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的由来(汉语拼音的来龙去脉)

内容头部广告位(手机)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因此看到一个个汉字,是无法知道其读音的。认读汉字,必须依靠字形符号以外的注音手段,寻求一套注音工具。古代创造了“直音”和“反切”两种注音方法。这两种传统的方法都是以字注字,不适合初学汉字和识字不多的人运用。

1913年的读音统一会制定了一套“注音字母”,亦称“国音字母”,是中国第一套为汉字注音和推行汉语标准音的拼音字母,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共计字母39个,1919年增加一个字母,总计数40个。1930年,国民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注音字母用专门的符号给汉字注音,比直音和反切有很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不是理想的拼音工具。从符号设计来看,也不符合国际习惯。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套更为理想的注音工具。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文字改革委员会的领导下,周有光等几位语言专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到20世纪中期,终于创制出一套既实用有效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注音工具——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来注音的《汉语拼音方案》。此方案经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58年2月11日正式公布并实施。

《汉语拼音方案》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拉丁化。拉丁字母是世界上通用范围最广的字母,汉语拼音采用拉丁字母便于与国际接轨,确立国际标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商贸合作的桥梁,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拓了宽广的通道。

二是音素化。《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所列的26个字母代表语音的音素,用它们来拼音,运用起来既精确又灵活,而且拼写时便于变化,学习方便。

三是口语化。此方案拼写的是全国普遍通行的汉语普通话。当《汉语拼音方案》拟定后,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出如下决定:《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院校、中小学进行教学,同时在出版等方面逐步推行,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方案。

60多年来,汉语拼音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汉语的能力和速度,在社会上推广普通话,而且有助于在计算机上输入汉字,以及外国人学汉语。可见,汉语拼音在提高国民的汉语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方面,起了莫大的作用。

(作者庞兆麟 系上海大学副教授)

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

管理员
草根站长管理员

专注网站优化+网络营销,只做有思想的高价值网站,只提供有担当的营销服务!

上一篇:稻子什么时候成熟(秋收好“丰”景 90万亩水稻进入成熟收获期)
下一篇:返回列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