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友作品)
笔墨难书怕字单,风袍拭泪泪难干。
花残月下影清瘦,情洒阶前人寡欢。
有意相逢不觉远,无声对面可知难。
平生早已付流水,何必回肠昨日寒。
笔墨难书怕字单,风袍拭泪泪难干。这两个句子是直接说出作者的感受的。难书怕字单,这里的“难,怕”就是作者主观的情感。拭泪泪难干,亦是直露,这么直白就把人的心情全抖露出来了,那接下来写什么?没什么好写,后边写的都是裹脚布了。一下子全暴露了心思,后面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去吸引读者?而且两句就有两个难字,后面还有个难字的韵脚,重复太多,完全没必要。
(修改前两联以作参考)
笔墨疏然小字残,笺云湮作泪痕干
花残月下风沉默,露滴阶前声寡欢。
这四个句子,作者不用说自己如何,但读者都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作者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
如果难书改为常调也是,这用得着写出来吗? 是要表现字单,表现心情不好孤独寂寞,写不了东西出来 。而改为疏然,是形容笔墨的下不了笔 ,也是作者心情。 这两个字起前后联系作用,疏然了,后面可以接“小字残”或者“只字单”,均可。只字单,其实是写不了只言片语的意思,不一定就是真的只有一个字。
目之所至,情之所及。第二句的意思是写不了字,看见纸上都一大片泪痕,和信纸的纹路化在一起。湮,就是化开的意思,调整成这样就不会感觉有脱节。一步一步的把情绪往前推进。
原作的花残月下,这种画面本就是一种凄清之状态,故此不用直接写影清瘦,花残本来也是对自身清瘦的一种隐射。
花残月下,自然而然转到露滴,本来这种画面下也是有人在听的。露滴声寡欢就是人的心情,何必再说人的情洒,原作的情洒其实还是流泪,那就与上联的泪重复。声寡欢也是直接说人。不如用露滴去描摹一个画面来表达人的状态与心情。露滴的声音都是寡欢了,那人肯定也是。
(继续修改后两联以作参考)
有意相逢谁觉远,无心对面梦知难。
平生已付东流水,叠作青春尽日寒。
原作的第三联其实意思上还是挺好的,但是全部为主观语气的虚写,给人感觉在诗质上略微稀松。故此,把“不”字用一个实字“谁”代替,“可”字也用一个实字“梦”代替。这样调整后,这一联就强健了不少,余味也增加。
原作第四联的“平生早已付流水”,早已付三个字太拉扯了,压缩为已付即可。原作的“昨日寒”也是,昨天才寒?今天不寒吗? 所以,此处改为尽日。那就是每时每刻的意思,深刻很多。
纵观调整后的作品,第一二句勾勒出一个伤心人握笔,想写东西,又不知道如何下笔的形态。第三四句,就是周围氛围描写衬托。作者的周围,可能他是一种很踌躇与矛盾的形态,导致看见花残月下,风沉默不语,听见露滴的声也是寡欢的。
一二句由人本身,三四句所看到的周围场景,这样层次递进的描写。各种很清晰的画面描写,诗词的意境就丰满,不至于干瘪苍白。
三四句是直接进入作者内心。前面的铺陈足够了,人本身状态也写了,氛围也足了,那作者发出感慨:有意见面时天会觉得远吗?只要有心。如果无心见面时,对面也很难啊,梦都知道。这是一种很矛盾纠结的心态。怕很难见面,可见面又觉着没啥好说,这也是回应上面。一二句写片言只语都不知道写啥好,这样矛盾纠结的心态直接引出七八句。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因为这样矛盾踌躇、犹豫,作者都快老了,时光过得很快。所以,回肠婉转,不胜忧愁,天天都感觉寒,这就是孤单寂寞意思。这是很标准的七律一种结构笔法,适宜女孩子,比较阴柔委婉。
调整后整首如下:
笔墨疏然小字残,笺云湮作泪痕干
花残月下风沉默,露滴阶前声寡欢。
有意相逢天觉远,无心对面梦知难。
平生已付东流水,叠作青春尽日寒。
通过这首诗的琢磨与修改,要注意几个地方:高明手法,是有细微描写出景、物、事,承托出人的内在情感。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很细小的东西,可以窥性情。
比如写落花诗,不要写得很刻板严肃,应偏于阴柔,那是因为落花诗本身的这个情态限制。如果要写很刻板严肃的,规矩七律。那就是失去了落花本身的一些东西, 情致和气韵两者调和即可。
七律琢磨过程也可看出,诗词也是讲究结构的,也即是如何勾搭成篇的问题。勾搭嘛,顾名思义,勾住后边,搭紧前面,这样才是一个完整东西。诗要勾搭,起承转合,其实就是勾搭。但是勾搭却不单是起承转合,手法有多种,另篇再叙。
有朋友说诗词写不来,那就努力。咱们笨嘛,那就笨鸟先飞。从积累文字、诵读古人作品、琢磨音韵开始,一步步积少成多,总有一天会写出可观的作品。
#唐诗宋词##原创诗词##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