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什么时候灭亡的(清朝覆灭于1912年,为何说八国联军侵华时就已患上绝症)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清朝覆灭于1912年,为何说八国联军侵华时就已患上绝症

1912年2月12日,以隆裕太后、溥仪颁布的《退位诏书》为标志,清朝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宣告寿终正寝。

然而,早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朝就已经患上绝症。它的死亡已成定局,只分时间早迟而已。为什么这么讲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清朝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1900年6月,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东单牌楼被清朝神机营击毙,清朝随即向11国宣战,并贴出赏文悬赏杀洋人,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当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2万余人由天津进犯北京。

按照正常逻辑,外敌入侵,本国军民应当同仇敌忾、一致对外。可是,就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那天夜里,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竟然丢下满城军民,仓皇逃出北京,犹如惊弓之鸟,经河北、山西逃往陕西西安。

有权有势的统治者溜了,北京城那些无权无势、手无寸铁的百姓就不得不承担战争的后果。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掠夺,无恶不作。连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慈禧太后极力笼络义和团。可当她逃出北京后,于9月7日发出上谕,对义和团“痛加铲除”。似乎在一夜之间,义和团就从“民族的栋梁”变成“国家的罪人”。

义和团在八国联军和清廷的联手绞杀下,倒在血泊之中。

其次,清朝失去了汉人大臣的支持。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就面临着深刻的内忧外患。但是,不管是两次鸦片战争,还是太平天国运动,都没有终结清朝的国运。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汉人大臣在支持清朝的运转。

特别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席卷大江南北,鼎盛时期占据了南京,拥有近半国土,足以与清廷分庭抗礼。在太平军面前,清朝八旗军、绿营军这两支常备武装力量都难以抵挡。太平天国派出一支2万多人的部队,就能轻轻松松打到天津附近。

在这关键时刻,以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汉人大臣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挽狂澜于既倒,强行为清朝续命半个多世纪。在攻灭太平天国后,又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人大臣发起了洋务运动,给病入盲膏的清朝打了一剂“强心针”。

斗转星移,到了1900年,连汉人大臣都敢于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了。当八国联军侵华时,东南各省还掌握着重兵。慈禧太后下令,希望东南各省的总督、巡抚们能够率部进京勤王。

然而,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东南各省的督抚明确表示,不会率部进京勤王。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在邮政大臣盛宣怀的牵线搭桥下,与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沙俄、奥匈帝国代表达成了《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按照这两份协议规定,除了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外,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双方不互相开战。这就是所谓的“东南互保”。

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宣布加入东南互保。陕西巡抚端方、四川总督奎俊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加入东南互保,但在实质上支持东南互保。

这是历史上,汉人大臣第一次与清廷公开决裂。失去了汉人大臣的支持,清廷就再也玩不转了。

第三,清朝失去了八旗亲贵的支持。

清朝以八旗为根本制度,八旗亲贵是清朝维系统治的核心力量,属于“自己人”。为什么清朝会失去八旗亲贵的支持呢?

因为慈禧太后敢于对“自己人”下狠手。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慈禧太后力主向11国宣战。但是,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工部左侍郎许景澄、户部尚书立山、兵部尚书徐用仪、内阁学士联元、太常寺卿袁昶为代表,反对慈禧太后的主张。慈禧太后“龙颜大怒”,先后将这5人杀掉。

这5人中,立山是蒙古正黄旗人,联元是满洲镶红旗,慈禧太后说啥就杀,眼睛都不眨一下。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攻入了北京城,向清朝谈判代表提出了一份必须全部处死的祸首名单,名单上有12个王公大臣的名字。这12人中,大部分都是八旗亲贵,如庄亲王载勋(铁帽子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慈禧太后迫于西方列强的压力,不得不将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严厉惩处:载勋被赐自缢,载漪、溥儁父子流放到西安,载澜被流放新疆,其余处斩的处斩,自尽的自尽。

清廷在西方列强面前曲意奉承,丢尽了面子,当然会失去八旗亲贵的支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掌握实权的八旗亲贵,以庆亲王奕劻为代表,竟然支持清帝退位,让人唏嘘不已。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著名钢琴家有哪些(盘点当代世界十大钢琴家,你都认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