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吻读完四书五经,精华都在这里了!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四书五经”是举世出名的东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明宝贝。
数千年来,它启示了炎黄子孙对宇宙天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入熟悉、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伶俐和履历。此中的格言警句、趣话佳言、成语典故至今仍多量地表如今各种文明册本和平常生存、交际活动中。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一直,明白它们的先后序次,那就接近事物提高的纪律了。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想要修养本人的身心,就先要端正本人的心态,想要端正本人的心态,就先要证实本人的诚意,想要证实本人的诚意,就先要丰厚本人的知识,丰厚知识就在于深化研讨事物的原理。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民内心宽畅,肢体天然也安舒了。
4、正人有大路,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正人有个大准则,就是必需用忠实信义来攫取民意,骄横奢靡就会丢失民意。
5、生财有大路,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产有个大准则:消费的人多,消耗的人少,创造得敏捷,使用得舒缓,如此国度财产就可以常常坚持富裕。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于民。
3、博学之,过堂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论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常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兴奋的事么?有伙伴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兴奋的事么?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伙伴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天天多次地举行自我反省:为他人事情竭尽倾力了吗?和伙伴交往免老实守信吗?教师传授知识,对否专心仔细地复习?
3、巧舌令色,鲜矣仁!
译文:甜言甜言、伪装安然的神色,如此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4、正人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正人努力于基本、基本的东西建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敬爸妈,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基本吧!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晓得的就供认晓得,不晓得的就是不晓得,这就是对待事物的准确态度。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念书而不思索就会感受怅惘,无所劳绩;只是思索而不念书,偶尔就会幻想,困惑不解。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头自主,四十岁面临统统事变都能明白此中之理而不被疑惑,五十岁了解宇宙天然之理,六十岁时对他人所说的话能分清好坏,七十岁便能为所欲为、随意而为,但统统举动都不会跨越端正准则的。
8、正人周而不比,凡夫比而不周。
译文:正人亲密互助而不想到勾搭,凡夫互相勾搭而不亲密互助。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以前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表明了,以前完成的事就不要劝止了,以前已往的事就不必再追查了。
10、正人喻于义,凡夫喻于利。
译文:正人晓得的是道义,凡夫明白的是财利。
11、朽木不成雕也,粪土之墙不成杇也。
译文:糜烂的木头不成用以镌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成以被粉刷的。
12、敏而勤学,不耻下问。
译文:智慧而喜勤学习,向位置、学问不如本人的人讨教,并不感受羞耻。
13、三思尔后行。
每件事变都要颠末多次思索,然后才去举动。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智慧的人喜好水,仁德的人喜好山。智慧的人活泼,仁德的人沉静。智慧的人兴奋,仁德的人长命。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人一块偕行,此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教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场合向他们学习,不佳的场合本人假如有就要改正。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消失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日日夜夜一刻不休地流去。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成夺志也。
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成以强使一个男人汉的志向改动。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假如不是天气严寒,就不会晓得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1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智慧的人不会疑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哀愁,大胆的人临危不惧。
《孟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成活。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6、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以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克不及。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1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匹俦有别,长幼有序,伙伴有信。
12、繁华不克不及淫,卑微不克不及移,威武不克不及屈,此之为大丈夫。
1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14、夫人必自侮,然子孙侮之;家必自毁,而子孙毁之;国必自伐,而子孙伐之。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成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成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诗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正人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单纯斑斓好小姐,正是我心中的好目标。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文:牢牢拉着你的手,乐意白头偕老。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仿佛隔了三秋长啊!
4、逝将去女,适彼乐园。
译文:我已决计分开你,去那抱负新乐园。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河滨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怀念的那一局部,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6、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央藏之,何日忘之!
译文:心中如此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恋爱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尚书》
1、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译文:甜言甜言,两面三刀,貌似敬重,实践上对上天骄易不敬。
2、侮慢自贤,反道败德。
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4、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5、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7、为山九刃,中途而废。
《礼记》
1、敖不发展,欲不成从,志不成满,乐不成极。
译文:傲慢不成滋生,愿望不成放纵,高洁的志向不成满意,纳福之情不成无尽。
2、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密并且敬重,畏服并且倾慕他。关于本人所爱的人,要能晓得他的缺陷,关于本人所憎恨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利益。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正人。
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记并且能谦虚,修身行善并且不怠惰的人,可以称之为正人。
4、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译文:能晓得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干做一个好父亲;晓得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干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怎样以人事情,然后才干使唤他人。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晓得。
译文:美玉不雕琢,不克不及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真理。
6、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译文: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沉溺在他的歌声中;善于教学的人,能让人承继他的志向。
7、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译文:开头固然仅有毫厘的不同,到厥后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易经》
1、天行健,正人以发奋图强。
2、正人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5、天下同归而殊途,一律而百虑。
6、善不积,不敷以成名;恶不积,不敷以灭身。
7、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左传》
1、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文:多作不义的事变,一定会自我死亡。
2、度德而处之,实事求是之。
译文:推测品德怎样,以便决定本人怎样处理事变;估测本人的力气轻重,从而决定该怎样举动。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译文:节流是统统美德中最大的德,奢靡是统统恶行中最大的恶。
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译文:脸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丢失了嘴唇,牙齿就会显露来受寒。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哪一局部没有犯不对误呢,有了不对但可以改正,就是最大的功德。
6、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译文:保举人才,不要把有品德的人脱漏;恩赐爵禄,不要忘记有成果的人。
7、安不忘危,思则有备,防患不曾。
译文:处于安泰的情况中要坚持警惕,要想到约莫显现的伤害,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害。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译文:树梢大于树干,树就要折断;尾巴大了就一定不克不及摇摆机动。
9、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译文:树立品德,最忧伤的是使它不休增长;而撤除弊端,最好是除得干净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