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贵君轻是谁的思想(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由来)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诧异,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孟老先生,何以竟有如此之超前意识。以至于这种观念,放到现今之中国,亦不谓不惊世骇俗。后来读《左传·文公十三年》,至这样一段史录,仿佛才忽然明白了一些。“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诧异,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孟老先生,何以竟有如此之超前意识。以至于这种观念,放到现今之中国,亦不谓不惊世骇俗。后来读《左传·文公十三年》,至这样一段史录,仿佛才忽然明白了一些。“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
仁义恩厚:“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仁爱正义的准则,合宜的道德行为以及德惠宽厚的待人之道,是君主的刀剑锋刃;权势和法律制度,是君主的杀伐斤斧)。”(汉书·贾谊传)引文是贾谊给汉文帝上书之语。贾谊运用了两个比喻,借以说明君主治理国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个就是“仁义嗯厚”。第二个就是“权势法制”,两者必须兼备。如果君主仅具有仁义恩厚之德,权势旁落,就会被“奸邪”之人所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