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上册)
1.万户侯,本指食邑万户的封侯者,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P3,《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律吕)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后来用“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P4,《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
3. “喜看稻菽千重浪”语出毛泽东《七律·到韶山》。菽,豆类的总称。(P32,《喜看稻菽千重浪》沈英甲)
4.(《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著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汉字字形结构的字书,也是世界最古的字书之一。(P51,《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
第5—14,P53,芣苢,《诗经·周南》
5.芣苢,车前草。
6.(采采)茂盛的样子。
7.(薄言)“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
8.(有)取得,获得。
9.(掇)拾取,摘取。
10.(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11.(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12.(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13.(兜鍪)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
14.(莳未匝)意思是,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莳,移栽、种植。匝,布满、遍及。
第15—21,P58,《短歌行》曹操
15.(几何)多少。
16.(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1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点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子,对对方的尊称。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衿,衣服的交领。悠悠,长远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18.(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出《诗经·小雅·鹿鸣》。苹,艾蒿。《鹿鸣》是宴客的诗,这里用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
19.(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探望。
2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这里是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厌,满足。
21.(周公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广纳贤才,正吃饭时,听到门外有士子求见,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物一吐就赶紧去接见。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吐哺,吐出嘴里的食物。
第22—24,P59,《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22.(南野)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指农田。
23.(方宅十余亩)宅子周围有十几亩地。方,四周围绕。
24.(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指束缚本性的俗世。
第25—34,P60,《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5.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东。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
26.(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找到。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方丈。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
27.(向天横)遮住天空。横,遮蔽。
28.(对此欲倒东南倾)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就显得低了。倾,偏斜、倒下。
29.(因之)意思是受前面越人的话所吸。因,依据。
30.(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大树叫“桃都”,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树上,天鸡就会鸣叫,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起来。
31.(熊咆龙吟殷岩泉)殷,震动。
32.(青青)黑沉沉的。
33.(列缺)闪电。列,同“裂”。
34.(金银台)金银筑成的楼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第35—37,P61,《登高》杜甫
35.(鸾回车)鸾,传说中的神鸟。
36.(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向来,原来。
37.(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第38—53,P62,《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38.(司马)州刺史的副职
39.(善オ)当时对技艺高超的乐师的称呼。
40.(委身)托身。这里是嫁人的意思。
41.(出官)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
42.(迁谪)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43.(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44.(轻拢慢捻抹复挑)拢,扣弦。捻,揉弦。抹,顺手下拨。挑,反手回拨。
45.(间关莺语花底滑)间关,形容鸟鸣婉转。
46.(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47.(秋娘)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这里是对善歌貌美歌伎的通称。
48.(五陵年少)指京城富家豪族子弟。五陵,汉代五个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
49.(缠头)古代对歌伎舞女打赏用的锦帛。
50.(暂)忽然,一下子。
51.(更)再。
52.(促弦)促,紧、迫。
53.(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务为青。
第54—56,P65,《念奴娇·赤壁怀古》苏东坡
54.乐府:最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乐府”。宋以后的词、散曲、剧曲,因配乐,有时也称“乐府”。
55.(羽扇纶巾)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56.(樯橹)代指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57.(封狼居胥)封,登山祭天,以纪功勋。(P6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58.(憔悴损)损,这里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P67,《声声慢》李清照)
59.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插艾蒿、挂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带香囊和穿老虎腰,以及出嫁了的女儿回娘家、邻居互送节物等活动。(P77,《节日与文化》钟敬文)
60.(绝)横渡。(P84,《劝学》荀子)
第61—66,P85,《师说》韩愈
6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62.(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
63.(不齿)齿,并列、排列。
64.(贤)超过。
65.(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66.(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67.(八股文章)即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在字数、体式、语气、题旨和思想内容上均有严格限定,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P88,《反对党八股》毛泽东)
68.(檄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者的文书。(P88,《反对党八股》毛泽东)
69.(椽)指放在房檩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这里作量词。(P106,《故都的秋》郁达夫)
70.鹢首,古时画鹢于船头,所以把船头叫“鹢首”。(P110,《荷塘月色》朱自清)
第71—77,P118,《赤壁赋》苏东坡
71.(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72.(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73.(冯虚御风)冯,同“凭”,乘。虚,太空。
74.(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75.(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7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无尽藏,出自佛家语的“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适,这里有“享有”的意思。
77.(既白)天明。
第78—80,P120,《登泰山记》姚鼐
78.(戊申晦)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79.(五鼓)五更。
80.(绛皓驳色)绛,大红。皓,白。
81.(说怿女美)怿,喜悦。(P139,《静女》诗经·邶风)
82.(洵美且异)洵,诚然、实在。(P139,《静女》诗经·邶风)
必修(下册)
第1—12,P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1.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
2.(居则曰)居,平日、平时。
3.(千乘之国)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4.(加之以师旅)师旅,指军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5.(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6.(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或者。
7.(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至于。
8.(非曰能之,愿学焉)能,胜任、能故到。
9.(端章甫)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10.(撰)才能。
11.(风乎舞雩)舞雩,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今曲阜南。雩,求雨的祭祀仪式,伴以乐舞,故称“舞雩”。
12.(与)赞成。
第13—25,P4,《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13.(舍)释放。
14.(就)走向。
15.(隐)痛惜,哀怜。
16.(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17.(抑)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18.(殆)恐怕,可能。
19.(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
20.(畜)养活。
21.(奚暇治礼义哉)奚,何。治,讲求。
22.(百亩之田)相传周代实行井田制,一家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23.(谨庠序之教]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
24.(申)申诫,告诫。
25.(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第26—30,P8,《庖丁解牛》庄子
26.(庖丁)丁,指从事专门劳动的人。
27.(盖)同“盍”,何、怎么。
28.(族庖)一般的厨师。族,众。
29.(委)散落,卸落。
30.(善)这里指揩拭。
第31—37,P10,《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1.(壮)壮年。古时男子三十为“壮”。
32.(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33.(行李)外交使者。
34.(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35.(阙秦)阙,侵损、削减。
36.(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同盟。
37.(吾其还也)其,表示祈使。
第38—48,P13,《鸿门宴》司马迁
38.(山东)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
39.(望其气)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之术,据说“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祥云,方士能够看出来。
40.(从百余骑)从,率领、带领。
41.(郤)同“隙”,隔阂、嫌怨。
42.(若属)你们这些人。
43.(按剑而跽)握着剑,挺直身子。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
44.(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
45.(窃为大王不取也)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
46.(操)拿。
47.(璧)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48.(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人”。
第49—50,P22,《窦娥冤》关汉卿
49.(飞霜六月因邹衍)邹衍是战国时燕国的臣子。相传他遭谗言被囚禁,人狱时仰天大哭、当时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后来常用“六月飞霜”来表示冤狱。
50.(东海曾经孝妇冤)此事见于《说苑·贵德》《汉书·于定国传》等,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第51—60,P55,《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51.(抱厦)房屋前面加出的门廊。也指后面毗连着的小房子。
52.(厢)厢房,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
53.(耳)耳房,跟正房相连的两侧的小房屋,也指厢房两旁的小屋。
54.(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斜撑或杠杆作用,有“下昂”“上昂”之分。两层昂称“重昂”。
55.(脊吻)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构件,往往做成鸟兽张嘴咬住屋脊的模样。故称“吻”。
56.(瓦当)简瓦的头部、上面多有装饰性的文字、图案。
57.(隔扇)也称“格扇”“长窗”,用木制成的柱与柱之间的隔断窗,周围有框架,中间划分为花心、绦环板、裙板等。
58.(正吻)正脊上的鸟兽形装饰构件。
59.(戗兽)戗脊上的兽形装饰构件。戗脊,支撑垂脊的斜向或檐角屋脊。
60.(天坛皇穹宇)原名“泰神殿”,位于北京天坛圜丘坛北面,为圆形攒尖顶建筑,用于平日收藏、供奉祭天大典所用的神牌。
61.(言筌)在言辞上留下的迹象。(P61,《说“木叶”》林庚)
第62—69,P85,《谏逐客书》李斯
62.(西取由余于戎)戎,古代对西部各少数民族的称呼。
63.(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招致、招揽。
64.(治强)治,社会安定。
65.(包九夷)包,吞并、囊括。
66.(施)延续。
67.(随、和之宝)即随侯珠与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得到的宝珠和楚人卞和所获的美玉。
68.(服太阿之剑)太阿,古代名剑,相传为春秋时著名工匠欧冶子、干将所铸。
69.(建翠风之旗)建,树立。
第70—77,P87,《与妻书》林觉民
70.(择)同“释”,舍弃。
71.(就)成就。
72.(却)推辞,拒绝。
73.(五帝三王)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74.(黔首)指平民、老百姓。黔,黑。平民百姓以黑中覆头,故称“黔首”。
75.(意映卿卿如晤)卿卿,旧时夫对妻的爱称。如晤,如同见面,旧时书信用语。
76. (寸管)指笔。
77.(第)只是。
第78—87,P94,《祝福》鲁迅
78.(送灶)旧俗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夜祭送灶神升天奏事,称为“送灶”。
79.(理学)又称“道学”,是宋元明清时期以探讨理气、心性等问题为核心的哲学思潮。它吸收佛学和道教思想,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与对宇宙本原、人的本质问题的阐释融会贯通,成为宋元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
80.(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81.(朱拓)用银朱等红颜料从碑刻上摹印下文字或图形。
82.(不更事)更,经历。
83.(无常)佛教用语,原指世间一切事物都处在生起、变异、毁灭的过程中,没有常住性,后引申指死亡。
84.(新正)农历新年正月。
85.(桌帏)悬挂在桌子前面用来遮挡的饰物,多用布或绸缎制成,常用于办婚丧事或祭祀时。
86.(庙祝)旧时庙里管香火祭祀的人。
87.(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歆享,神灵享用供品。牲醴,泛指祭祀用的供品。醴,甜酒。
88.(赍发)资助。(P107,《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89.(刺配)脸上刺字,发往远地充军。刺,古时的肉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配,发往远地充军。(P107,《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第90—98,P119,《促织》蒲松龄
90.(里正)里长。里,古代基层行政组织。
91.(假此科敛丁口)丁口,即人口。成年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六岁男子称口。
92.(宰严限追比)追比,旧时地方官限期交税、交差等,过期以杖责、监禁等方式继续追逼。
93.(得无)莫非。
94.(斯须)一会儿。
95.(而翁)而,你。
96.(学使)即提学,负责一省学校事务,,主持岁考、科考两试的官员。
97.(赉)赠送,赏赐。
98.(蹄躈)也作“蹄噭”,蹄为脚, 躈为肛门,噭为口,计算牲畜数量时,以四蹄加一窍(肛门或口)为五,算一头牲畜。
第99—112,P14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99.(当神器之重)神器,指帝位。
100.(承天景命)景,大。
101.(傲物)看不起别人。物,人。
102.(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至亲。
103.(董之以严刑)董,督察。
104.(载舟覆舟)]语出《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人民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
105.(见可欲)看见(目已)贪图的东西。语出《老子》第三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下文的“知足”(知道满足)、“知止”(知道适可而止),语出《老子》第四十四章的“知足不辱”与“知止不殆”。
106.(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谦冲,谦虚。牧,养。语出《周易.谦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107.(盘游)盘,快乐。
108.(三驱)语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驱。”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
109.(弘兹九德)。九德,指《尚书.皋陶谟》所讲的九种品德。
110.(豫游)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巡为“游”。
111.(松、乔之寿)像仙人赤松子、王子乔那样的长寿。赤松子、王子乔,都是传说中的仙人。
112.(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
第113—117,P146,《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113.(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114.(所操之术)术,方法、主张。
115.(举)施行。
116.(度义而后动)义,适宜。
117.(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这是古代书信的套语。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第118—120,P148,《阿房宫赋》杜牧
118.(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君王及后妃所乘的车。
119.(庾)谷仓。
120.(九土)九州。
第121—123,P150,《六国论》苏洵
121.(率)全都,一概。
122.(与嬴)与,亲附、亲近。
123.(洎)及,等到。
124.(乾坤)指日月。(P155,《登岳阳楼》杜甫)
125.(戎马关山北)戎马,战马,代指战争。(P155,《登岳阳楼》杜甫)
126.(星河)天河。这里指长江。(P156,《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127.(谩嗟荣辱)谩,同“漫”,徒然。(P156,《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128.(玉鉴琼田)鉴,镜子。(P157,《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129.(挹)舀(水)。(P157,《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130.(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锦屏人,深闺中人。忒,过于。(P158,《游园》汤显祖)
选修(上册)
1.(黑天鹅)比喻非常难以预测的不寻常事件。(P35,《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钟华论)
2.(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P35,《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钟华论)
第3—6,P42,《论语》十二章
3.(史)虚饰,浮夸。
4.(一日)一旦。
5.(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6.(怨)指讽刺时政。
7.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P43,《礼记·大学之道》)
8.“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43,《礼记·大学之道》)
第8—11,P44,《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9.不忍人,即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10.(内交)结交。内,同“纳”。
11.(要誉)要,求取。
12.(贼)伤害。
第12—18,P46,《老子》四章
13.(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14.(户牖)门窗。
15.(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16.(处)为,做。
17.(累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
18.(几)接近。
19.(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
第19—23,P47,《五石之瓠》庄子
20.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21.(掊)击破。
22.(虑)用绳结缀。
23.(樽)盛酒器。这是说大瓠像大樽,缚于身,可使人漂浮渡水。
24.(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蓬,一种草,弯曲不直。
第24—28,P49,《兼爱》墨子
25.(攻)治疗。
26.(当)同“尝”,尝试。
27.(家)卿大夫的封地。
28.(恶施)怎么实行。恶,相当于“何”“怎么”。
29.(劝)鼓励。
第29—31,P99,《无衣》诗经·秦风
30.(袍)长袍,类似于斗篷。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
31.(泽)同“襗”,贴身穿的衣服。
32.(甲兵)铠甲和兵器。
第32—34,P100,《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33.(明月楼)明月映照下的楼阁。这里指楼上的思妇。
34.(玉户帘中卷不去)玉户,用玉装饰的门,也用作门的美称。
35.(鱼龙潜跃水成文)鱼儿出没只能使水面泛出波纹。暗示鱼儿不能传书。古人有鱼儿传书一说。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鱼龙,这里指鱼。
36.(陈王)指曹操,曾被封为陈王。(P102,《将进酒》李白)
37.(销)排遣。(P102,《将进酒》李白)
选修(中册)
第1—3,P23,《修辞立其诚》张岱年
1.(《易传·文言》)《周易》有“经”和“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说,有七种文辞共十篇,称“十翼”。《文言》是“十翼”之一。
2.(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因,顺应,指不强为,而是依据客观情势,顺应人情、自然等。《管子·心术上》:“无为之道,因也。”
3.(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阿世,迎合世俗。
第4—8,P43,《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
4.(人心惟危)语出《尚书·大禹谟》。指人心险恶,难以揣测。
5.坐化,佛教徒盘膝端坐,安然而逝。偈子,佛经中的唱词,也泛指佛教徒隽永的诗句或言辞。
6.(涅槃)佛教用语,梵文音译,意为寂灭、解脱等。后人称高僧逝世为“涅槃”。
7.(挈妇将雏)挈、将,都是“带领”的意思。
8.(缁衣)黑衣。
9.(玄色)黑中透红的颜色。(P56,《包身工》夏衍)
10.(罗睺星照运)罗喉星管着命运,不吉利。这是迷信的说法。罗喉星,星命家附会为能支配人事祸福的星。照运,主管命运。(P66,《小二黑结婚》赵树理)
第11—33,P82,《屈原列传》司马迁
11.(博闻强志)知识广博,长于记忆。闻,学识。志,记。
12.(明于治乱)治,指国家安定。
13.(害其能)害,嫉妒。
14.(属)撰写。
15.(夺)强取为己有。
16.(疾王听之不聪)聪,明察。
17.(离忧)离,同“罹”,遭受。
18.(靡)无,没有。
19.(举类迩而见义远)类,事物。
20.(不获世之滋垢)获,辱、被辱。滋,黑。
21.(嚼然泥而不滓者也)嚼,清白、洁净。泥,同“涅”,染黑。滓,污染。
22.(推)推赞,推许。
23.(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委,呈献。质,同“贽”,见面礼。
24.(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因,趁机。
25.(顾反)回来。
26.(存)思念。
27.(自为)帮助自己。
28.(短)诋毁。
29.(形容)外貌,模样。形,身形。容,面容。
30.(常流)即“长流”,指江水。
31.(祖)效法,继承。
32.(从容)委婉得体。
33.(去就)指离官去职或在朝任职。
第34—61,P86,《苏武传》班固
34.(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年轻时,凭借父亲职位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三人都做了帝的侍从官。依汉朝制度,凡职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举子弟一人做郎官。并,都。郎,官名,汉代专指帝的侍从官。
35.(稍迁至栘中厩监)栘中厩,汉有栘园,其中的马厩称“栘中厩”。监,管事的官员。
36.(嘉其义)义,做事合乎情理。
37.(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
38.(假吏)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
39.(斥候)侦察兵。
40.(幸蒙其赏赐)幸,希望。
41.(货物)财物。
42.(见犯乃死,重负国)见犯,指受到侮辱。重,更加。
43.(引)牵扯。
44.(与论虞常)论,判罪。
45.(当死)判处。
46.(相坐)相连坐(治罪)。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
47.(若知我不降明)若,你。
4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同“弆”,收藏。
49.(武与李陵俱为侍中)侍中,汉代在其本官职外的加官。
50.(前长君为奉车)奉车,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驾。
51.(劾大不敬)劾,判决。
52.(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宦骑,侍卫帝的骑马的宦官。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53.(系保宫)保宫,汉代囚禁犯罪大臣及其眷属的处所。
54.(春秋高)年纪老。
55.(位列将)列将,一般将军的总称。
56.(爵通侯)通侯,爵位名。秦代置爵二十级,最高一级叫彻候。汉朝继承秦制,后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通侯。
57.(自效)效,贡献、献出。
58.(汤镬)煮着滚水的大锅。古代常作刑具。
59.(分)料想,断定。
60.(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方圆三百里。
61.(让)责备。
第62—80,P92,《过秦论》贾谊
6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
63.(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制,统领、统率。
64.(追亡逐北)北,败逃,这里指败逃的军队。
65.(履至尊而制六合)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指帝位。六合,天地四方。
66.(执敲扑而鞭答天下)敲扑,行刑用的棍杖,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67.(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68.(俯首系颈)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69.(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
70.(销锋镝)锋,兵刃。镝,箭头。
71.(谁何)盘请查问。
72.(瓮牖绳枢)用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扇,形容家里穷。牖,窗户。枢,门扇开关的枢轴。
73.(氓隶)指下层百姓。氓,民。隶,低贱的人。
74.(贏粮而景从)赢,担负。
75.(山东)嵴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
76.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农具木棍不如钩戦长矛锋利。櫌同“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棘矜,用酸枣木做的棍子。棘,酸枣木。这里的意思是农民军的武器,只有农具和木棍。铦,锋利。钩戟,带钩的戟。长铩,长矛。
77.(谪戍)因有罪而被征调去守边。
78.(乡时)先前。乡,同“向”。
79.(序八州而朝同列)统理八州,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序,安置使有序。八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同列,指六国诸侯。秦与六国本来是同列诸侯。
80.(七庙隳)七庙,古代天子的宗庙。
第81—86,P95,《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81.《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907年至960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历史。古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作伶官。
82.(一少牢)羊、猪各一头。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牢,祭祀用的牲畜。
83.(告庙)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84.(请其矢)请,敬辞,用以代替某些动词,表示恭敬、慎重。
85.(本)考察,探究。
86.(忽微)极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第87—94,P124,《燕歌行并序》高适
87.(和)按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作为酬答。
88.(摐金伐鼓]指击打钲、铙之类的金属乐器和鼓,作为行军指挥信号。摐,撞击。金,指军中作信号用的钲、饶等金属乐器。伐,敲击。
89.(校尉)武官名,泛指统帅。
90.(羽书)即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91.(当)承受。
92.(铁衣)用铁片制作的战衣,借指战士。
93.(玉箸)玉制筷子,比喻思妇的眼泪。
94.(刁斗)三足长柄的锅,古代军中兼用于炊煮和巡更敲击的铜制用具。
第95—100,P126,《李凭箜篌引》李贺
95.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二十三弦或二十五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96.(张)弹奏。
97.(高秋)深秋九月。
98.(中国)即国中,指在国都长安城里。
99.(十二门前融冷光)十二门,长安城四面,每一面各有三门。
100.(紫皇)道教传说中地位最高的神仙。
101.(华年)指青年时代。(P127,《锦瑟》李商隐)
选修(下册)
第1—9,P2,《氓》诗经·卫风
1.(将)愿,请。
2.(尔卜尔筮)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吉凶祸福。筮,用蓍草的茎占卦。
3.(体)占卜显示的兆象。
4.(无与士耽)耽,沉溺、沉醉。
5.(三岁食贫)三岁,指多年。
6.(不爽)爽,差错、过失。
7.(总角之宴)少年时我和你一起愉快地玩耍。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用以指代少年时代。宴,快乐。
8.(晏晏)和悦的样子。
9.(旦旦)诚恳的样子。
第10—24,P3,《离骚》屈原
10.选自《楚辞补注》。《楚辞》,西汉刘向辑,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1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高阳,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颛项。苗裔,远代子孙。朕,我。皇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
12.(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摄提,即“摄提格”,寅年的别称。贞,当、正当。孟陬,孟春正月,是寅月,正月为陬。庚寅,庚寅日。降,降生。
13.(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览,观察。揆,测度、衡量。肇,开始。锡,赐给。
14.(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早晨我采撷坡上的木兰,晚上摘取洲中的宿莽。木兰去皮不死,宿莽经冬不枯,比喻坚贞的品德。朝搴、夕揽,比喻早晚勤勉修德。搴,拔取。阰,土坡。木兰,一种香木。揽,采摘。宿莽,一种香草。
15.(民生)人生。
16.(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谇,谏诤。替,废弃。
17.(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申,重复、加上。
18.(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众女,喻指小人。蛾眉,喻指美好的品德。
19.(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喻指准绳、准则。追曲,追随邪佞。周容,迎合讨好。
20.(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方圜,方枘(榫头)和圆凿(榫眼)。周,合。孰、何、怎么。
21.(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尤,责骂。攘,容忍
2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伏,同“服”,保持。
23.(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相,观察。
2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不入,不被容纳。初服,指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
第25—53,P37,《孔雀东南飞并序》
25.(遣)指夫家休弃妻子。
26.(守节)遵守官府的规则。
27.(大人故嫌迟)大人,相当于现在说的“老人家”,这里指婆婆。
28.(白公姥)白,告诉、禀告。
29.(结发)成婚。古代婚礼,成婚之夕,男女共髻束发,故称。
30.(何意致不厚)何意,谁能料到。
31.(区区)愚拙。
32.(东家)泛指邻近人家。
33.(伏惟)古时晚辈对长辈或下对上说话时表示恭敬的用语。
34.(卿)古代表示亲热的称呼。这里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
35.(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蹑,穿。玳瑁,一种形似龟的爬行动物,甲壳黄褐色,有黑斑,具光泽,可做装饰品。
36.(初七及下九)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祭织女以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古代每月十九日,妇女常置酒欢聚,嬉戏娱乐。
37.(见录)记着我。“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下文的“见丁宁”用法与此相同。录,收留。
38.(不图子自归)古代女子出嫁以后,一定要得到婆家的同意后,娘家派人来接,才能回娘家。
39.(便言多令才)便,言辞敏捷。令,美好。
40.(适)出嫁。
41.(媒人去数日……承籍有宦官)丞,郡丞,辅助太守的官。
42.(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主簿,太守的下属。
43.(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44.(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义,善、好。
45.(处分适兄意)适,顺从、依照。
46.(六合)阴阳家以月建与日辰的地支相合为吉日,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总称“六合”。
47.(适)刚才。
48.(台阁)尚书台。这里泛指大的官府。
49.(立)决定。
50.(新妇人青庐)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举行婚礼的地方。
51.(奄奄黄昏后)黄昏,十二时辰之ー,即戌时(相当干现在的19时至21时。
52.(人定)十二时辰之一,即亥时(相当于现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53.(谢)告诉,告知。
第54—56,P14,《蜀道难》李白
54.(西当太白有鸟道)当,正对着。
55.(扪参历井)参、井,星宿名,二者邻近,分别是蜀和秦的分野(古人把地域与星宿分别对应,称为分野)。
56.(坐)空,徒然。一说坐下来。
57.(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映,遮蔽。(P16,《蜀相》杜甫)
第58—60,P17,《望海潮》柳永
58.(三秋)指农历九月。
59.(高牙)牙旗,将军之旗。
60.(归去凤池夸)凤池,即凤凰池,原指禁苑中的池沼,代指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
第61—63,P18,《扬州慢》姜夔
61.(度)谱写,作曲。
62.(黍离之悲)指故国残破的悲思。《黍离》,《诗经·王风》中的一首诗。《毛诗序》称,周大夫见古都的宗庙宫室倾覆,遗址上长满了茂盛的黍子,于是写了《黍离》一诗表达自己的忧伤。
63.(二十四桥)指吴家砖桥,因古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此,故名。一说,扬州在唐时极为富盛,著名的桥有二十四座,故名。
64.(土谷祠)即土地庙,就是祭祀土地神祈求五谷丰收的地方。土谷,即土地神和五谷神。(P22,《阿Q正传》鲁迅)
65.(文童)即“童生”。明清科举制度,凡在县学列名学习准备考秀才的人,不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也俗称“文童”。(P22,《阿Q正传》鲁迅)
第65—93,P70,《陈情表》李密
66.(夙遭闵凶)夙,早年。闵凶,忧患凶丧之事。
67.(不行)不会走路。这里形容柔弱。
6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丧服和服丧的时间。期,穿一年孝服的亲族。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69.(五尺之僮)指儿童、小孩子
70.(逮奉圣朝)逮,及、至。
71.(孝廉)汉代所设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晋时仍保留此制。
72.(后刺史臣荣)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73.(秀才)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晋时仍保留此制。与科举考试的“秀才”不同。
74.(拜臣郎中)拜,授官。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75.(除)授官。
76.(洗马)即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77.(星火)流星。
78.(日笃)笃,病重。
79.(告诉不许)告诉,申诉(苦衷)。
80.(故老)元老,旧臣。
81.(郎署)郎官的衙署。李密在蜀汉曾任郎中和尚书郎。
82.(不矜名节)矜,看重、推崇。
83.(过蒙拔擢)拔擢,提拔、擢升。
84.(区区)自已的私情。
85.(乌鸟)乌鸦。传说乌鸦能反哺其母,常比喻孝亲之人。
86.(辛苦)辛酸悲苦。
87.(二州牧伯)牧伯,称州郡长官。
88.(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鉴,照察、审辨。
89.(愚诚)谦辞,指自己的诚意、衷情。
90.(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庶,希望。
91.(死当结草)后世用“结草”代指报恩。
92.(犬马怖惧之情)这是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
93.(拜表)上表章。
第94—101,P72,《项脊轩志》归有光
94.(方丈)一丈见方。
95.(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96.(迨诸父异爨)异爨,分灶吃饭,意思是分家。
97.(先大母)去世的祖母。下文的“先妣”,指去世的母亲。
98.(中闺)内室。
99.(象笏)象牙制的手板。古代品级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执笏,供指画和记事。笏多以象牙、玉制成。
100.(来归)指嫁到我家来。
101.(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第102—110,P75,《兰亭集序》王羲之
102.(修禊)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样,称为“修禊”。
103.(引以为流觞曲水)流觞,把盛酒的杯浮在水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取来饮用。
104.(次)旁边。
105.(所以游目骋怀)骋,开畅、舒展。
106.(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
107.(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怀抱,心怀。悟,同“晤”,面对。
108.(若合一契)契,即符契,古代符信的一种,以金玉竹木等制成,上刻文字,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10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固,乃。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虚诞,虚妄荒诞。彭,即彭祖,传说他曾活到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妄作,虚妄之谈。一死生、齐彭殇,都是《庄子·齐物论》的看法。
110.(致)意态,情趣。
第111—125,P77,《归来去兮辞并序》陶渊明
111.辞,古代的一种文体,要求押韵。
112.(瓶无储粟)指家无余粮。瓶,盛粮食的器皿。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113.(长吏)指县丞、县尉,是县吏中职位较高的官吏。
114.(交病)交,都。
115.(尝从人事)人事,指做官。
116.(奚)何,为什么。
117.(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挽回。追,补救。
118.(问征夫以前路)征夫,行人。
119.(乃瞻衡宇)衡宇,简陋的房屋。衡,横木,横木为门,是贫者之居的布置。
120.(三径就荒)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中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以“三径”代指隐士住处。
121.(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扶老,拐杖。
122.(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123.(感吾生之行休)行,将要。休,终结。
124.(曷不委心任去留)去留,指生死。
125.(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乘化,顺其自然。归尽,到生命的尽头。
第126—131,P81,《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126.(植木之性)性,性质、方法。
127.(官理)理,治。
128.(长人者)长,统治、治理。
129.(勖尔植)勖,勉励。
130.(字而幼孩)字,养育。
131.(辍飧饔以劳吏)飧,晚饭。饔,早饭。
132.(鼓)激荡,掀动。(P83,《石钟山记》苏轼)
133.(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P83,《石钟山记》苏轼)
134.(晷影)晷表的投影。晷,日晷,测度日影以确定时刻的仪器。(P101,《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关增建)
135.(趣)趋向,奔赴。(P101,《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关增建)
136.(自宽)自我宽慰。(P111,《拟行路难》鲍照)
第137—139,P112,《客至》杜甫
137.(无兼味)兼味,两种以上的菜肴。
138.(旧醅)醅,没有过滤的酒,也泛指酒。
139.(肯)乐意。
第140—141,P113,《登快阁》黄庭坚
140.(朱弦已为佳人绝)这是借“伯牙绝弦”的典故慨叹世无知己。朱弦,指琴。佳人,指知己。
141.(与白鸥盟)这是说与白鸥订盟,表示自己决意归隐江湖,而不存世俗机心。后人常用与鸥订盟表示归隐之志已决,再无俗念牵挂。
142.(京华)京城的美称,这里指南宋行在临安。南宋称京城临安为行在,有不忘旧都汴京而认临安为行都之意。(P114,《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课本古诗词曲赏析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抒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
2.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代表性作品,它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3.闻一多的《红烛》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4.《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
5.《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寓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6.曹操的《短歌行》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建功立业的宏愿。
7.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抒发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自由、喜悦之情。
8.《梦游天姥吟留别》以浪漫瑰丽的想象,描绘了一个迷离惝恍的梦境。
9.《登高》写诗人登高远眺,身世之悲与忧国之情齐集心头。
10.《琵琶行》是一首长篇乐府诗,叙述琵琶女的故事,述说自己的人生遭际。
11.《念奴娇·赤壁怀古》咏古抒怀,雄浑苍凉,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
1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词人登高凭眺、怀古伤今之作,豪迈悲壮。
13.《声声慢》(寻寻觅觅)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抒写词人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通篇写“愁”,徘徊低迷,婉转凄楚。
14.《氓》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过程,展示了她从情意绵绵到悲伤无助,再到激愤决绝的心路历程。
15.《离骚》(节选)中,诗人自叙其身世、遭遇,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坚守和高远理想的追求,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
16.《蜀道难》是杂言古体诗,格律不拘,形式灵活。这首诗想象奇特,笔意纵横,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创作特点。
17.《蜀相》是七言律诗,结构严整,法度森然。这首诗抒写作者游览武侯祠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诸葛亮オ干、德行的称颂及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也暗含着感时忧国的情怀和以身许国的抱负。
18.《望海潮》开头总览杭州的优越位置和悠久历史,接着描绘此地风景的优美、市井的繁华以及人民生活的平和安乐。这首词采用铺叙的写法,以点带面,虚实相间,渲染烘托,形成一种畅达流利的气势。
19.《扬州慢》则聚焦于扬州今昔盛衰的对比。词人一面描摹眼前景象,一面想象杜牧重游故地的震惊和悲哀。强化了兵火劫后的沉痛心情。
课本出现的所有非课内古诗词
必修(上册)
1. 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P68)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2. 郑燮《题画》(P122)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付,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必修(下册)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贞观初太宗从容谓侍臣曰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尚书右仆射萧瑀进曰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曰不然周既克自上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
选修(上册)
《礼记·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选修(中册)
1.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中庸》)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3.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4.曹丕《典论·论文》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选修(下册)
1. 《毛诗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2. 锺嵘《诗品序》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或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
3. 白居易《与元九书》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4.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鄱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是以七曜或逝或住,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故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西没也。”
5.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四溃,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日丽天曰而平转,分冬夏之间日所行道为七衡六间。每衡周径里数,各依算术,用句股重差推晷影极游,以为远近之数,皆得于表股者也。
第6-9,《隋书·天文志》
6.旧说,天转从地下过。今掘地一丈辄有水,天何得从水中行乎?甚不然也。
7. 又日之入西方,视之稍稍去,初尚有半,如横破镜之状,须臾沦没矣。若如王生之言,日转北去者,其北都没之顷,宜先如竖破镜之状,不应如横破镜也。
8. 是故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趣下,归注于海。日为阳精,光曜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焦竭。百川归注,足以相补,故旱不为减,浸不为益。
9. 盖及宣夜,三说并驱;平、昕、安、穹,四天腾沸。
10.有能说盖天者,欲令作一盖天仪,不知可否。或云似伞样。如此,则四旁须有漏风处,故不若浑天之可为仪也。(《朱子语类》卷第二)
11. 自古论天者多矣,而群氏纠纷,至相非毁。窃览同异,稽之典经,仰观辰极,傍瞩四维,睹日月之升降,察五星之见伏,校之以仪象,覆之以晷漏,则浑天之理,信而有征。(《隋书.天文志》)
补充1
1.管鲍之交(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因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割席断交(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生回:“子非吾友也。
3.狼子野心(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补充2
古籍中关于“孝”的论述:
老,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解字·老部》)
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挨之忧。”(《论语·为政》)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补充3
1.古代关于“信”的名言和故事
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
无转(改变)其信,虽危不动,贞信(正直诚信)以昭(显著),其乃得人。(《逸周书·大戒》)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人倍(违背)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谈丛》)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使客行》)
2.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日:“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商鞅立木
今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术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于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男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补充4
1.古诗中的“雨”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其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古诗中的“花”
桃之天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韩愈《榴花》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李绅《北楼樱桃花》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杜牧《蔷薇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陂杏花》
3.《礼记·檀弓》故事二则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日:“子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4.《资治通鉴·唐纪八》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日:“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日:“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5白居易《新乐府序》
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6.皇侃《论语集解义疏》
云“君子和而不同”者,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云“小人同而不和”者,小人为恶如一,故云同也;好斗争,故云不和也。
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和者,无乖戻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8.刘宝楠《论语正义)
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已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
9.《左传·昭公二十年》
(齐景)公曰:“唯(梁丘)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日:“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10. 《尚书·尧典》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11.《礼记·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补充5
1.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三十三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1)祖逖闻鸡起舞
(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晋书,祖逖传》
(2)范仲淹断齑画粥
(范仲淹)修学时最为贫窭),与刘某同在长白山僧舍,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数茎,醋汁半盂,少入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彭乘《墨客挥犀》卷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