重要的大学都有自己的美术馆。

从去年开始,泰康空间的“向左拉动”项目把一批中国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推到美国多所大学的美术馆去做巡回展,那些大学里有的有艺术系,有的有艺术学院,并且拥有自己或大或小的美术馆,这样的大学看起来会更完整。

【万林艺术博物馆各空间功能】

雅昌艺术网:万林艺术博物馆空间的整体结构是怎样的?

唐昕:陈董说过美术馆造型像一颗“飞来石”。二十八年前的1983年,陈董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临毕业前,陈董专门找石匠学了一把石刻,自己到珞珈山上找了块石头,刻下一个“始”字,他想表明自己即将离校之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志向。基于这个背景,美术馆的设计造型也像一块空降的石头。因为国内整体的高等教育版块中基本还没有大学美术馆的设置。所以他能率先把这个理念放进去,真的像空降一样。

万林艺术博物馆的整体造型具有未来感,外立面主体材料是手工敲出来的铝板,在阳光下闪烁金属的光泽,像天外飞来的一块巨大陨石。泰康空间作为展览的学术策划团队,开馆的首展由我们来做,是一种信任和期许。在武汉大学对美术馆还没有特别多的经验和认识的情况下,美术馆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面貌?怎样才能称作美术馆?其实大家都在探索学习,我们想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做一个好的开篇,以我们的一点经验抛砖引玉。希望学校未来能把这个功能的空间,延续成真正意义的美术馆,使武大在全国的院校中成为领先者,是我们做这个展览的愿景。

雅昌艺术网:万林艺术博物馆的哪些空间是此次展览涉及到的?

唐昕:万林艺术博物馆一共四层,地下一层三、四千平米,展厅结合武汉大学考古系对教学的需要,将把一部分空间恢复成一个考古现场,是长期教学功能的结合;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馆藏的长期陈列。所以地下基本上是以考古系的实用性为主,考古系也有很多不错的收藏,教学上需要一种考古挖掘的现场感的空间。这一层开馆展不用。

这次展览的主要使用博物馆一层和二层。

三层是个咖啡吧,有一个观景的户外平台,在那儿可以看到校园里边非常漂亮的风景,包括不远的珞珈山都可以看到,武汉大学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在平台上喝茶畅谈会很惬意。

雅昌艺术网:二层的展览空间也是“白盒子”的空间吗?

唐昕:博物馆地上部分每层空间都不是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盒子”,大家可以看见美术馆的整体外形像石头,里面其实也不规则,空间使用上比较有意思,也比较有挑战性,没有一面垂直的墙面,你在使用的时候得想办法,如果对空间把握经验不多的人这个空间不太好使用。

雅昌艺术网:实际上对策展还是有挑战的。

唐昕:对,我们这次就是根据空间特点,布展会跟平时不太一样。

【策展思路】

雅昌艺术网:记得去年您谈到过此次展览的策展思路是以年轻的当代艺术家为主,但之后又做了调整,这次调整的初衷和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唐昕:年前我们对策展思路作了重新调整。之前的想法是希望开馆的时候能给大学生们一个具有未来视觉感受的展览,选择了8位年轻艺术家们的装置、影像、行为作品,对于接触当代艺术相对较少的学生们而言,这些新的艺术样式跟他们习惯中已认知的艺术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反差。虽然传统样式的艺术作品大学生们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但毕竟相对比较容易识别和接受。而这些新媒介作品对他们来说接受起来太突然,距离感太强。

这次的调整,主要还是考虑到多数学生和普通公众对艺术的接受程度,增加了从20世纪三十年代到2010年的油画和摄影类的作品。

在这段历史的基础上再加上年轻的当代艺术家作品与大学生们同代人的关联,也就是过去的一段美术史背景加上未来的可能性,呈现了目前展览的整体框架。并且,在展览之前我们还增加了四场当代艺术的讲座作为展览的预热。希望同学们在轻松自然中慢慢靠近艺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不会因为太难以理解或太强的距离而远离艺术。

雅昌艺术网:从大的展览布局考虑,展览作品和空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唐昕:因为这个馆面对的观众以大学生为主,同时还有湖北当地的业界专业人士,所以这次展览策划希望兼顾这两类观众。

针对专业观众,展览除了具有美术史观,还从艺术创作媒介的角度展开,以油画、摄影和新媒介三部分组成。油画和摄影都会从30年代到现在,以一些重点作品作为结点来提示美术史脉络。其实原来的思路里基本没有架上(油画)的部分,现在调整的结果是架上的作品比较集中在历史部分。布展上强调几个方面的并置关系,包括媒介并置,即油画、摄影跟年轻艺术家的新媒介作品并置,时代并置,从30年代到2010年每个十年的油画和摄影在同一面独立展墙上,把几个十年不同历史阶段并置在一起。

泰康空间长期以来都是针对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为主,很少做公教类活动,这次面对数万名大学生,这个展览要给他们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信息体,这是我们主要思考的。美术馆应该是一个能产生持续影响力的地方,不光建筑要持续,里面的内容也要持续,如果要能持续的话,那最好一开始就能吸引他们,至少是让他们不拒绝的,先慢慢地产生兴趣,所以信息构建在第一次的展览中就会显得很重要。

【当代艺术的系列讲座】

雅昌艺术网:作为展览预热的系列讲座具体是怎样的情况?

唐昕:讲座地点在武大的图书馆报告厅,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环境。熟悉的环境,新鲜的内容,因为这种艺术讲座可能不多在他们学校里。我们会让大家先有新鲜感,报告厅会场的布置在视觉上也会觉得不一样,包括校园里的宣传海报,除了传统的纸质张贴的海报,还有动态的视频电子海报,画面内容新鲜活泼,在屏幕上大概持续会有个将近一分钟的时间,这些都会让学生们感觉不一样。讲座贯穿整个四月份,每周一次,共四场。第一场讲座叫“我们的工作方式——阿角和他的朋友们”,请的是年轻的新媒体艺术家徐文恺(阿角)跟他的两位合作伙伴,与学生们分享艺术创作的经验和体会,而且很有意思的是,阿角就是武大计算机系毕业的,他这也算是回母校汇报工作了。因为一般人包括学生的印象中艺术家都离大家很遥远,但首先出现在大学生面前的这位艺术家居然是学计算机的校友,给他们一种新经验,暗示什么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这次讲座已于4月9日顺利完成,反响还可以。之后的三周时间里,每周还会有一位年轻艺术家到武大开讲,像刘波、李郁跟胡向前他们都会去。他们跟学生们交流,包括对媒介的使用经验,对艺术的思考,他们的讲述会比较生动和近距离,期望能跟学生们产生互动。经过讲座的预热和铺垫,相信等到开馆的时候大家看到展出的作品会有一种心理基础,觉得我们见过这个艺术家,听他讲述过,可能就会有一种亲切感。这样他们在面对作品时会有既熟悉又陌生中产生一种复杂的感受,希望能让他们更容易记住哪怕几件作品或一位艺术家。

雅昌艺术网:讲座现场大概的情况是怎样的?

唐昕:报告厅原来舞台地面是熟悉的红地毯,背景是武大的校园景色,我们在布置的时候有一些新的设计。让大家进入到一个熟悉的环境里,但是又感到陌生,从讲座的内容慢慢进入到艺术的氛围中,如果讲座的互动效果好,他们在离开这个报告厅的时候,甚至有点不知道在哪儿的感觉,忘记了是不是还在学校?这是我们所希望营造的效果。

雅昌艺术网:因为这些参展的年轻艺术家都是“70后”或“80后”,他们的这种想法会和武汉大学青年学生的想法可能会有一种碰撞,或者渗透和对话。

唐昕:主要是前面说的想法。新媒介艺术对于大学生们来讲太陌生,为了让他们在开展前先有一些了解,所以讲座主要是请年轻艺术家在做。

虽然年龄上仍有差异,艺术家比在校学生年纪稍微大一点,但是相对跨度不大,而且艺术家也有孩子般天性的一面,相信几场讲座在观念和想法上会跟大学生们有所碰撞和启发,希望能给学生们一种较为鲜活的对当代艺术的感知。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中青年艺术家的参展情况具体是怎样的?

唐昕:他们就是我们最早的展览方案中邀请的八位(组)艺术家,包括胡向前马秋莎、徐文恺(阿角)等人,作品有装置、影像和行为表演。

雅昌艺术网:艺术家根据这个美术馆的空间条件,全部都是展出新作品吗?

唐昕:每个人都有新作品。首先,湖北艺术界对他们的作品可能还没那么熟悉,没有看过他们太多的现场。这次展览不仅有新作品,也会有部分以往的代表性作品,让大家接受的信息尽可能多些,对他们了解的更充分。

泰康空间从2009年开始做“51㎡”项目,推出了一批现在被大家高度关注和认可的青年艺术家,这个群体受到艺术界普遍的关注,包括国内与国际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人士的视野,机会非常多。有人会问,为什么泰康空间翻来覆去总做那几个人的展览?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是希望长期跟踪他们,观察他们。年轻艺术家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行业里对他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他们的作品价值核心在哪儿?会不会是很快被消费掉的一代,这类疑问还是挺多的。但我们依然在推他们,其实也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依然还有信心。不是必须回避市场与商业,也不是市场与商业就一定会摧毁这一代人,他们自身对文化艺术有很深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他们的作品包括从方法论的角度,与前面一代艺术家比较而言是不一样的,他们对中国当代艺术有推进的一面,这一面是他们这代人的贡献,我们是肯定的。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会吸引大学生们去关注艺术家们在思考什么,对校园文化将带来哪些影响?

唐昕:年轻艺术家代表艺术的未来,武汉大学又都是莘莘学子,他们也是一种未来,所以希望这两种未来在这个平台上相遇。希望在学院里就培养大学生们一种热爱艺术的情怀,在他们步入中年后仍然能热爱艺术、关注艺术。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他可以告诉别人,在他上大学的时候看过一个展览,其中有件作品给他很深刻的印象,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激发了他对艺术的好奇心……如果真有这样的事发生,我会觉得很棒!每个人大学时代的很多美好回忆都是深刻的,所以也是最容易影响人的。我们在学生们最容易接受各种各样开放的新鲜事物的时候,让他们和艺术不期而遇,进而相知,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雅昌艺术网:新增加的历史部分的作品是从20世纪三十年代到2010年这样一个长时间的跨度,展览作品的情况是怎样的?

唐昕:数量其实并不多,油画每个十年有一两幅,摄影会有几组,这样按照每个十年一面展墙,由摄影和油画两种媒介共同构成对那个十年艺术和社会历史的一种反映。在这种反映当中,首先可以看到时代背景对艺术家的影响,另外就是观察在一个个十年的跨度当中艺术家面对自己所使用的媒介到底是如何思考的。这些作品均精选自泰康人寿的艺术品收藏,这是泰康收藏自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收藏展后,又一次大规模地集中亮相。并且很多藏品也是我们首次公开,尤其是摄影类收藏更是以往大家所不了解的。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马志刚(马志刚个人资料简介)(北京马志刚简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