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和dc的区别(在中国,为何DC输给了漫威?)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在中国,为何DC输给了漫威?

DC跟漫威作为美漫的两大巨头,在全世界的知名度也是很高的,特别是它们旗下的英雄,超人、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等在全球基本无人不知。

不过,虽说是两巨头,但依然有高下之分。

在中国市场,基本属于漫威一面倒的碾压DC。

这点只需要看看双方电影的票房即可知道,漫威电影一共有6部票房破10亿,其中破20亿的1部,破40亿的1部。

DC?在国内只有一部《海王》20亿,其余的都是3~7亿的区间。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中国,为何DC输给了漫威呢?

新世纪的电影决定一切

虽说DC跟漫威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经创立了,而美漫也推出了很多年。

然而,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是还没有像今天这么发达的网络,当时的美漫主要还是纸媒为主。

国内的人更不可能跨洋去买美国漫画。

后来大陆跟香港所引进的动画,则是以日本动漫为主,美漫非常的稀少,难得有一部超人动画都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了。

而上个世纪末风靡全国的FC小霸王游戏机,里面关于美漫的游戏也是非常稀少,有个蝙蝠侠游戏不错,但显然也难以形成庞大的受众。

最有意思的是,恰恰在这个时期,1978~1997年为止,是DC在超级英雄电影的强势期。

然而这个时期的DC电影,显然没有办法成为广大内地观众的童年回忆。

换句话说,既没有从小抓起,在传播方面的输出又非常有限,这就使得大多数人对这些美漫英雄都只是属于“知道”“听过”的阶段而已。

因此,漫威跟DC在国内的胜负手,关键就是在于新世纪,也就是信息时代。

漫威率先发力

在电影方面,漫威在中国市场比DC最大的优势,就是数量。

90年代的时候,由于漫威濒临破产,将旗下很多英雄的版权都卖出去给好莱坞各大巨头。

比如蜘蛛侠卖给了索尼影业,X战警卖给了福克斯影业等等。

而贩卖的协议里则都有一条,该影业必须指定的期限(一般是3~5年)拍摄该英雄的影视作品,否则版权会自动回归。

这么一来,就导致进入新世纪初期,即使是漫威宇宙建立之前,也有大量的漫威电影在全球各地上映。

反观DC?

由于1997年的《蝙蝠侠与罗宾》遭遇史无前例的惨败,使得华纳暂时放弃了DC电影。

更不用说当时华纳的当家花旦是《哈利波特》系列,DC?那是什么?

在这里,只要看看在它们各自的电影宇宙建立之前,两者的电影列表就很清楚了。

漫威这边的《蜘蛛侠》、《X战警》、《神奇四侠》,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尤其是前面两个。

DC在建立电影宇宙之前的影片数量,只有漫威的一半左右,其中真正算得上成功的只有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

而双方各自建立电影宇宙之后呢?

还是看列表。

漫威宇宙一共22部电影,加上其他公司推出的合计12部漫威电影,满打满算,电影宇宙建立以来一共34部电影。

DC?建立宇宙以来一共才10部电影。

从2008年到2019年,漫威宇宙11年共推出22部电影,平均一年两部。

漫威宇宙之外的漫威电影也每年也有1到2部的出片数量。

换言之,合计起来漫威一年至少都会推出2部电影,甚至一年4部

DC?8年间只推出了10部电影,特别是在2014~2015这两个刚好内地电影市场大爆发的关键年,一部电影都没有。

高产量,自然能吸引到更多的受众,粉丝自然就越来越多,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稳固,电影肯定就会越来越卖座,这是个良性循环。

一个电影市场的蛋糕就那么大,漫威依靠数量把绝大部分都分走了,而DC就眼睁睁在一边看着漫威把蛋糕分的差不多了,才去捡那些残渣。

说句难听点的,就DC这种战略眼光,它要是还能赢漫威才是不正常。

漫威稳定,DC神经刀

除了高产量以外,另一个重点是品控。

漫威宇宙的22部电影,仅仅亏本了一部《无敌浩克》,而且还是早期的作品。

其余21部电影全部盈利,区别只是赚多赚少,而且票房跟口碑最差也都能及格。

这背后就是因为漫威总裁凯文·费奇,是一个既熟悉电影,又了解漫画的人才。

他对电影的品控要求非常严格,甚至不惜大幅度削弱导演的权力,要求导演必须按照漫威既定的战略方向走。

虽说这样导致漫威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所谓的“流水线”,但这种做法的优点就是“稳”。

DC宇宙恰刚刚相反。

DC那边没有像凯文·费奇这种可以电影、漫画两手抓的“战略家”。

要么就是一群懂漫画不懂电影的,要么是一堆懂电影却不了解漫画的。

很简单的道理,假设漫威这边,导演拍了一部电影,凯文·费奇来审核,发现跟漫威的既定思路不符,直接打回炉重铸。

DC这边,导演拍完,上交给华纳,华纳一群不懂原著又不懂漫画跟电影联系的,要么就是干预电影,要么就是直接对导演说好好好全让你负责。

结果电影出来,却得了个口碑28%,直接当场懵逼。

没有稳定的品控,成败全看导演发挥,这就导致DC的电影时好时坏,而且属于坏居多。

仅以目前的DC电影来看,在中国市场真正做到了票房口碑双爆发的,只有《海王》一部电影。

其余的要么普普通通,要么就是扑街。

很简单的道理,观众看漫威电影的时候不会担心什么,因为稳定的品控之下,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大不了当一部最普通的流水爆米花片打发时间。

更不用说因为高产量的优势巩固了品牌,在吸引受众方面带来的极大加成。

DC那边,推出的电影时好时坏,那观众肯定不会说你电影一上映就会去看,会先看看口碑。

拍的好,对口味就看,不喜欢就无视。

这样是非常难留住观众的,要在中国市场形成长期的受众群体就更是天方夜谭。

总的来说,漫威在中国市场采取了非常正确的策略,使用片海攻势打响品牌并将之巩固。

之后再借助稳定的品控,慢慢扩大了自己的受众群体跟粉丝群。

DC则像无头苍蝇,推片速度缓慢,电影质量时好时坏,甚至还有一些很赶客的操作出现。

这么一来,DC输给漫威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解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