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传统婚礼,“三书六礼”后才算成,是哪三书,哪六礼
在农村里还保留着传统的婚礼方式,婚姻娶嫁过程极为讲究,只有经过“三书六礼”后才算圆满的完成。不过现在来说,许多的过程已经简化,更符合现在的实际需求。即使这样,婚礼的过程也是一种极为隆重。
所谓“三书六礼”整个婚礼的流程,“三书”包括有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婚礼最初的形式大约源自原始社会后期,相传伏羲时代的订婚“以俪皮(鹿皮)为礼”,到了夏商时期则有着“亲迎于堂”的说法,在演化到西周,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六礼”,也是传统婚礼的基础。
三书
婚礼中的“三书”是结婚种用的文书,在古代来说是保障婚姻的有效蚊子记录,相比于现在的结婚证一样。聘书,是订亲时候的文书,在男女订婚的时候,男方要写好之后交给女家。这就代表这两家正式有了婚姻的约定。
礼书,毫无疑问和礼品相关,这时候在过大礼的时候用的文书,记载这礼品的数量。现在来说,已经简化掉了这一阶段,都是双方商量好彩礼。
迎书,是迎娶新年时候的文书,在接喜娘过门的时候的礼单。迎接新年过门的时候男方要交给女方,没有固定的格式。上面记载结婚的日期,地点和相应的注意事项。如新人上车下车的面向,送亲忌讳的属相等等。
六礼
纳采,是男方想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其实好比现在的相亲,不过在古代的时候男女双方可不会见面,都由父母做决定。男方想和女方结亲,就会让媒婆上前提亲,这个时候女方也在向媒婆打听男家的情况,同意之后约定“纳彩”礼,早先的时候讲究用大雁做礼物,因为大雁,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后来也用羔羊、白鹅、合欢、胶漆等做礼。现在来说,女方到男方后,男方的父母会包一个大红包,应当和这个传统有关系。
问名,女方家长同意加纳提亲后,会让媒婆带着女儿的生成八字带会男家,找来算命先生看适不适合结婚。纳吉就是问名完以后的事情,当得知生辰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就可以初步商订婚事了。这样的习俗在农村还有保留,叫做“换对月帖”,不过如今只是交换红帖当做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贴子的形式都免了。
纳征,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过大礼了,这时候男方会请两位或者四位亲戚同媒人带着彩礼到女方家里去。过去有着这样的说法,“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收下了彩礼,下一步就要开始准备结婚的事情了。其实在这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彩礼,期间自然可能少不了一番争执,其中很多男女都是因为彩礼的问题而导致分手。
请期,就是选择结亲的日期。在农村里提起就请人,最近适宜结婚的好日子,然后带到女方家让其里挑一个,选好之后男女双方就要准备迎娶的事物了。
亲迎是结婚当天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迎亲,就是要把新娘子接到男方来的过程,等这个结束后就代表着结婚正式完成。发展到现在来说,更加的讲究,也是最热闹的一天,亲朋好友全都会来参与,期间还有有各种的习俗,如谢亲,拜堂,闹洞房等等。
现在的传统婚礼其实都是由此发展而来,其中“纳征”保持的最为完整,其他的或多或少都有变动。其实对于结婚来说,繁琐的习俗只是让结婚双方认识婚礼的本意,使得双方更彼此相依,可许多却成为了一种铺张浪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