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惊闻好朋友不到退休年龄,却永远离开了人世。听到这个噩耗,让我不能接受不能平静。因为他是一个很自律的人,他注重锻炼,对自已一向要求很严,绝不是因滥饮酒等不良原因撞了生命的红灯。但细想,再自律的人在病魔面前也是很脆弱的。
认识他已有三十余年,跟他不算茶余饭后的好朋友,但一定是工作上的密切合作伙伴,每每他有需要或我有求于他,他总是能全力合作支持,总是要挤时间落实你的诉求,也总是能把那些难懂晦涩别人听不懂的专业术语解释得很通俗,让外行听者心悦诚服。
他,是发迹于风电研究,也是国内最早研究风电的学者之一,后来他还成了风电研究领域的专家。跟他密切接触也是缘起于他的风电研究成果需要推广宣传。因为他的研究每每有成果,因为风电发展的理论研究他很有独到见解,因此有关风电的问题我总是找他,于是便成了业务工作领域的真朋友。
由于他的刻苦钻研,很早他就评上了正高,在甘肃算是比年轻的正教授级高工,也是比较年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年轻人之一。荣誉更不用说,获奖证书大多为省部级科技奖项,承担过国家课题项目。因为他的执着和影响力,他所主导的风电技术研究中心高峰期还引来了一批清华、浙大、华中科技大等国内名校的学子来到落后的甘肃步如他的新能源研究行列。
他主导的风电研究,当时在国内还算比较前沿。因此总有主流媒体的记者前来专访,我总是邀他接受专访,而他也总能接受我的安排,从不推辞,也总是能让那些前来采访的记者满意而归。一次甘肃酒泉千万级风电大面积脱网的采访,还被写成内参得到批示,有力推动了我国风电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笔者多年来的骄傲之作。
他是一个积极上进而又乐于助人的人,事业辉煌过,也低落过。随着新能源事业在全国的普及应用,他主导的甘肃风电中心也不再辉煌。于是,他转型风电理论研究,被清华、浙大聘请为客座教授,开启他的讲座和项目评审生涯。这样他主导的风电中心不再辉煌,引自清华、浙大、华科大的毕业生也不再安分,不少孔雀东南飞,研究中心一度门前冷落鞍马稀变为空壳。但他的理论研究文章学术思想在核心期刊满天飞,他也一度被推向yuanshi候选人身份,但他跟单位的关系越来越不融洽,最终自己选择调往浙大,开启他人生的专业教授生涯……
此后关于他的消息越来越少,也因笔者的命运转折,生活冷遇和渐出江湖,所以知道他的消息就更少。
知道他的死讯还是朋友告诉的,笔者惊噩叹息。后来反思,还是他自己断送了他自己。因为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在新岗位,他一定也是不服输,面对新领域的竞争,也许他心中更渴望能成为院士,这一切让他累不可言。这是笔者的推测,但他终是年近花甲之人,怎能与年龄岁月对抗呢?
人心不足,欲海难填。笔者是随遇而安之人。人生,更倡导珍惜拥有,努力做好每一个当下,对身外之物不提倡过优追逐,来就来,去就去。人的生、老、病、死莫不因为人愿望渴求太多而苦难缠身。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王阳明说:“种德者,必养其心。”
广厦千间,夜眠七尺;珍馐百味,不过一饱。圣人之道,泊然无欲,其于物也,来则应之,去则无系,未尝有愿也。愿远归的他安息不再为名利劳碌……
发表评论