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乘飞机夜归长安,你会发现在西安市区西北部,有一块巨大的被城市包围的黑色区域,与市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形成强烈反差相比,这就是汉长安城遗址。
汉长安城未央宫1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安门遗址。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遗迹最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西安一直在努力探索平衡其历史保护与现代发展的路径。
为历史景观涂上绿色基底
“汉长安城遗址在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历经2200多年,整体格局完整保存至今。”走在未央宫遗址公园中央官署遗址上,汉长安城集团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文保故事。
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前殿遗址。
2017年,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随后,遗址公园提升项目正式拉开大幕。
夏日午后,蝉虫齐鸣。一排排整齐的松柏勾勒出未央宫宫墙的轮廓,这里是已建成开放的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区域,整体以“遗址保护为”前提,以“尊重、保护、传承、创新”为主旨,以汉朝、汉文化为线索、以游客游览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公园的便捷性、可游览性。
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前殿遗址。
通过景观绿化提升、综合管网布置、道路游线改造、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配建、遗址保养修缮等系统工程,展示城、宫、殿、阁、路的格局。
在遗址保护展示的前提下,遗址区和绿化景观相得益彰,城市飞速发展的进程中,静静守望在繁华都市一隅,保持田园风貌、乡野气息。
兼具保护文化遗迹与城市公园双功能
在占地面积约391平方公里。
“以遗址保护为前提,尊重历史,保持遗址的原真性,我们将结合区域历史风貌和现状条件,逐步实现汉长安城旅游目的地、大西安中央游憩区的目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二期内容主要以环境整治及景观绿化提升为主,包括景观绿化提升、道路游线改造、基础设施完善等系统工程。和一期工程形成互补和活动串联,实现遗址展示与活化。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二期项目。
走在二期项目区域,连片的草地和高大槐树,显得十分原生态。“这里生长了在汉代被视为科第吉兆象征的槐树。据记载,汉代长安城中种植有大量槐树,很多读书人交流、贸易开展都在槐树之下进行,汉长安城也因此有了‘槐市’之称。”据工作人员介绍,二期项目将始终贯彻遗址保护理念,最大程度做到尊重遗址、保护遗址、展示遗址,下一步通过对天禄阁等遗址进行保护展示和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提升游客观感,使遗址和周边景观相映成趣,更进一步讲述好遗址历史,诠释汉朝文化。
实施高品质文旅融合 探索“大遗址与村民共生共存”
保护区内有大面积的基本农田是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一大特色,因此,在保护时便考虑到了打造田园牧歌、一步一景,充满自然野趣的汉室遗风。
在严格遵循土地保护法和土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二期项目在保障大面积基本农田种植的基础上,持续发挥遗址公园特有的农田景观化的特点,规划种植红薯、玉米等多种农作物,实现园区内一步一景,维持基本农田和建筑之间景观相辅相成。
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南部的明渠遗址。
目前,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规划。
记者了解到,未来汉长安城遗址将建设汉文化博物馆及相关文物保护、文化展示设施,活化历史场景,丰富数字体验产品、新型文旅服务供给,高质量阐释活化遗址价值,讲好文化故事,延续中华文脉;推进汉长安城遗址文旅融合发展,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做好“遗址+”“文物+”的大文章,实施高品质文旅融合项目,积极引进休闲度假、观赏农业、文化演艺等文旅业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共同促进遗址区民生改善,探索“大遗址与村民共生共存”的大遗址保护发展模式,支持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系列工程,大力保护并充分彰显乡村景观格局、乡村传统肌理,传承乡土文脉,让遗址区村民共享遗址保护发展红利,不断探索大遗址保护新路径,提升城市文化传播力、影响力,让西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展示窗口。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闫珅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郝钟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