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究竟为何意?
大家听到这个词时,会感觉它散发着一丝古早味道,隐约透着华美精致的高贵气质,满含珠光宝气并且离我们有点遥远。
何为“名媛”?“名媛”这个词语的释义在各种官方词典里是找不到的,也正因如此,这个产生于不同社会与时代背景中的概念分外耐人寻味。
当代名媛
“媛”最早见于《诗经·尔雅》,为“美女”之意。“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意思是说,“像她这样的人,简直是倾国倾城的存在啊”。“名媛”一词,最早见于明代小说《两晋秘史》:“主承宗庙,母临天下,后土执馈,皇后必择世德名媛。幽娴淑善,副四海之望。”这里的“名媛”之“名”可理解为“有名望的”,加上“媛”的含义,我们可以将古代的“名媛”通俗理解为“有名的美女”。
但是在清代,如果仅凭名气和颜值,是不足以成为“名媛”的。晚清女诗人沈善宝认为,名媛可以没有家世和背景的局限,但是一定要“有才有品”。清代此类女性也因之有“才媛”之美称。
直到民国时期,“名媛”才正式大行其道。正值西学方学术冲击传统国学文化浪潮,民主、平等观念盛行,许多女子得以接受与男性同等的教育。她们凭借优渥的家世,在学堂中学习文化知识、接受先进理念,更有甚者,可以出国留学。经此,这些女性是有学识、有内涵的,气质不凡的她们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旁人争相交往的对象。所以,民国时期的“名媛”已不刻意强调外表,而重视身份、地位和才学。我们印象里的很多“标准名媛”形象也都来自于这一时期。
在离我们最近的二十世纪末,“名媛”的概念在社会变迁的激流中再次有了新的内涵。如果说过去的名媛出身不错、才学尚佳、气质脱俗便可引人注目,那么后来的名媛更是需要对社会做出些许贡献方能“出圈”。
作家程乃珊在其著作《上海lady》中描述了名媛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第一,出身名门。即使家道中落,也要有世家气质的熏陶。
第二,才貌双全。“貌”或许不惊艳,但“才”必是重中之重。
第三,对社会、女界有贡献。这个条件是“名媛”内涵转变的一个显著标志,意味着“利他”人格的加入。
这么看来,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名媛,门槛是相当高的。不过也不能说门槛高,毕竟就算进了这道门,还得有与之相配的品格才行啊!但名媛确实真实存在,可能大家都很好奇,拥有这些条件的女性,究竟是怎样的一些人呢?
如果说拼团的假名媛和古代真名媛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喜欢聚会。只不过相比之下,后者的聚会颇有情调、内涵和趣味。名媛聚会,在清代更显出一些文学气息。根据《名媛诗话》记载,道咸时期,京师满汉女性的文学性聚会十分多样,通常以赋诗作文为主,最常见的是在宴饮时喝酒唱和以助兴。
她们常在见面时互赠诗文以表钦慕,若已有作品结集,则一方赠与文集而另一方为之题诗,由此结下文字之缘。若逢盛夏,才媛们会如古代士人般举办消夏诗会;若至隆冬,她们则共赴消寒诗会。
民国时期名媛图片
名媛可以什么样?
“才”具。
“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他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是叶圣陶对张家四姐妹的评价。1906年,四姐妹的父亲张武龄与她们的母亲陆英在合肥举行了颇为盛大的“世纪婚礼”,不久后,大姐张元和便呱呱坠地。元和端庄文静,被称为当时上海大夏大学的“大夏皇后”。
与大姐一样,二姐张允和也爱好昆曲,且独爱红脸关公,因为关公讲义气。青年时期,张允和与同学的哥哥周有光相恋,两人到了谈婚论嫁时,周有光给允和写信说怕自己太穷,不能给她幸福,张允和遂回信十余页表达情意,鼓励周有光勇敢创造幸福。后来,张允和与俞平伯等组建了昆曲社,得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生活。
四姐妹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应该就是三妹张兆和了。面对沈从文的追求,作为全能冠军的她却手足无措地跑到校长胡适那里告状,而胡适却说:“社会上有了这样的天才,你应该帮助他!”后来,张兆和与沈从文结了婚,两人相伴走过了无数坎坷。张兆和于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湖畔》《从文家书》等。
四妹张充和“古文造诣比其他姐妹都高”,她擅诗词、通音律,能吹玉箫。同姐姐们一样,张充和也热爱昆曲,她曾在重庆主演昆曲《游园惊梦》并令文化界为之轰动。
“杰”兼。
与张家四姐妹的才气与优雅不同,生于中国香港的豪门大家闺秀何香凝有几分女中豪杰的英气。因为自小性格刚毅、厌恶缠足之俗,何香凝强烈反抗裹脚,一次又一地剪断了裹脚布。巧合的是,客家后代廖竹宾因自身经历而深知缠足之弊病,所以留下了“儿子必须娶个大脚妇做媳妇”的遗嘱。多年后,他的儿子廖仲恺与何香凝定下婚约。两人一个有改造中国的雄才抱负,一个有拯救世人的侠义豪情;一个能写出不落俗套的诗词歌赋,一个有可绘万水丹青的美术之才。
其实何香凝一生也在为革命斗争事业而奔波。她曾被选为国民政府妇女部部长,主持广东妇女工作,并在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活动中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和“保护妇女儿童”的口号。她还创建了“仲恺农工学校”,任校长达15年之久,并以出国义卖自己画作的方式为学校筹款。她不仅成功扩建了实验楼,还建成了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蚕种冷藏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何香凝继续积极参与妇女工作,并任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在艺术方面,何香凝造诣颇深。1960年,继齐白石之后,何香凝被推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她曾与经亨颐和陈树人共同组织“寒之友社”,以岁寒三友共勉。在所有画作类型中,何香凝最擅长山水与花鸟画。
所以说,何为名媛?或许不是身材与颜值俱佳,但一定有不凡的气质与精致的内在。或许不必出身显赫或家财万贯,但一定有足够的学识滋养与独立的精神品格。自古以来,回看每一帧历史影像,名媛总是才情翩翩、优雅含蓄。她们在世俗漫步,于觥筹交错中阅人生百味,于激流变革中持自身姿态;她们向世人走去,在殿堂街市中留下丽影芳名,在历史脉搏中注入清雅生命。
名媛,之所以名,是在于媛,却不止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